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莧科(Amaranthaceae)
【學名】Achyranthes aspera var. rubrofusca (Wight) Hook. f.
【別名】紫莖牛膝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高50-120公分,莖直立有稜,帶紅褐色,小枝被柔毛。葉對生,具柄,葉橢圓形至倒卵形,全緣,基部楔形至鈍圓,先端急尖或鈍狀,紙質,葉兩面被柔毛,全緣至微鋸齒緣。穗狀花序,淡綠色,小苞片針狀,萼片披針形,5枚;雄蕊5枚,雌蕊1枚,夏天開花。瘦果卵形,約0.5公分,被宿存小苞片及萼片包住。種子卵形,具剛毛。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路旁及林緣,可在原野、荒廢地發現其族群,為木麻黃海岸林的常見林下地被之一。
【性質特性】
含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蛻皮甾酮(ecdysterone)、牛膝固酮(inokoterone)等等。
性味苦、辛、微寒,可祛瘀止痛、強筋骨、活血通經、降血糖、降脂、利尿、利膽,治風濕痺腫、腰腿疼痛、跌打損傷、齒齦腫痛、淋疾、經痛、高血壓、抗生育、蛋白同化等等。
【原住民族語名】
排灣族
maruljadjuay
布農族
hangvang malung tu lukis
laulun[施武群]
魯凱族
tavathilringi
賽夏族
hahiko'
太魯閣族
hisup
撒奇萊雅族
cecin niwci
【生活使用】
藥用。
布農族
葉煎服,可治瘧疾。
【圖】台灣牛膝。(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