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人數:13
名稱
  • M
    高梁泡
  • I
    阿美族kamacal
    泰雅族meban
    布農族duli、dulimulas
    賽夏族lalohong
    太魯閣族pakaw dgiyaq
    賽德克族pako rodux
  • H
    高梁泡 kô-liòng-phau
  • T
    高梁泡 ko-liâng-phàu
  • J
    しまばらいちご
  • E
    Lambert's raspberry
族別
  • 21PAN 泛族群 Pan ethnic groups
分類
撰寫者

高梁泡


【科名】薔薇科(Rosaceae)

【學名】Rubus lambertianus Ser. ex DC. lambertianus

【別名】

高粱泡

【形態特徵】

  多年生疏散灌木,莖被毛,幼枝明顯被毛,疏被棘刺,彎曲,長約0.2公分。單葉,膜質,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4-12公分,3-8公分,先端漸尖,葉基闊心形或心形,3-5裂,葉緣鋸齒狀,5出脈,葉正面被毛,葉背密被柔毛,葉柄長2-3.5公分,托葉披針形,長0.4-0.8公分,羽裂。圓錐花序頂生,長可達20公分,花萼裂片5枚,花瓣5枚,白色。聚合果球形,成熟時紅色,徑0.5-0.8公分。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中海拔的灌叢中。

 

【原住民族語名】

阿美族

kamacal

泰雅族

meban[Theyakan泰崗部落]

布農族

duli

dulimulas

賽夏族

lalohong

太魯閣族

pakaw dgiyaq

賽德克族

pako rodux

【生活使用】

食用。祭儀用。

阿美族

  不可食之。

泰雅族

  果實有人認為可食,有人認為不可食。

  鼠、鳥喜歡食用果實,但飛鼠不吃。

布農族

  布農語dulimulas,duli語意「有刺」,mulas語意「草莓」。

  果實不可食,舌頭會有刺感。

賽夏族

  賽夏語lalohong,與懸鉤子、愷葉懸鉤子同名。

  果實可食,味酸。

太魯閣族

  太魯閣語pakaw dgiyaq,dgiyaq語意「山」。

  山羊、山羌、猴子喜歡食用果實。

賽德克族

  巫醫會在祭儀中,以根、葉為藥招鬼神,以驅邪、求人的健康與平安。

  果實可食用、釀酒。

【圖】高梁泡。(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參考文獻:
  • 黃增泉主編,《臺灣植物誌》第二版,台北:臺灣植物誌第二版編輯委員會,1993-2003年。
  • 石正人等,《台灣原住民族生物學誌植物篇》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9年。
  • 嚴新富編著,《臺灣原住民族藥、食用植物數位內容典藏成果報告.2010》,屏東:原民會文化園區,2012年。
  • 張子孝等,《賽德克族(Tgdaya/Truku/Toda)民族植物》,南投:南投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