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大戟科(Euphorbiaceae)
【學名】Phyllanthus multiflorus Poir.
【別名】
小果葉下珠、白仔、山兵豆
【形態特徵】
亞蔓狀灌木,枝條懸垂,粗壯。單葉互生,平展,具短柄,葉片長橢圓形,長2-3公分,寬0.8-1.5公分,先端芒尖,葉基鈍形,全緣,兩面無毛。雌雄同株異花,花單朵或簇生,雌雄花混生,腋生,花小,徑約0.3公分,萼片5-6片,雄蕊5枚,腺體與雄蕊互生,子房3室,柱頭3枚。漿果扁球形,徑約0.6公分,有縱溝,成熟時紫黑色。種子8-16枚。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中南部地區平地或山坡地路旁。
【性質特性】
含算盤子酮醇(glochidonol)、無羈萜(friedelin)、白樺酸(betulinic acid)。
具毒性,可治腫毒、頭痛、肝炎、腸炎、皮膚過敏、梅毒等等。
【原住民族語名】
排灣族
raqeljeqeljeng [北排灣、中排灣]
zyakuratupu[恆春下群]
zyakuratupa[恆春下群]
zyakaran
布農族
izukpuah tu avula
魯凱族
thipelrengane
撒奇萊雅族
tubayukan
【生活使用】
藥用。
排灣族
頭痛時,可將枝、葉搗碎後敷於額部,以布包紮。
不可當柴薪燒,對嬰孩及孕婦的眼睛不好。
【圖】多花油柑。(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