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爵床科(Acanthaceae)
【學名】Peristrophe japonica (Thunb.) Bremek.
【別名】
烏來獅子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株高20-50公分,根細長,鬚根黃白色。莖直立或平展,四稜形,深綠色,節顯著膨大。葉對生,紙質,具短柄,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7公分,寬0.8-1.5公分,先端漸尖,葉基漸窄,全緣。聚繖花序,腋生,集生於枝梢,每一花下葉狀苞2枚,花萼5裂,等大,花冠長2.5公分,淡紅紫色,下部細長筒狀,上部分裂為2唇,雄蕊2枚,著生於花筒內,雌蕊1枚,子房上位,2室,花柱白色,柱頭2裂。蒴果窄倒卵形,略被柔毛,成熟時縱裂,每室種子2枚。花期夏、秋季。
【性質特性】
含β-穀固醇(β-sitosterols)、豆固醇(stigmasterols)、硬脂酸(stearic
acid)、二十八烷醇(octacosanol)、麥角固醇(ergosterols)、琥珀酸(succinic acid)、芝麻素(sesamine)、黃苓素(wogonin)、胡蘿蔔苷(daucosterols)、石竹烯(caryophyllene)、肉豆蔻瞇(myristicin)。可抗菌、抗炎、解熱、護肝。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中低海拔山區,林緣。
【原住民族語名】
排灣族
pairan[太麻里群]
ljaqadiqadid
布農族
lalaus
魯凱族
kamaumagulhu
【生活使用】
供外傷貼敷。頭痛用藥。
排灣族
受傷時骨傷及關節痛,可搗碎後敷於患部,並以布包紮。
布農族
頭痛時,可將葉煮後貼於患部。胸痛時,可將生葉塗擦患部。受傷時,可搗碎後敷於患部,並以布包紮;或將葉打碎取汁或將葉煎汁,塗於患部。
【圖】九頭獅子草。(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