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人數:12
名稱
  • M
    硃砂根
  • H
    硃砂根 chû-sâ-kîn
  • T
    硃砂根 tsu-sua-kin
  • J
    まんりょう
  • E
    Crenate leaved ardisia
族別
  • 21PAN 泛族群 Pan ethnic groups
分類
撰寫者

硃砂根


【科名】紫金牛科(Myrsinaceae)

【學名】Ardisia crenata Sims

【別名】萬兩金、鐵雨傘、火龍珠、平地木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株高可達150公分。全株平滑。小枝灰褐色,莖具節。單葉互生,橢圓形至橢圓披針形,長7-18公分,寬2-4公分,波浪狀齒緣,葉背及葉緣具腺點,下表具隆起斑點和散生鱗屑,側脈於葉背隆起。頂生或腋生繖形至聚繖花序,萼片卵狀至長橢圓形,具腺點,卵形花瓣5枚,白色時帶紫色斑點,具腺點,雄蕊甚短,花葯三角狀,錐狀具稜,具散生斑點。球形核果,徑0.5-0.8公分,成熟由綠轉紅,光滑。果期冬季。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中低海拔500-1800公尺闊葉林林緣及林下。

【性質特性】

  含酸金牛醌(rapanone)、硃砂皂苷(ardicrenin)、硃砂根新苷(ardisicrenoside)、β-穀固醇(β-sitosterols)、胡蘿蔔苷(daucosterols)。

  性味苦、辛、微涼,可抗早孕、止咳、抑制凝血、降血壓、清熱解毒、消炎散瘀、活血止痛、抗菌消腫,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黃疸、痢疾、淋巴結炎、勞傷吐血、心胃氣痛、跌打損傷、睪丸炎、丹毒等等。

【原住民族語名】

【生活使用】

藥用。

泰雅族

  受傷時,將根捶碎後以根汁洗滌傷處,再將新芽揉爛敷於患部並包紮。

布農族

  葉與蒼耳、虎婆剌一同捶碎後敷於患部並以布包紮,可治關節炎、神經痛。

【圖】硃砂根。(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參考文獻:
  • 中華民國人文資源研究學會,《台灣原住民族藥用植物圖鑑》,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9年。
  • 何玉玲等,《台灣原住民族藥用植物彙編》,台北:衛生福利部,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