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高雄市那瑪夏區鄉達卡努瓦里青山巷41號,屬南布中會。
1975年(民國64年)本會建堂竣工,成立「青山教會」,原屬布農中會,同年舉行獻堂典禮。1980年代,本會信徒數有成人會員25名,小兒會員18名。1994年(民國83年)「南布中會」成立,本會改隸屬該中會。
本會迄今(2019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徐國昌、張碩廷。
本會會友以布農族為主。
本會2019年(民國108年)有在籍會員39名,慕道友0名。
位於桃園市復興區長興里6鄰19-1號,屬泰雅爾中會。 高遶教會創立於1948年(民國37年),由葉廷昌宣道師設立。當時聚會處是在黃宅。陳忠輝牧師接任一年,隨著信徒日增,兩年後信徒會商興建竹材禮拜堂。然竹材實不耐用,不堪颱風來襲,後改建為土建禮堂,不久又遭受毀壞再三重建。1961年(民國...
位於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7鄰石門路115號,隸屬排灣中會。 1958年(民國47年),4戶基督徒從春日鄕遷居到石門村(現址為牡丹國中)。最初教徒借用許新法的家中聚會禮拜,同年冬季,以泥土磚塊建造第1座禮拜堂,定期舉行禮拜。石門村在基督徒遷入後,國外的救濟資源也隨之引入村中,吸引不少村民入...
位於台東縣關山鎮三民路12號,隸屬東部中會。 關山原是富里教會的「外鄉區」,最初僅有潘阿陶長老等數戶信徒,得步行20公里到富里教會禮拜,且當時交通不便,往返費時,村中兒童亦無法接受教育。1930年(昭和5年),孫雅各牧師巡迴到關山,與蘇阿城商討後在其家中設立「基督教講義所」,此即關山教...
校址在花蓮縣壽豐鄉豐裡村中山路299號。 學校位在豐裡村的中央。豐裡村原為日本時代日本豐田移民村的森本聚落與中里行政中心。臺灣戰後,因地處豐山、豐坪之裡,故名為豐裡村。地理位置處於西有中央山脈、東有海岸山脈的花東縱谷間。學區包括豐裡村、豐坪村、米棧村1-3鄰。學校面積約2.7公頃。 ...
位於台東縣大武鄉大鳥村9鄰212號(舊號碼112號),屬東部排灣中會。 1948年(民國37年)平地教會駱先春牧師等帶著福音單張和幻燈片,將福音帶入東部排灣,自太麻里至達仁鄉安朔村。1949年(民國38年)10月大鳥設立臨時聚會所,由當時國內外牧傳巡迴駐牧,隔年在部落上方搭蓋第一間茅草...
校址在嘉義縣阿里山鄉茶山村3鄰74號。 學校位在阿里山鄉最南端茶山村(茶山、新美、山美,並稱阿里山南三村),與高雄市那瑪夏區相鄰。茶山部落(Cayamavana),鄒族族語意指「山腰上的平原」,學生組成為鄒族、布農族、漢族。現在的茶山村民主要以「珈雅瑪」稱呼自己的部落。 「茶...
位於台東縣東河鄉興昌村興昌151號,隸屬東美中會。 1949年(民國38年),駱先春牧師與其翻譯李金龍,到達八里村(今興昌村)並借用部落聚會所舉行露天佈道會,吸引青年高福生入信,成為初代信徒,此後便以高福生的住家作為聚會所。不久又有林國全、簡金葉兩家入信,參加人數逐漸增加,於是遷會至林...
校址在台東縣台東市岩灣路50巷401弄11號。 岩灣分為頂岩灣、中岩灣、下岩灣,學校位於中岩灣。岩灣名稱源自日語發音為「由阿萬」,取其諧音而成。當地原稱「岩壁」,因卑南溪繞流形成彎道,四周環繞岩壁,遂稱「岩灣」。 隨著社區人口增加、地處偏僻,軍眷子女眾多,往返就學不便。「岩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