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人數:8
名稱
  • M
    栗蕨
  • I
    排灣族maruljadrikis
    布農族kilis、lili、lili lulun、li’liludun
  • H
    栗蕨 li̍t-kiet
  • T
    栗蕨 la̍t-kueh
  • J
    ユノミネシダ
  • E
    bat's wing fern
族別
  • 21PAN 泛族群 Pan ethnic groups
分類
撰寫者

栗蕨


【科名】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

【學名】Histiopteris incisa (Thunb.) J. Sm.

【別名】

北投羊齒、溫泉蕨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長橫走狀,密被栗褐色狹長鱗片,葉柄長15-200公分,粗壯,暗色至近黑色,光滑,直徑最粗可達1.5公分。葉片可無限生長,1至數公尺長,二回至三回羽狀複葉,葉紙質至亞革質,遠軸面光滑,羽軸及小羽片對生,最基部的小羽片退化,使羽片看起來像托葉,小羽片深裂。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中低海拔林緣。

【原住民族語名】

排灣族

maruljadrikis

布農族

kilis

li’liludun[巒群]

lili

lili lulun

【生活使用】

工具用。走莖供傳統籃具編織利用。

布農族

  布農語lili lulun,lulun語意「山」。

  有毒,不能食用。

  可做籃子。

     

【圖】栗蕨。(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參考文獻:
  • 黃增泉主編,《臺灣植物誌》第二版,台北:臺灣植物誌第二版編輯委員會,1993-2003年。
  • 石正人等,《台灣原住民族生物學誌植物篇》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