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白阿社開山事件」指發生於1886年(光緒12年)9-11月、1889年(光緒15年)10月至1890年(光緒16年)1月,大嵙崁地區(今桃園市復興區)泰雅族與清軍的對抗。
在維基百科中,紀錄有1889年(光緒15年)有白阿社開山事件,另在台灣海外網之台灣人反清起義事件列述裡,指涉事件發生於花蓮地區。但經檢視清代花蓮原住民舊社,並無「白阿社」。惟在大嵙崁事件中,紀錄有比亞外戰役。比亞外部落,在清朝史料記載為「白阿歪社」、「白鴉尾社」,在1890年(光緒16年)所繪製之〈臺灣蕃地圖〉記載為「白牙歪社」。在1886年(光緒12年)以及1889年(光緒15年)清軍有與白阿歪社進行作戰之紀錄。推斷「白阿社」應該為「白阿歪社」或「白鴉尾社」、「白牙歪社」,也就是現在泰雅族的比亞外部落。
所涉民族
桃園市復興區泰雅族takasan、雪霧鬧、比亞外等部落。
事件背景與始末
事件起因於清朝隘勇進駐,逼近泰雅族領域,故泰雅族以出草方式進行對抗,致使清軍與泰雅族發生戰鬥。泰雅族之mkgogan進行攻守同盟,總頭目有敏.亞外(Yomin Yaway)聯合卓家山(takasan)、樹木繞(雪霧鬧)兩社殺隘勇40多人,台北隘勇督司鄭有勤率千人部隊,與澎湖鎮總督吳宏洛從宜蘭,兩方面進攻泰雅族聯軍。mkgogan聯軍於溪邊設碉抵抗,但仍被攻破。因mkgogan群各社地處深山,清軍為了方便攻打,分段砍除雜草樹木、開道建橋,以設立碉卡的方式逐步進逼。1890年(光緒16年)1月6日大軍到達piyasan時,mkgogan總頭目Yomin Yaway 仍率領200多人拼死抵抗。清軍使用炸炮與火箭攻擊,攻破比亞外,旋即在其山頂設置砲台攻擊鄰近部落,最後高義也被攻破,mkgogan群頭目終究投降,總頭目Yomin Yaway 被清軍處決。
事件結果與後續影響
事件後清軍於比亞外山頂上設砲台與碉堡,並請富商林維源招募漢人入地開墾,泰雅族大嵙崁群的領域流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