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人數:95
名稱
  • M
    觀音座蓮
  • I
    排灣族vuidung
    布農族tanabasbungu、li’lidaing
    賽夏族sangiya’
    太魯閣族tama rmala
  • H
    鯪鯉頭 lìn-lî-teù
  • T
    觀音座蓮 kuan-im-tsō-liân
  • J
    リュウビンタイ
  • E
    Angiopteris lygodiifolia Rosenst.
族別
  • 21PAN 泛族群 Pan ethnic groups
分類
撰寫者

觀音座蓮


【科名】觀音座蓮科(Marattiaceae)

【學名】Angiopteris lygodiifolia Rosenst.

【別名】

山羊蹄

【形態特徵】

  植株幼苗一回羽狀複葉,成熟植株葉片為二回羽狀複葉,葉可長達2公尺,葉軸綠色,光滑,具條斑,羽片長約35-70公分,小羽片長5-15公分,寬1-2公分。脈形單脈或二叉脈,葉緣鋸齒狀,具有圈脈。孢子囊群約1.5公釐長,距離葉緣1公釐。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中低海拔溪谷及河岸等潮濕處。

【原住民族語名】

排灣族

vuidung

布農族

 

tanabasbungu

li’lidaing

賽夏族

sangiya'

太魯閣族

tama rmala

邵族

Buntikuy

Vuntiquit

Win’tiqui

wuntique

【生活使用】

食用。藥用。工具用。狩獵陷阱用。

排灣族

  排灣語vuidung,意指指幼山豬的毛色,也就是指其根部枝莖的顏色。其嫩芽可汆燙吃。

賽夏族

  托葉用葉柄搓後汆燙,與甘薯一同食用,為二次大戰的救荒食物。

太魯閣族

  太魯閣語tama rmala,tama語意「公的、不會生的」,rmala語意「過溝菜蕨」。

  莖可做陷阱吊桿。

     

【圖】觀音座蓮。(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參考文獻:
  • 黃增泉主編,《臺灣植物誌》第二版,台北:臺灣植物誌第二版編輯委員會,1993-2003年。
  • 石正人等,《台灣原住民族生物學誌植物篇》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9年。
  • 嚴新富編著,《臺灣原住民族藥、食用植物數位內容典藏成果報告.2010》,屏東縣:原民會文化園區,2012年。
  • 林瑞祥,〈太魯閣族民族植物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碩士論文,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