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人數:2
名稱
  • M
    南勢番之役
  • H
    南勢番 Nàm-sṳ-fân
    戰事 chan-sṳ
  • T
    南勢番 Lâm-sè-huan
    tsi
    i̍k
  • J
    南勢蕃 なんせいばん
    えき
  • E
    Nanshi Tribe Incident
族別
  • 2T 泰雅族 Tayal
分類
撰寫者

南勢番之役


事件背景

  「南勢番之役」又稱「北港溪方面討伐事件」。1886年(光緒12年),南投縣國姓鄉轄內北港溪流域方面的泰雅族到水底寮附近的民庄大肆兇殺庄民,庄民為了自衛設置民壯組織,稍微有安寧之態勢。統領林朝棟告諭族人不可殺人,但泰雅族人仍顯現出反抗的態度,因而引發此次事件。

所涉民族

  台中市和平區與南投縣國姓鄉轄內泰雅族南勢群白毛、裡冷、稍來等部落。

事件始末

  1887年(光緒13年)9月27日,統領林朝棟稟告台灣巡撫劉銘傳,並率領軍隊2,500名,並請調彰化提督朱煥明所統領的武毅軍來支援,分成四路進攻,一路從水底寮經抽藤坑、一路從二柜、一路從三隻寮、一路從北港溪的背後進攻,在三隻寮有設砲台以攻擊之,為了狙擊時常潛伏在密林之間。

  10月1日林朝棟進攻白茆(白毛)社,奪取山頂,有白茆(白毛)與裡冷兩社族人500名,從黎明血戰到日落,清兵擊退族人10多人後,族人敗退之。10月6日林朝棟夜襲裡冷社,交戰至隔天,並火燒族人房屋。朱煥明與林朝棟設防於隘口,但族人誓死抵抗之。9日清晨,族人300名圍攻林朝棟軍營,朱煥明分路接戰,擊斃族人20多人,並奪獲槍械落干,幫帶營游擊張國理英勇殺敵,中彈身亡。一直到17日,每天都有戰事,清軍傷亡30多人,族人更多。

事件結果與後許影響

  戰役當下,告諭中立的稍來社頭目ユ一ロン タイオ(泰雅族語Yurong Tayung),在各社中斡旋,規勸互相解兵,當時如阿冷各社般的族人經再三告諭後,也逐漸不頑固,然而清兵死傷700-800人,但是僅獲得首級3個而已。11月10日,林朝棟協議兩地界若有殺人案件,惟該社頭目是問,埋石誓約,乃准安撫,拔營回師。

  不過兩方傷亡人數數種文獻紀錄不一,有待後續考證。

參考文獻:
  • 藤崎濟之助,《臺灣の蕃族》,東京:國史刊行會,1930年。本書有中譯本。陳文德、張隆志編,《臺灣的蕃族》(台北:中研院民族所,2023年)。
  • 楊慶平,〈清末臺灣的「開山撫番」戰爭(1885-1895)〉(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