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花蓮縣光復鄉東富村東富路92巷9弄13號,隸屬阿美中會。
1949年(民國38年),成立「加禮洞教會」。1992年(民國81年),建蓋目前的水泥教堂。2015年(民國104年),因原在本會封牧的高文成牧師離職,本會降為支會。主日禮拜採雙語同步進行,同時講說阿美族語和華語。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高文成、林義雄。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38名,慕道友1名。
校址在宜蘭縣大同鄉寒溪村寒溪巷16號。 「寒溪國小」的前身為1914年(大正3年)1月創校的「カンケイ蕃童教育所」。後改稱「カンケイ教育所」,年份不詳。戰後1945年(民國34年)設台北縣,改稱「台北縣寒溪國民學校」。1950年(民國39年)10月設宜蘭縣,屬大同鄉,校名隨改為「宜蘭縣...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佳民村1鄰1-11號,隸屬太魯閣中會。 姬望.伊娃兒(Ciwang-Iwal)於1930年(昭和5年)開啟她向太魯閣族人傳揚基督信仰的生涯。當時,儘管受日本警察嚴厲取締,但信徒仍不惜自身安危前仆後繼傳教,「大山長老教會」正是在此背景中建立。1940年(昭和15年)初,部...
校址在台東縣延平鄉武陵村1鄰明野路16號。 學校位在鹿野鄉、延平鄉交接的綠色隧道明野橋北邊,是布谷拉夫部落出入口。布谷拉夫部落(布農族語「Buklavu」),取自「Taki-bukzav」的諧音,意為「平原」。該村位於山腳下的平坦地區,是布農族少數居住於低海拔平地的聚落之一。 ...
位於台東縣東河鄉東河村南東河路102號,隸屬東美中會。 1955年(民國44年)12月,駱先春牧師進入本村傳教,引領8位信徒於張恒良家中做家庭禮拜;隔年3月,張恒良全家遷出,而改至林真誠家中禮拜,而後林真誠入信,負責指導禮拜事宜。1957年(民國46年)6月,聚會所改至邱任住宅,9月於...
位於台東縣達仁鄉新化村1鄰新化路22-1號,隸屬東部排灣中會。 1956-1964年(民國45-53年)為本會的創設期。1956年(民國45年),鄭武雄、何清彌、黃良生等人將福音帶入新化村。1958年(民國47年),鄭石成奉獻土地,建立茅草屋教堂。1963年(民國52年),因教堂被颱風...
校址在新北市汐止區樟樹一路141巷2號。 學區包括樟樹、忠孝、厚德、山光4個里,均為大型的集合式住宅。各里居民以被原住民稱為「白浪」的漢人為主(約占90%),厚德里及山光里則分別有「花東新村」及「山光社區」2個以阿美族為主的原住民聚居社區,為花東地區原住民向北部遷移的主要聚居地。 ...
位於屏東縣泰武鄉泰武村大武山四街6號,隸屬排灣中會。 1948年(民國37年),由於基督教醫療團巡迴屏東山地,泰武村首次接觸基督信仰。1954年(民國43年)6月,平和教會(現為比悠瑪教會)的會友何弘武、蔣健勝等人首次來到泰武村佈道,村中不久後開始舉行定期禮拜。 此後陸續有凉...
校址在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127號。 學校位在富世村行政中心。富世村的地理範圍,南界到省道台9線鳳凰樹綠色隧道,北界合歡山的大禹嶺,向東瀕臨太平洋,西界碧綠山崚線,日本時代稱此地為「富士社」,戰後改名為「富世村」。富世村,涵蓋大禹嶺、合歡山等一線山區,全村面積685.2平方公里,是全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