族別
洪雅族。
身分
猫羅社酋長。猫羅社位於今彰化縣芬園鄉舊大字舊社。已知在任時間含1650(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十任駐臺行政長官Nicolas Verburg任內第2年)。
事蹟
《熱蘭遮城日誌》載:「(1650年)3月15日。在Kakarbaroroch:選Tautap來接替去世的Adepirre為長老,那權杖他已代為持有至今」。
「丹群」係指布農語的Takivatan部族,相傳是源於巒群中最晚分出的一支,因此同卡群和卓群一樣皆屬巒群系統,故在語言和文化特徵上與郡群差異明顯。目前主要集中分布於南投縣信義鄉地利村及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據傳該部族是布農族進行第二期遷移時最早往東部遷移者,因此很早即與東部的阿美族有所接觸。花東縱...
新村第一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成功鎮。遺址年代距今5000-3500年/3500-2000年/1000-500年。文化類型屬於富山文化/麒麟文化/靜浦類型。遺址代碼:1402HTl。評鑑等級:【查】1.29【資】一般性遺址 新村第一考古遺址位於都歷溪又階台地,東距台11公路都歷橋約500公...
按番丁數額課徵的人頭稅 1736年(乾隆1年)11月巡台御史白起圖、嚴瑞龍奏請改社餉為番丁銀時,他們倆還是基於「(番餉)俱係按社分之大小定額完糧」,也就是「權社之大小」的誤解(參見「贌社制度」詞條),向高宗宣稱社餉就是按番丁數課徵的人頭稅,也就是番丁銀:「所有應納番餉,惟娶婦成丁者酌派之,...
族別 洪雅族。 身分 北投社土目。北投社位於今南投縣草屯鎮舊大字新庄。已知在任時間含1823(道光3年)。 事蹟 1823(道光3年),土目金龍等人,共同協議約束社番不得私自前往內山騷擾生番,以及土地不讓漢人開墾。「為公議同立合約字岸西社原通事潘阿沐、土目潘...
古華I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春日鄉。遺址年代距今400年迄今。文化類型屬於排灣文化。遺址代碼:1331KW1。評鑑等級:【查】【資】重要遺址 古華I考古遺址位於春日鄉士文村,海拔高度580-620公尺。略為面向東北之緩坡,北側為山之稜線。現為造林地,所種白櫸木已有15公尺高。惟舊社內除有數...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澳花村和平路48號,屬泰雅爾中會。 和平教會原屬澳花教會,由該會信徒分設,前身為1983年(民國72年)10月1日設立的「澳花村上部落集會所」。集會場所在澳花村林金樹長老自宅(油木房屋),並請曾長清教師作牧會。1985年(民國74年)8月28日由中會設立佈道,同年9月2...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和仁16鄰34號,隸屬太魯閣中會。 1933年(昭和8年),芝苑(Ciwang Iwal)等人在秀林村、富世村召集祕密聚會,和平村村民開始接觸基督教,不僅和中部落(現吾谷子部落)的領導者Yudau Yayuchu前往和仁部落參加祕密集會,和仁部...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景美村加灣121號,隸屬太魯閣中會。 1931年(昭和6年),姬望(Ciwang Iwal)來到景美村宣揚福音,因日警嚴禁基督教傳教活動,村民不敢入教,只有田貴春不放棄信仰,姬望便在她家中祕密聚會。1938年(民國27年),施福氣長老、李守信牧師全家入信,也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