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美人蕉科(Cannaceae)
【學名】Canna indica L.
【別名】
蓮蕉、曇華、鳳尾花
【形態特徵】
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根多數,粗壯,末端肥大呈卵形或紡錘形,根莖如薑,橫切面黃色至紅黃色。葉根生,4-6片,具鞘狀柄,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10-30公分,寬5-15公分,基部漸狹,先端漸尖,全緣,羽狀平行脈。穗狀花序,長15-20公分。總花梗長20-30公分,每苞片具小花數朵,萼片3枚,花冠漏斗狀,黃綠色,雄蕊2枚,子房下位。蒴果球形,具軟刺。種子圓形,黑褐色。花期7-11月。
【分布】
歸化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以及離島低海拔濕潤林地。
【性質特性】
含β-凝集素(β-lectins)、醇類(alcohols)、醚類(ethers)、酯類(esters)化合物。
【原住民族語名】
【生活使用】
藥用。裝飾用。具文化象徵意義。
阿美族
花可止血、治外傷。
排灣族
腹痛時,可將根、莖乾燥後,切成細片煎服。
其花為平民可戴的頭飾。
賽夏族
祭祖時,族人會以葉火烤後,放上糯米糕
賽夏語kalami',語意「小孩子發明的」。糯米糕、魚、豬肉等祭品,帶到外面給不好意思進來的「好兄弟」分享。
成熟的種子呈黑色,小孩會收集作為彈珠,或折花梢吸食,味微甜。
邵族
因繁殖能力強,結婚時常用來作為「早生貴子」的象徵。
根含豐富澱粉,可食。根可治黃疸型肝炎。葉可治跌打損傷。花曬乾後泡茶,白花可降氣消暑。
可做園藝花材。
【圖】美人蕉。(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