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人數:12
名稱
  • M
    藍頭綠鸚哥魚
  • T
    藍頭綠鸚哥魚 nâ-thâu-li̍k-ing-ko-hî
  • J
    ハゲブダイ
  • E
    Daisy parrotfish
族別
  • 21PAN 泛族群 Pan ethnic groups
分類
撰寫者

藍頭綠鸚哥魚


【科名】鸚哥魚科(Scaridae)

【學名】Chlorurus sordidus

【別名】青衣、青衫、蠔魚、鸚哥、藍鸚哥、青尾鸚哥

【型態特徵】

  體延長而略側扁,最大體長為40公分。鱗片大;尾鰭於幼魚時圓形,成體為稍圓形到截形。稚魚體呈黑褐色,體側有數條白色縱紋。雌魚體色多變異,體色為一致為暗棕色到淡棕色;體側鱗片具暗色緣,尤其在體前半部之鱗片更是顯著;尾柄部有或沒有淡色區域;尾鰭基部具一大暗斑點;胸鰭暗色。雄魚體色亦多變異,體藍綠色,腹面具藍或綠色縱紋;各鱗片具橘黃色緣;有時頰部及體後部分具黃色大斑;背鰭及臀鰭藍綠色,具一條寬的橘黃色縱帶;尾鰭藍綠色具較淡色之輻射狀斑紋。

【生態習性】

  以底藻為食。棲息地廣泛,幼魚主要於珊瑚茂盛區或淺的珊瑚礁平台水域;成魚則包括水淺的珊瑚繁盛礁石平臺與底部為開闊區域的潟湖與臨海礁石區, 以及沿著海洋峭壁活動。稚魚與初期階段魚形成大群魚群,在覓食區與休息區之間長距離移動,成魚時常獨居性。日行性,晩上於礁縫處休息,會吐黏液泡囊將自己裹住,以防敵人發現。雄魚齒板堅硬,偶而啃食活珊瑚。

【棲地分布】

  台灣分布於本島東北部、東部、南部、西部,以及各離島。

 

【原住民族語】

雅美族

arawa

mitangoz do teylaod

mozmozan

 

【生活使用】

食用。

雅美族

  藍頭綠鸚哥魚可用作送禮、宴客。

  過去漁人部落族人受邀參加新船、新屋落成時,會準備體型較大、約40公分以上的鸚哥魚魚乾當作禮物。

  適合女性食用的魚。

【圖1】作者:François Libert。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國際(CC BY-NC-SA 4.0 International)。發布於iNaturalist

參考文獻:
  • 邵廣昭等,《雅美(達悟)族的海洋生物》,台東:台東縣政府,2007年。
  •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生命大百科」(「Chlorurus sordidus (Forsskål, 1775)」,2021年11月)。
  •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藍頭綠鸚哥魚 Chlorurus sordidus」,2021年11月)。
  • 邵廣昭,「台灣魚類資料庫」(「藍頭綠鸚哥魚」,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