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西番蓮科(Passifloraceae)
【學名】Passiflora vesicaria L.
【別名】
毛果西番蓮、龍珠果、龍爪瓜、毛蛉兒、小時計果、野百香果
【形態特徵】
草植藤本,具惡臭味,卷鬚腋生,莖密被硬質毛。單葉互生,兩面被毛,長6-9公分,三裂葉,疏鋸齒,葉柄長3-4公分,托葉深裂,具腺毛。花單生,小型,花梗長5-7公分,具有苞片,鋸齒緣,三回至四回羽裂,花萼5枚,灰色,花瓣5枚。漿果橢圓形,長5-6公分,徑4-6公分,深紫色,假種皮橘黃色。種子黑色具光澤。
【分布】
歸化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低海拔地區及林緣。
【原住民族語名】
布農族
Tukisutikis
Malastukisu
卑南族
abiabilran[普悠瑪部落]
鄒族
to'keiso-no-eam'um'a
賽夏族
taboka:
【生活使用】
食用。
布農族
布農語tukisutikis,tikis語意「小的」。
果實可食。
卑南族
葉可食、煮湯。
西拉雅族
果實可食。
【圖】毛西番蓮。(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