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寶螺科(Cypraeidae)
【學名】Cypraea mappa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9公分,殼形圓胖,殼表淡褐色,有細線紋。有一條狀似河流的斑紋,縱貫殼表,有如地圖,因而得名,殼底微圓凸。內唇和外唇都有殼齒,殼底微圓凸,淡褐色到粉紅色。
【生態習性】
棲息於淺海岩礁區、低潮線以下。
【棲地分布】
台灣分布於本島宜蘭、屏東,以及小琉球、澎湖、南沙太平島等。
【原住民族語】
雅美族
gogolo
mawowas
【生活使用】
食用。工具用。
雅美族
雅美語mawowas,語意「很滑的」;雅美語gogolo,形容將貝類倒入陶甕烹煮時的聲音。
可食。產後未滿一年的婦女不可食用,因地圖寶螺爬行在礁岩上,可能接觸不同藻類或不乾淨的東西,可能影響婦女哺乳和嬰兒健康。
東清部落於pitanatana月(約農曆7月)製作陶甕時,會用地圖寶螺的表面磨平陶甕,使表面光滑。
串起來可作為玩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