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人數:10
名稱
  • M
    裡白楤木
  • I
    泰雅族sangas
    排灣族ramo’da、vungluy
    布農族salusukaz
    魯凱族tuungu
    鄒族dahicuge、diphaizu、tnoo no fuengu
    賽夏族rareme:
    太魯閣族sangas paru
    撒奇萊雅族celung
    賽德克族cngirus
  • H
    青竻檔 chhiâng-net-tóng
    竻檔仔 net-tóng-é
  • T
    裡白楤木 lāi-pe̍h
  • J
    うらずろたらのき
  • E
    Taiwan angelica tree
族別
  • 21PAN 泛族群 Pan ethnic groups
分類
撰寫者

裡白楤木


【科名】五加科(Araliaceae)

【學名】Aralia bipinnata Blanco

【別名】

裡白蔥木、裏白蔥木、裏白楤木、楤木、白刺楤

【形態特徵】

  小喬木,樹幹光滑,具短棘刺。二回羽狀複葉,每個葉軸的分枝具有一對小葉,小葉7-11枚,紙質,葉柄短,卵形,小葉長4-7公分,寬2.5-5公分,先端尖或漸尖,葉基圓形,葉緣鋸齒,葉背白。大型圓錐花序頂生,長30-70公分,具刺,花白色或黃色,小花梗長約0.5-1公分,花瓣5枚。漿果球形,暗紫色至黑色,徑約0.3公分,具5稜。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海拔200-700公尺的山區開闊地或林緣。

 

【原住民族語名】

【生活使用】

藥用。工具用。

泰雅族

  葉可作為湯的調味。

  木材不易裂,可做pazih(小鋤頭)的柄。

排灣族

  葉片可戴在額頭上消暑提神用。

布農族

  傳說過去族人與gabi(百步蛇)打仗,族人爬上裡白楤木躲避,因為百步蛇上不了樹,就傷不到族人。

魯凱族

  葉覆蓋曬乾的煙草,可保留煙草的香味、濕度。

鄒族

  根可做漢藥。

太魯閣族

  葉可食。

撒奇萊雅族

  木材可使用。

  牛會食用嫩葉。

   

【圖】裡白楤木。(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參考文獻:
  • 黃增泉主編,《臺灣植物誌》第二版,台北:臺灣植物誌第二版編輯委員會,1993-2003年。
  • 石正人等,《台灣原住民族生物學誌植物篇》下,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9年。
  • 嚴新富編著,《臺灣原住民族藥、食用植物數位內容典藏成果報告.2010》,屏東:原民會文化園區,2012年。
  • 林瑞祥,〈太魯閣族民族植物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碩士論文,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