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人數:27
名稱
  • M
    原舞者
  • I
    阿美族Yuen-u-ce
  • H
    原舞者 ngièn-vú-chá
  • T
    原舞者 guân-bú-tsiá
  • J
    原舞者 げんぶしゃ
  • E
    Formosa Aboriginal Song & Dance Troupe
族別
  • 21PAN 泛族群 Pan ethnic groups
分類
撰寫者

原舞者


原舞者的全名是「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原舞者」),創立於1991年(民國80年),經由田野採集的方式,向部落請益,以傳承、推廣原住民樂舞文化;並透過教學、研習、創作、展演、出版,促進原住民樂舞文化的發展,與世界接軌。

原舞者發展過程

  原舞者成立以來,歷經了4次不同的發展階段:

1. 1991-1992年:高雄草創時期

  1991年(民國80年)5月,一群原住民青年,聚集在高雄的草衙山胞會館,放棄了原有的工作,學習原住民傳統歌謠與舞蹈。在吳錦發、童景茂、王家祥等多位文化界人士所組成的「原舞者文化界後援會」支持下,原舞者得以於同年推出第一個製作《山水篇》。《山水篇》的巡迴演出引起了熱烈的迴響,更多關心原住民傳統文化藝術的人,主動伸出援手,投入支持原舞者的行列。當時成員包括阿美族的懷劭.法努司、卑南族的斯乃泱、排灣族的Ivi Kalaya、魯凱族的Moagaii Kasbelane等16位原住民青年。

2. 1992-2000年:台北茁壯時期

  1992年3月,原舞者北上落腳在台北新店裕隆工業區,並與「優劇場」共用一個排練場。同年7月,在人類學家胡台麗及管理推手陳錦誠等人的帶領下,製作演出《懷念年祭》。年底獲「吳三連文藝獎」,奠定了原舞者在台灣表演藝術界的地位。

  台北新店時期,是原舞者橫跨時間最長、演出舞碼最多、活動內容最豐富的時期。不但完成了《矮人的叮嚀》(1994)、《VuVu之歌》(1996)、《牽INA的手》(1997)、《誰在山上放槍》(2000)等舞碼之製作演出,更前往美國、加拿大、匈牙利、法國、西班牙、菲律賓、新加坡、香港、北京等地進行樂舞交流,在返本開新的樂舞創作上,蓄積了更多的經驗和資產,並跨出國際舞台。

3. 2001-2006年:基金會轉型時期

  為能永續經營並朝向多元化發展,開拓更寬廣的活動空間,經過團員們長期的努力及各界的支持,在2001年(民國90年)8月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由卑南族學者孫大川教授擔董事長。除繼續扮演好國家扶植團隊的角色、完成每年新的製作和演出外,這段時期,原舞者的重點工作,落在經營管理模式與步伐的調整,以及吸收年輕的新血輪上。製作方面,原舞者推出《迷霧中的貝神》(2003)、《海的記憶》(2004)、《祖靈歸處》(2005)等舞碼;也受邀前往日本、德國、韓國等地演出。在當時的執行長楊政賢和藝術總監兼團長懷劭的規劃下,原舞者分別出版了《年的跨越》(2001)、《牽INA的手——阿美族太巴塱部落歌謠》(2005)等有聲CD專輯,並獲金曲獎。與此同時,原舞者亦開始進行相關影音資料之數位化工作;進一步強化兒童、青少年的樂舞培訓。這是原舞者基金會化之後的轉型成果。

4. 2007年起迄今:回歸部落,重新出發

  在台北15年的都會奮鬥之後,經過一年的思考、規劃,2007年(民國96年)初原舞者搬遷至花蓮縣壽豐鄉池南村鯉魚潭畔的池南路二段37巷6號。原舞者決定「告別台北」,是希望藉此機會重返部落、接軌原鄉,養精蓄銳、重新出發;藉此重新定位自己的使命和未來走向,期待貼近部落,找回原住民樂舞文化的原始能量與本質,並嘗試將原住民對歷史、生態、人性價值的不同觀點,藉更具戲劇張力的樂舞展演呈現出來。《杜鵑山的回憶》(2007)、《大海嘯》(2008)、《風起雲湧》(2008)、《尋回.失落的印記》(2009)、《芒果樹下的回憶》(2010)、《迴夢·Lalaksu》(2011)、《Pu’ing˙找路》(2014)、《Maataw浮島》(2016)就是在這樣的理念引導下推陳出的新作品。

  2021年(民國110年)原舞者成立30週年,於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舉辦《我們都是原舞者-原舞者30週年特展》,並於台北水源劇場推出《Kakitikiting手牽起來-原舞者30週年演出》。爾後陸續推出《Abel餘燼-在大山與索道之間》(2023)以及《千風中有你》(2024)製作演出,期待以更穩健的步伐邁向原舞者成立的第四個十年。

歷任董事

  目前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已屆第八屆董事會,由創始團員賴秀珍(斯乃泱)擔任董事長。

  歷任董事有:巴奈.母路、王亞維、平珩、吳錦發、胡台麗、孫大川(1-3屆董事長)、浦忠成、陳麗娟、趙綺芳、撒古流.巴瓦瓦隆、懷劭.法努司(蘇清喜)、文魯彬、盧健英、謝世忠、李松根、林清財、許淑銀、郭瑞惠、黃海倫、林志興(4-5屆董事長)、虞戡平、潘小雪、瓦旦.督喜、安聖惠、吳雪月、阿道.巴辣夫.冉而山、拿告.卜沌、陳百棟、黃錦城、鍾文觀、凃寬裕、楊政賢(6-7屆董事長)、以莉.高露、陳俐誼、陳彥斌、賴秀珍(第8屆董事長)、豐政發。

年份

製作名稱

製作主題部落

1991

山水篇

鄒族特富野部落、阿美族宜灣部落樂舞

1992

懷念年祭

紀念卑南族民歌作家陸森寶先生,演出南王部落歌舞

1993

年的跨越

鄒族特富野部落、阿美族宜灣部落、奇美部落、卑南族南王部落樂舞

1994

矮人的叮嚀

賽夏族矮人祭祭典歌舞

1996

VuVu之歌

排灣族古樓部落樂舞

1997

牽INA的手

阿美族太巴塱部落樂舞

2000

誰在山上放槍

布農族傳統祭儀樂舞

2003

迷霧中的貝神

沙阿魯哇族樂舞

2004

海的記憶

阿美族港口部落樂舞

2005

祖靈歸處

布農族明德部落、羅娜部落;排灣族古樓部落樂舞

2006

拾舞-原舞・十五

原舞者十五週年紀念演出

2007

杜鵑山的回憶

阿里山鄒族高一生先生紀念演出

2008

大海嘯

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神話故事

2008

風起雲湧

阿美族七腳川事件百週年紀念演出

2009

尋回・失落的印記

太魯閣族傳統樂舞

2010

芒果樹下的回憶

卑南族民歌作家陸森寶先生紀念演出

2010

百合戀

屏東縣魯凱族神話故事

2011

迴夢Lalaksu

阿里山鄒族高一生先生紀念演出

2014

Pu’ing找路

泰雅族南澳部落樂舞

2016

Maataw浮島

蘭嶼達悟族部落樂舞

2021

Kakitikiting手牽起來

原舞者三十週年演出

2023

Abel餘燼──在大山與索道之間

阿美族七腳川族群勞動歷史生命故事劇

2024

千風中有你

鄒族先覺高一生(Uongʉe Yatauyungana)逝世70周年紀念演出

 

【表1】1991-2024年原舞者演出製作。(陳俐誼製表)

【圖1】《懷念年祭》(1992)劇照。(原舞者提供)

【圖2】《杜鵑山的回憶》(2007)劇照。(原舞者提供)

【圖3】《風起雲湧》(2008)劇照。(原舞者提供)

【圖4】《Abel餘燼──在大山與索道之間》(2023)劇照。(原舞者提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