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人數:8
名稱
  • M
    屈尺方面討伐事件
  • H
    屈尺 khiuk-chhak
    地區 thi-khî
    征討 chṳ̂n-thó
    事件 sṳ-khien
  • T
    屈尺 Khut-tshioh
    方面 Hong-bīn
    討伐 Thó-huat
    事件 Sū-kiānn
  • J
    屈尺 くっしゃく
    方面 ほうめん
    討伐 とうばつ
    事件 じけん
  • E
    Quchi Suppression Campaign
族別
  • 2T 泰雅族 Tayal
分類
撰寫者

屈尺方面討伐事件


緒論

  清國時期新北烏來稱為「內外馬來社」各社,當時「馬來」實指部落中較為有勢力之人,「馬來」聯合附近8社,佔有主導統治位置,當時統領有後坑子社、納仔社、大舌社、湯裡社、夾精社、內枋山社、外枋山社、林望眼社,全部統稱「馬來內外八社」,當時的族人屢屢出山,且擊殺庄民。

所涉民族

  新北市烏來區泰雅族屈尺群各社。

事件始末

  1885年(光緒11年)的夏天,法軍侵台告急,但因台灣山區地形與山勢多險惡,若無開鑿道路則無法通行,官憲乃命令提督劉朝祐從馬來社域開闢道路,以通宜蘭,其位置大約為今日北宜公路前身。1885年(光緒11年)9月,劉朝祜率領「親兵」3營兵力,進入污來(烏來)社討伐之,招撫「馬來八社」,族人遂歸順之。

事件結果與後續影響

  早在1740年(清乾隆5年)左右,泰雅族屈尺群因狩獵活動需要,曾抵達新店一帶,若按其口述歷史大約在1786-1798年遷移到今烏來區域,兩者雖時間有相差,但代表原漢有接觸過。根據史料,屈尺群曾在1740-1837年(乾隆5年至道光17年)間一直影響著深坑、木柵、石碇、坪林與景美一帶。1838-1884年(道光18年至光緒10年)間,其勢力退到北勢溪以北一帶,1885年(光緒11年),清朝開鑿從新店到宜蘭的道路,其勢力再往南退卻到北勢溪與阿玉溪之間,加上又被討伐,其勢力漸微。

參考文獻:
  • 藤崎濟之助,《臺灣の蕃族》,東京:國史刊行會,1930年。本書有中譯本。陳文德、張隆志編,《臺灣的蕃族》(台北:中研院民族所,2023年)。
  • 鄭安睎,《烏來的山與人》,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 許毓良,《光緒十四年(1888年)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一段清末開山撫番的歷史追尋》,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