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桑科(Moraceae)
【學名】Morus alba L.
【別名】
白桑、冬葉桑
【形態特徵】
落葉大灌木或小喬木,枝幹布滿皮孔。單葉互生,闊卵形及掌狀裂葉形,葉緣銳鋸齒狀,紙質,粗糙。雌雄異株或同株,異花序,雄花穗狀花序,纖弱,下垂,凋謝後與花序軸一起脫落,雌花頭狀花序,多數,密集。聚花果圓球狀,肉質,成熟時紫黑色,長1-3公分。
【分布】
歸化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以及離島中低海拔的山地及平原,常見。
【性質特性】
性味苦、平、甘、略酸、小寒可瀉肺平喘、利水消腫、袪風清熱,治肩臂關節酸痛麻木、風熱感冒、肺熱燥咳、心悸失眠、精神衰弱等。
【原住民族語名】
【生活使用】
食用。藥用。工具用。
布農族
根可做工寮的梁、柱。
賽夏族
根洗淨曬乾後煮水飲用,可防中暑。
卡那卡那富族
果可食。
【圖】桑。(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