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人數:3
名稱
  • M
    崑崙坳道路
  • T
    崑崙坳 khun-lūn-au
    道路 Tō-lōo
  • J
    崑崙坳 こんろんあい
    道路 どうろ
  • E
    Kunlun Pass Road
族別
  • 3W 排灣族 Paiwan
分類
撰寫者

崑崙坳道路


橫越排灣族傳統領域而過

  「崑崙坳道路」又稱為「崑崙凹道路」、「赤山卑南道路」,「崑崙坳」排灣語稱Kuljalja。此道西起今屏東縣萬巒鄉赤山村,通過屏東縣來義鄉到台東縣達仁鄉壢丘村,共175清里(約101公里),清末文獻《臺灣輿圖》〈恆春縣圖〉(1879)、屠繼善《恒春縣志》(1894)、胡傳《臺東州采訪冊》(1894)與胡傳《臺灣日記與稟啟》(1895),相關記載都差不多。

  此道為清末「開山撫番」南路中一條道路,南路前前後後共完成5條從屏東通往台東的道路,此由海防同知袁聞柝所開的「崑崙坳道路」以及總兵張其光所開的「射寮卑南道路」為兩條最早開闢的南路。

道路修築始末

  1874年(同治13年)陰曆9月19日,辦理台灣等處海防欽差大臣沈葆楨等已奏請修路的奏摺中,說到7月5日清國已派遣淮軍5營抵達澎湖,約中旬抵達高雄旗後,同時總兵吳光亮也招募廣東勇兵2,000多人抵達旗後,準備開路。此時,袁聞柝的開路部隊已從赤山(今屏東縣萬巒鄉),越過獅頭山,入雞籠坑,離崑崙坳10多清里(約6公里)而已,卑南原住民頭目也循山闢路到崑崙坳迎接之。8月8日,崑崙坳社與來義社的頭目率領200多人,願意幫忙開路並為之嚮導,其中也遭遇原住民因互有仇怨,而有殺戮事件,不過由官方予以排解。8月中旬因為風雨大作,停工數日。9月,袁聞柝的軍隊越過崑崙坳,副將李光隨即遞補空位。10月1日,李營部隊到崑崙坳東邊,袁聞柝軍隊7日抵達諸也葛社。20日,都司張朝光率領2哨紮營於大石巖,張天德則到諸也葛社,袁聞柝部隊則抵達台東。另一份文獻則提及袁聞柝於同年8月入山,11月底達台東。由於「開山撫番」關係,1875年(光緒1年)陰曆5月23日,〈北路中路情形片〉指出需要屯丁安置於崑崙坳、諸也葛等處,來鎮壓原住民:「卑南一帶,署臺防同知袁聞柝,現方招集屯丁建築碉堡,為經久之計。內埔、崑崙坳、諸也葛等處,鎮臣張其光仍駐營彈壓,地方均稱安謐。」6月18日所奏的〈臺南撫番就緒淮軍陸續凱撤摺〉,指出渡台協防的淮軍,因台灣瘴癘之氣,病死者很多,一營中20人中僅有7人,希望移防回高雄:「惟淮軍自去秋渡台以後,沿海設防,衝風冒雨,瘴癘交侵,物故者已不少;今年深入內山圍勦番社,披荊斬棘,越澗騰巖,艱險萬狀,將士勞苦之餘,加以疾疫,其甚者至一營無病之人僅二十有七。炎荒酷熱,深秋未已,為日正長;大支勁旅,關國家元氣,非及早量移,恐有不堪設想者。臣等思勦務已畢,撫局亦有端倪,雖未敢大意疏防,亦須更番休息。」因飭淮軍全數移回鳳山老營,以待內渡;先飭署台防同知袁聞柝馳往接辦招撫事宜,復飭鎮臣張其光於前駐崑崙坳等處之四營內抽出六哨馳往會辦,總兵朱名登、副將王福祿兩營留紮刺桐腳,千總郭占鼇一營留紮南勢湖,調提督高登玉、副將李勝才帶蘭軍兩營由郡城前往填紮琅嶠,並調在省之王蔭南、林福喜兩軍來台候遣。6月淮軍撤回,相關軍隊或者屯丁是否殘留於山區則不得而知。而道路開通的時間為1874年(同治13年)陰曆11月11日,開闢道路至台東:「南路袁聞柝,並帶綏靖軍自雙溪口過崑崙坳,11月11日開到埤南,始設埤南廳。」大致約有綏靖軍500人、土工300名,共約800名投入道路修築。

近代調查與道路現況

  台灣總督府《高砂族調查書》(1931)記載,「崑崙坳道路」通過以下排灣族的聚落,包括:ライ社(舊來義社)、クナナウ社(舊古樓社)等。2003年(民國92年)曾由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委託楊南郡、王素娥執行〈崑崙坳古道人文史蹟調查報告〉。由於2009年(民國98年)八八風災的影響,西段與東段入口皆已損毀,目前僅有橫越中央山脈東段的路基較為清楚,近年來排灣族族人進行舊社附近的路段修復,如來義舊社等路段。

  「崑崙坳道路」橫跨南段山脈,道路沿線也有多處舊社遺址,日本時代「集團移住」以及戰後為改善原住民生活所採取的遷村計畫下,許多山區的聚落都已遷移至山腳地帶,這兩個地方的聚落也不例外,全部被移出山地。

【圖1】崑崙坳道路路線圖。(鄭安睎提供)

【圖2】通往來義舊社的產業道路。(鄭安睎拍攝,2012年)

【圖3】來義舊社家屋遺址。(鄭安睎拍攝,2012年)

【圖4】來義舊社的石階路。(鄭安睎拍攝,2012年)

【圖5】古道之浮築橋。(鄭安睎拍攝,2012年)

【圖6】日本時代戰歿勇士紀念碑。(鄭安睎拍攝,2012年)

【圖7】古道下望淤積嚴重的來義溪。(鄭安睎拍攝,2012年)

【圖8】來義部落近況。(鄭安睎拍攝,2012年)

 

參考文獻:
  • 鄭安睎,《2011臺灣原住民族傳統聚落與古道研究成果》,屏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2014年。
  • 楊南郡、王素娥,〈崑崙坳古道的文化史蹟調查研究計畫〉,台北:農委會林務局,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