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別
漢人。
身分
柴坑仔社業主。柴坑仔社位於今彰化縣彰化市舊大字阿夷。已知在任時間含1837(道光17年)。
事蹟
1837(道光17年),業主糧喜,收到下尾佃人陳四裕繳納大租銀。「記收過下尾佃人陳四裕应納本年分田园大租銀壹中元正,合給完单,付執為炤。道光拾柒年陆月日立。業主粮喜单」。有完單為據。見「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資料庫」。
位於花蓮市德安六街95號,隸屬阿美中會。 1975年(民國64年)3月,黃慶豐牧師奉獻自宅(花蓮市中華路三段375巷1弄7號),成立「德安佈道所」。當時邀請中外牧師共10位,包含:美國宣教師益士德牧師、唐華南牧師、日本淹源明牧師、原田牧師、鷹羽富美子教師、阿美中會羅天才牧師、許伊度牧師...
【科名】菊科(Compositae / Asteraceae) 【學名】Elephantopus scaber L. 【別名】紅豎杇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株高20-50公分。基生葉叢生,倒披針形,長5-15公分,寬2-4公分,先端鈍,基部漸狹窄,鈍鋸齒緣。頂生頭狀花...
概述 (族別)巴宰族。 (身分)有兩個身分,其一為岸裡社土目,其二為岸裡社耆番。岸裡社位於今台中市神岡區舊大字大社。(活動年間)其活動年間已知有1765-1781(乾隆30-4...
事件背景 「南勢番之役」又稱「北港溪方面討伐事件」。1886年(光緒12年),南投縣國姓鄉轄內北港溪流域方面的泰雅族到水底寮附近的民庄大肆兇殺庄民,庄民為了自衛設置民壯組織,稍微有安寧之態勢。統領林朝棟告諭族人不可殺人,但泰雅族人仍顯現出反抗的態度,因而引發此次事件。 所涉民族 ...
族別 凱達格蘭族。 身分 北投社通事。北投社位於今台北市北投區舊大字北投。已知在任時間含1801-1804(嘉慶6-9年),有通事戳記為憑「理番分府給北投社通事琫生長行戳記」。 事蹟 1801(嘉慶6年),通事琫生,將山埔壹所,托中引向陳伯記出首承受開墾。「...
概述 (族別)凱達格蘭族。(身分)有三個身分,其一為代筆人,其二為知見人,其三為霄裡社通事。霄裡社位於今桃園市龍潭區、八德區、大溪區、平鎮區、楊梅區。(活動年間)其活動年間已知有1852-1867(...
概述 日本時代台灣「蕃地」為不適用殖民地一般法律之特別行政區,為統治原住民族,拓殖山地與掠取物產,台灣總督府將「蕃人」、「蕃地」事務交由警察掌理,廣義的「駐在所」泛指蕃地基層警察機關,包含1907-1915年(明治40年-大正4年)間的「蕃務官吏駐在所」及1913-1945年(大正2年-昭...
內竿蓁林III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淡水區。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文化類型屬於訊塘埔文化。遺址代碼:0110NKTL3。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內竿蓁林III考古遺址位於從竿蓁林橋北望約400公尺,即北2縣道南側的紅土斜坡上。東北側為棕櫚山莊,南有小溪澗流經。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