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人數:31
名稱
  • M
    《花蓮縣阿美族部落的形成與變遷》
  • I
    阿美族O kasaniyaro’ ato kafolaw no I Kalingkoay a Pangcah
  • H
    花蓮縣 Fâ-lièn-yen
    阿美族 Â-mì-chhu̍k
    部落 phu-lo̍k
    形成 hìn-sàng
    lâu
    變遷 pien-chhiên
  • T
    花蓮縣 Huan-liân-kuān
    阿美族 A-bí-tso̍k
    部落 Pōo-lo̍k
    ê
    形成 Hîng-sîng
    ú
    變遷 Piàn-tshian
  • J
    花蓮県 かれんけん
    アミ族 ぞく
    部落 ぶらく
    形成 けいせい
    変遷 へんせん
  • E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Amis Communities in Hualien County
族別
  • 1A 阿美族 Amis / Pangcah
分類
撰寫者

《花蓮縣阿美族部落的形成與變遷》


  《花蓮縣阿美族部落的形成與變遷》一書由廖守臣親身調查完稿於1985年(民國74年),並於1986年(民國75年)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發表,隨即由該所收為館內藏書。

寫作緣起

  廖守臣於1977年(民國66年)當選秀林鄉長後,除了鄉政公務外,仍戮力於台灣原住民族的研究調查,雖然在1984年(民國73年)遭人構陷入獄,卻從未改變其為族群寫史的心志,他在入獄的當年出版《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擴張》,從此奠定其在族內有關泰雅學研究上的先驅地位。同時,他也不斷擴展其族群歷史研究領域,在獄中持續整理阿美族相關的歷史調查資料,完成《花蓮縣阿美族部落的形成與變遷》手稿發表。

章節描述

  本書第一章敘述阿美族淵源概況,詳述阿美族作為台灣原住民第一族的海上發祥傳說,並提及此族與巨石文化層、大陸文化系統的關連性。此外,有關阿美族氏族源流與其在台灣島內的移動情況,廖守臣以其獨具的部落家族書寫方式,逐步解讀清朝與日本時代調查的阿美族歷史風貌。在其後的4個章節內容,廖守臣分別詳述阿美族的四大支系:南勢阿美、秀姑巒阿美、海岸阿美、恆春阿美的部落遷徙移動和分布情況,如同他在泰雅族方面的研究深度,本書也成為其後相關阿美族研究的必備資料。

本書影響

  正因引用者甚多,也曾經有過後學研究者抄襲其文稿出版的事件發生,幾經對照澄清之後,廖守臣最終仍被列為該書的首要作者,亦可見其著作內容豐厚而被後世所重視的程度了。

參考文獻:
  • 廖守臣,《花蓮縣阿美族部落的形成與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館藏資料,未出版,1985年。
  • 花蓮縣原住民健康暨文化研究學會,《懷念族老─馬紹‧莫那(廖守臣)老師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蓮:慈濟大學,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