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芸香科(Rutaceae)
【學名】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ar. var. wilsonii (Hayata & Kanehira) Chang
【別名】
黃柏、魏氏黃蘗、威氏黃根、龍氏黃根
【形態特徵】
喬木,枝條微被毛,枝條切口黃色,全株具苦味。一回羽狀複葉,長可達27公分,寬15公分,小葉約9枚,小葉互生或對生,長7-9公分,寬3-4公分,近全緣,葉正面光滑,葉背面脈上被短柔毛,側脈9-10對。聚繖花序腋生或頂生,花瓣5枚,柱頭5裂。核果球形,黑色,直徑0.7-0.8公分,種子5枚。
【分布】
特有變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中北部2000-2700公尺的林中。
【原住民族語名】
泰雅族
qaring hibung[Msbtunux大嵙崁群Rahaw溪口部落]
太魯閣族
kuhaku
【生活使用】
藥用。
泰雅族
1950年代,族人會將樹皮販售給平地商人。
樹皮,可止痛,味苦;敲碎後可止血。
太魯閣族
太魯閣語kuhaku來自日語。
樹皮可煮湯、生食,味苦,可治胃痛、腹痛、火氣大。過去族人會採集樹皮下山販售。
【圖】台灣黃蘗。(林志忠拍攝,2023年9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