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人數:11
名稱
  • M
  • I
    阿美族nasu^、kiyu^
    排灣族nasubi
    布農族tastungulus tu viah、viiq、nasuvi
    魯凱族nasebi
    鄒族kuruc masig
    賽夏族tarol
    太魯閣族tmurak bawa
    撒奇萊雅族kiyu
    拉阿魯哇族kʉrʉsa
  • H
    吊菜 tiau-chhoi
    茄仔 khièu-è
  • T
    茄仔 kiô-á
  • J
    なす
  • E
    Egg-plant
族別
  • 21PAN 泛族群 Pan ethnic groups
分類
撰寫者


【科名】茄科(Solanaceae)

【學名】Solanum melongena L.

【別名】

茄子、一口茄、紫茄

【形態特徵】

  多年生灌木,株高約100公分。單葉互生,兩面被毛,長14-16公分,寬9公分,葉紙質,葉緣波狀至疏鋸齒。花腋生,單朵或2-3朵簇生,花萼鐘狀,5裂,裂片狹長三角形,花冠紫色或白色,花冠裂片5-7枚。漿果紫色,光滑,內果皮白色,含黃褐色種子多數。

【分布】

  栽培種。

【性質特性】

  性甘、微寒,可散風祛寒、寬腸、消腫、止痛、利尿、收斂、防止血管破裂,治高血壓、血管硬化、細微血管栓塞破裂、凍傷、牙痛。

 

【原住民族語名】

阿美族

nasu^

kiyu^

排灣族

’nasubi

布農族

tastungulus tu viah

viiq

nasuvi[日文]

卑南族

karuzangzang

魯凱族

nasebi

鄒族

kuruc masig

賽夏族

tarol

太魯閣族

tmurak bawa

撒奇萊雅族

kiyu

拉阿魯哇族

kʉrʉsa

【生活使用】

食用。藥用。

撒奇萊雅族

  果實可食。

  莖可作為籬笆。

【圖】茄。(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參考文獻:
  • 中華民國人文資源研究學會,《台灣原住民族藥用植物圖鑑》,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9年。
  • 巫曉涵,〈撒奇萊雅族撒固兒部落民族植物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