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蜜蜂科(Apidae)
【型態特徵】
台灣常見的蜜蜂為中華蜜蜂(Apis cerana)、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中華蜜蜂體毛多,腹部體節偏黑褐色,頭盾基部具三角形黃斑,後足黑色,翅長小於9公釐。意大利蜂體毛多,腹部體節偏黃色,少數偏黑褐色,頭盾基部具三角形黑斑,後足黑色,翅長大於9公釐。
【生態習性】
中華蜜蜂喜築巢於洞穴中,森林中常見於樹凹洞、裂縫中,山區峭壁或石堆中之石洞,小規模蜂場之簡易式或是標準式蜂箱內等等,偶可發現東洋蜜蜂蹤跡。冬季時常有逃蜂群出現,有時會短暫的群聚於開放空間樹枝或屋簷下。意大利蜂棲息涼爽的樹洞、石洞、土穴隙縫中,一個巢會聚集數百隻以上的蜜蜂群居住。
【棲地分布】
台灣分布於本島全島低至高海拔地區。
【原住民族語名】
阿美族
odak
’odal(馬太安部落)
泰雅族
hzing
排灣族
tjainan
布農族
vanu
魯凱族
tumu
賽夏族
walwalo’
太魯閣族
walu
撒奇萊雅族
kaketi
sacingan
wadu
walu
賽德克族
walu
拉阿魯哇族
ahlu’u
卡那卡那富族
anu
【生活使用】
食用。藥用。
泰雅族
族人很早期就開始養蜂,利用蜜蜂遷徙時找出蜂王、除掉牠的翅膀,才能留住整群的蜂。
撒奇萊雅族
撒奇萊雅語wadu,指一般平原常見的蜜蜂。撒奇萊雅語walu,指箱網的蜜蜂。撒奇萊雅語sacingan,指田邊很小隻的蜜蜂。撒奇萊雅語kaketi,指在曠野出現的小蜜蜂。
過去族人會以煙薰逼出蜜蜂,或以蚊帳把蜂群一網打盡。
可食。火烤蜂巢後食用蜜蜂。蜂巢與蜂蛹泡酒,可治風濕性關節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