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人數:1
名稱
  • M
    蕃薯寮芒仔及敦仔事件
  • I
    魯凱族tangimiane ki suamaga
  • H
    蕃薯寮 Fân-sù-liàu
    芒仔 Miòng-è
    墩仔 Tûn-è
    事件 sṳ-khien
  • T
    蕃薯寮 Han-tsî-liâu
    芒仔 Bông-á
    墩仔 Tun-á
    事件 Sū-kiānn
  • J
    蕃薯寮 ばんしょりょう
    芒仔 ぼうあい
    墩仔 とんあい
    事件 じけん
  • E
    The Fan Shu Liao Mango Ridge Incident
族別
  • 6R 魯凱族 Rukai
分類
撰寫者

蕃薯寮芒仔及敦仔事件


事件背景

  日本時代蕃薯寮廳轄內芒仔、敦仔、萬斗鑾合稱下三社,前兩社與拉瓦爾群非常和順,但與比鄰之阿緱廳沙莫海社則暗中勾結逞凶,1903年(明治36年)11月在六龜附近的二埤仔有1名巡查被殺,日方誤以為芒仔社所為,且部落不穩定態勢有擴大之趨勢,經日方派警察部隊上山征伐後,事件乃平息,被稱為「蕃薯寮芒仔及敦仔事件」。此事件後來與「下三社事件」的發生也有連帶關係。

所涉民族

  高雄市茂林區魯凱族茂林(芒仔)、萬山、多納(敦仔)等部落。

事件始末

  1903年(明治36年)12月當時蕃薯寮廳派出警部、巡查與壯丁等200名組織搜索討伐隊,途中遭遇族人襲擊,雙方交戰後,仍繼續前行,8日進入芒仔社,燒毀家屋與穀倉等,並殺害族人8名與殺傷10名,10日攻擊敦仔社,因族人抵抗,處於人數較少的討伐隊不得不收兵,此役前後經清查1名巡查戰死,9名受傷,後來利用附近原住民襲擊逃難之敦仔社人,給予不少打擊。此次討伐造成下三社群芒仔社的總頭目麻呂(Macu)在此次衝突事件中戰死,Macu是1897年(明治30年)第一批被台灣總督府派往日本觀光的原住民之一。事件後,總頭目麻呂(Macu)的去世,消弱了魯凱族的中心領導,間接導致勢力減弱與傳統領域消失。

參考文獻:
  •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理蕃志稿》第一卷,台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18年。本書有中譯本。陳金田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一卷》(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 藤根吉春,《蕃人觀光日誌》(鄭安睎譯),新北:台灣圖書館,2021年。
  • 鄭安睎,《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盤點暨補遺調查研究計畫》,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執行,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