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太平村8-11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55戶【總人口數】211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95人92%【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6人8%【民族比例】布農族84%、阿美族2%、泰雅族1%、太魯閣族1%、賽德克族1%、其他3%。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59戶,218人。主要民族為布農族,使用巒群布農語、郡群布農語、丹群布農語。
部落內有【派出所】玉里分局中平派出所、【教會】中平長老教會、中平天主堂。
遷徙與由來
太平部落舊稱Tabila,又有新舊之分,舊Tabila為舊社,新Tabila則為被集中遷居之地。19世紀初有6戶自卓溪Iloko首先遷居。部落口傳最早遷居者為巒群的Tanapima氏族,舊社位於拉庫拉庫溪中游Kasivanan附近的Hahavi。日本時代,巒群Isingkaunan氏族由Banital被遷至Sinsin耕作水稻。郡群自Talunas的Is-tanda和Takisviliainan氏族,及巒群自Kasivanan的Naqaisulan氏族較早遷移至此。後有巒群由南投Katungqalan社及其姻親Nangavulan社,後再遷至中平,以Tanapima氏族最多。Istasipal氏族自Tabana經Bahodan到Hahavi的一戶,與自Hahavi附近Sulah的兩戶,則是被政府遷至Tabila。亦有自Suliah的巒群Sunavan氏族因姻親關係遷來。日本時代末期,因風災下部落多遷至上部落,部分Tanapima氏族遷回卓溪、亦有一戶遷回南投。
歷史事件
1. 1933-1934年(昭和8-9年)間,日本人強制布農族人集團移住。Pacisdian與南投的Tanapima氏族,Hahavi的Istasipal、Isingkaunan、丹群Tanapima氏族,Talunas的Takisciangan、Takisvilainan氏族,Qasivanan的Naqaisulan氏族,Suliah的Istasipal、Sunavan氏族,馬遠的Tanapima、Nangavulan氏族,Masisan的Palalavi氏族,自山區被移住至太平村現址。
2. 1950年(民國39年),因水患,Takisnabuan、Manququ、Isingkaunan等氏族家戶遷往台東縣長濱鄉南溪部落。
3. 1951年(民國40年),前往支援韓戰途中的英國偵察機Sunderland號墜毀中平部落附近山區。中平公墓下方設置失事紀念碑。
4. 2011年(民國100年)部落名稱登記為「中平部落Nakahila」。
重要人物與事蹟
1. 沙力浪.達岌斯菲芝萊藍 Salizan Takisvilainan(漢名趙聰義,1981-),中平部落布農族人。畢業於元智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所,畢業後在卓溪國小擔任族語支援教師,曾獲多屆原住民文學獎、花蓮縣文學獎,作品收錄於原住民漢語文學選集、東海岸雜誌等,出版《笛娜的話》、《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從雲端走下來的家族:拉庫拉庫溪流域的遷徙》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