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別
巴宰族。
身分
岸裡社通事。岸裡社位於今台中市神岡區舊大字大社。已知在任時間含1771-1774(乾隆36-39年)。
事蹟
通事潘加六希的事蹟不詳,僅知其為岸裡社第二代通事。周定山〈岸裡社歷代通事年表〉有其姓名,內容載「第二代:潘加六希。(勤續年號)自乾隆三六年至乾隆三九年。(勤續年數)四」。見《岸裡大社文書全文數位化計畫》。
柴口第一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綠島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屬於尚待調查。遺址代碼:1411CK1。評鑑等級:【查】無【資】地點 柴口第一考古遺址位於綠島北部海岸近中央處,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綠島助航台與賓島國際渡假村之間,約在柴口聚落東北方。遺址大部分因建築而受到破壞。遺物有素面陶片、青...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1-14鄰。(2016年有1-15鄰,今15鄰為南華部落Alang mkibuhw。)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554戶【總人口數】1540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437人28.000000000000004%...
族別 漢人。 身分 堋山社通事。已知在任時間含1726(雍正4年)。 事蹟 1726(雍正4年),通事李旺,向巡臺御史索琳稟報本月初二日南日社熟番大宇加六歇等共十一名,前往東勢山邊砍木,修整番厝,被山內生番五十餘人突出,殺死甘仔歇荖鬱等人。「巡視臺灣監察御史...
嵵仔後考古遺址位在澎湖縣白沙鄉。遺址年代距今1300-900年。文化類型屬於漢文化。遺址代碼:1603-STH。評鑑等級:【查】1.43【資】地點 嵵仔後考古遺址位於白沙鄉講美村,為白沙島海濱砂丘,海拔高度為5公尺。通過講美聚落往蒔板頭山方向,遺址位於此峽角的頸部。在一條通往墓區的路邊...
部落概述 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378戶【總人口數】1165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787人68%【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78人32%【民族比例】鄒族56%、布農族1%、其他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
道路修築背景 日本時代「浸水營道路」前身為清代所修的南路之一,道路西起屏東縣枋寮鄉水底寮,東迄台東縣大武鄉,原長度約47公里,主要通過排灣族的傳統領域,當地也以浸水營道路稱之。 日本時代初期以降,因為浸水營道路的海拔較低,以及距離較短等因素,被日方作為東西部間的郵遞與電報發送中繼...
族別 西拉雅族。 身分 新港社業主。新港社位於今台南市新市區舊大字新市。已知在任時間含1848(道光28年),有業主戳記為憑「業主新港社番雙生雅記」。 事蹟 1848(道光28年),社番雙成雅等人,將山窩壹宗,托中引就向與崇德里蛇仔穴庄曾九出首承買。業主雙生...
華加志Tjaravak Arangiyan生於1936年(昭和11年)。出生地在高雄州潮州郡吾拉魯滋社(今屏東縣泰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