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學名】Habenaria dentata (Sw.) Schltr. 【別名】 邁氏玉鳳花、大鷺草、齒片蘭、玉鳳蘭、東埔白鳳蘭、白花玉、鳳蘭、東埔玉鳳蘭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葉片4-5枚叢生,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5-10公分,寬2-3公分,先端尖,全緣,先端尖,葉基抱莖。花葶長30-45公分,具鞘狀苞片,小花多數,花苞披針形,上萼片卵形,側萼片略三角形,花瓣白色,蕊柱長0.4-0.45公分,柱頭2歧。蒴果長卵形,種子小型,多數。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中...
【科名】蹄蓋蕨科(Athyriaceae) 【學名】Diplazium megaphyllum (Baker) H. Christ 【別名】 霧社雙蓋蕨、大葉雙囊蕨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直立。葉柄長30-70公分,基部密生線形鱗片,黑褐色。一回羽狀複葉,長50- 100公分,兩面無毛,最下羽片較大,長23-50公分,寬10-20公分,上部羽片漸小,無柄,披針形,長5-13公分,寬1.3-20公分。孢子囊群著生於中肋兩側,單列,平行排列。孢子期夏、秋季。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
【科名】骨碎補科(Davalliaceae) 【學名】Davallia trichomanoides Blume 【別名】 台灣骨碎補 【形態特徵】 多年生附生草本,根莖橫臥狀,圓柱形,密生鱗片,廣披針形。葉柄長6-12公分,三角狀五邊形,長寬幾相等,約8-14公分,四回羽狀複葉,基部羽片最大,末回裂片長圓形,頂端2裂,粗鈍齒狀,不等長。孢子囊群著生於小脈頂端,孢膜杯狀,向邊緣開裂,成熟時孢子囊群突出口外。孢子期夏、秋季。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中低海拔山坡地。 【性質特性】 含橙皮苷(hesper...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學名】Liparis cordifolia Hook. f. 【別名】 銀鈴蟲蘭、阿里山羊耳蘭、溪頭羊耳蘭、溪頭羊耳蒜 【形態特徵】 多年生小型草本,高6-10公分,假球莖卵形,綠色。葉僅1枚,卵狀心形,全緣,光滑,具光澤,長6-12公分,寬5-10公分,先端鈍,葉基圓形,抱莖。花梗長7-14公分,花苞小,卵形,花多數,萼線形,花冠淡綠色,唇瓣卵形,其他線形,子房下位,長橢圓形,蕊柱弓形。蒴果橢圓形,徑約1公分,種子小型,多數。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海拔低於15...
【科名】烏毛蕨科(Blechnaceae) 【學名】Blechnopsis orientalis (L.) J. Pres 【別名】 山蕨貓、蜈蚣樹、赤蕨子 【形態特徵】 多年生中大型蕨類,主幹短,植株高可達100公分,具鱗片,線狀披針形,深褐色,基部寬0.5公分。一回羽狀複葉,叢生,葉長6-160公分,葉柄長8-18公分,小羽片線狀披針形,長15-30公分,光滑無毛。孢子囊群著生於小羽片背面,線形,與中肋平行。孢子期夏、秋季。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1,500公尺以下中低海拔向陽山坡地。 ...
【科名】珙桐科(Davidiaceae) 【學名】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 【別名】 旱蓮、水栗子、野芭蕉、千張樹、天梓樹、水桐樹 【形態特徵】 溫帶落葉大喬木,莖幹通直,樹皮淺縱裂,具縱溝,淺灰色,幼枝柔毛,紫綠色。單葉互生,紙質,長橢圓形,長15-25公分,寬7-11公分,葉面亮綠色,葉柄長2-3公分,側脈明顯。單性花,雌雄同株,頭狀花序,雌花序頂生,雄花序腋生。翅果線形,成熟時黃褐色。 【分布】 栽培種。台灣栽培藥用或園藝用。 【性質特性】 性味苦、澀、涼,可清熱、止癢、...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學名】Phalaenopsis aphrodite Reichb. f. 【別名】 蝴蝶蘭、白蝴蝶蘭、阿芙若蝴蝶蘭、台灣阿嬤 【形態特徵】 莖粗大,短於2公分。葉橢圓形至狹橢圓形,長約8-22公分,寬約3-7公分,肉質多汁,先端漸尖、鈍狀至圓形,葉基有時歪斜,具葉鞘。花梗長20-50公分,具2級小苞片,花多數,白色,遠軸面花被片卵狀橢圓形,長2.5-4公分,寬1.5-2.5公分,花瓣裂片具有紅斑及黃斑蜜源標誌。蒴果紡錘形,長約3-4公分。種子小型,多數。 【分布】 原生種。...
【科名】桫欏科(Cyatheaceae) 【學名】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M. Tryon 【形態特徵】 多年生大型蕨類,具主幹,高可達5公尺,徑可達15公分,嫩芽鱗片黑褐色。葉柄具刺,長30-40公分,徑1-2公分,三回羽狀複葉或三回羽狀裂葉,羽片長40-60公分,小羽片長8-10公分,邊緣鋸齒緣,脈通常一回分叉,老葉宿存不脫落。孢子囊堆圓形,大型,著生於中肋兩側,孢膜薄,膜質,圓形。 【分布】 原生種。分布於台灣本島台灣低、中海拔山區之潮濕...
【科名】薯蕷科(Dioscoreaceae) 【學名】Dioscorea alata L. 【別名】 山藥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質藤本,塊莖球形至圓柱狀,褐色至深紅色,具鬚根。地上莖順時針旋轉向上生長,時呈紅色,莖具翼。單葉對生至互生,心形,先端漸尖,表面光滑,葉柄先端偶成紅色。雌雄同株異花,穗狀花序,花小,乳白色至淺綠色。三稜邊蒴果,種子著生於中軸。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以及離島低海拔山坡地、平野。 【性質特性】 可健脾、補肺、固腎、益精。 【原住民族語名】 ...
【科名】酢漿草科(Oxalidaceae) 【學名】Oxalis corniculata L. 【別名】 黃花酢漿草、酸漿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匍匐橫臥,節處生不定根。三出複葉互生,小葉倒心形,葉尖圓鈍,基部銳,全緣,兩面被疏毛。腋生繖形花序,黃色花冠,花瓣5裂,雄蕊10枚,5長5短。圓筒狀蒴果,具稜,被毛,成熟時心皮會向外捲曲開裂,令褐色種子彈出,以利傳播。 【分布】 歸化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低海拔草坪、路邊、荒地。 【性質特性】 含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去氫抗壞血酸(d...
【科名】桫欏科(Cyatheaceae) 【學名】Sphaeropteris lepifera (J. Sm. ex Hook.) R.M. Tryon 【別名】 蛇木 【形態特徵】 多年生常綠木本,直立,植株高可達8公尺,下半部密被氣根狀黑褐色維管束群。莖直立單一,徑15-20公分。葉大型,叢生頂端,三回羽狀複葉,長1.5-2公尺,葉脫落後會留下明顯的葉痕,葉先端尖,邊緣鋸齒。嫩芽蜷曲,密被黃褐色鱗毛。孢子囊堆著生葉背,位於小羽片基部,無孢膜。 【分布】 原生種。分布於台灣...
【科名】薯蕷科(Dioscoreaceae) 【學名】Dioscorea collettii Hook. f. 【形態特徵】 多年生纏繞草質藤本,莖逆時針旋轉,表面光滑,具膨大根莖。單葉互生,葉長橢圓狀三角形或披針形,先端漸尖或尾狀,葉基廣耳狀,基出掌狀脈5-7,托葉刺狀。零餘子腋生,圓形。雌雄同株異花,雄花序穗狀花序單生,偶為圓錐花序,腋生,雌花穗狀花序單生。蒴果3翼,倒心形,基部鈍。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以及蘭嶼低海拔至海拔2000公尺林緣。 【原住民族語名】 【生活使用】 ...
【科名】酢漿草科(Oxalidaceae) 【學名】Oxalis corymbosa DC. 【別名】 鹽酸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匍匐性草本,無明顯地上莖,主莖粗大,上端具多數小鱗莖。葉根生,具長柄,葉柄偶淡紅色,多汁,三出複葉,小葉三片成倒心形,疏被毛。花2-數朵於花葶上簇生,粉紅或紫紅色,花冠漏斗狀,花瓣5枚。瘦果柱狀,具縱稜,成熟時開裂,種子多數。 【分布】 歸化種。台灣分布於本島耕地、路邊、荒地、庭園及城市中成群生長。 【性質特性】 性味酸、微寒,可散瘀、消腫、止癢、清熱、止渴、解毒、通便,治疔瘡腫...
【科名】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 【學名】Dennstaedtia scandens (Blume) Moore 【別名】 蔓袋囊蕨、蔓碗蕨 【形態特徵】 多年生大型草本,具攀緣性。根莖長匍匐狀,葉柄粗1公分,葉軸及小羽軸光滑無毛,葉柄、葉軸及羽軸被直或彎曲的倒鉤刺。葉片可無限伸長,具攀緣性,四回羽狀複葉,葉草質。小羽片長橢圓形,無柄,先端緣形。孢子囊堆小,位於葉緣具齒裂片缺刻處,孢膜杯狀。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中低海拔林緣。 【原住民族語名】 排灣族 Ljakivi...
【科名】薯蕷科(Dioscoreaceae) 【學名】Dioscorea esculenta var. spinosa (J. Roxb. ex Prain & Burkill) R. Knuth 【形態特徵】 多年生纏繞性藤本,莖圓柱狀,逆時針旋性,被長柔毛,具大型地下塊莖,節附近具2刺突,刺彎曲。單葉互生,紙質,葉片圓形或廣卵形,葉基心形或具耳突,先端銳尖,全緣,葉面光滑或被毛,葉背被白色或黃色長柔毛,基出掌狀脈5-7條。雌雄同株異花序,雄花序總狀,腋...
【科名】棕櫚科(Palmae / Arecaceae) 【學名】Areca catechu L. 【別名】 菁仔、菁仔子、菁仔叢、檳榔子、青仔、仁頻 【形態特徵】 小型喬木,可高15-20公尺。樹幹通直具環紋,莖不分枝,莖內無環狀形成層構造,橫切面不具年輪。簇生羽狀複葉,全裂,長1-2公尺,小葉眾多,狹長披針形,長30-70公分,總葉柄截面呈三角形,具葉鞘,長約55公分。肉穗花序,多分枝,雄花在上,雌花在下,佛焰苞早落,花具清香,花期3-8月。橢圓形堅果,基部截形,長約5公分,中果皮富含纖維質,成熟轉青黃色。 【分...
【科名】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 【學名】Histiopteris incisa (Thunb.) J. Sm. 【別名】 北投羊齒、溫泉蕨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長橫走狀,密被栗褐色狹長鱗片,葉柄長15-200公分,粗壯,暗色至近黑色,光滑,直徑最粗可達1.5公分。葉片可無限生長,1至數公尺長,二回至三回羽狀複葉,葉紙質至亞革質,遠軸面光滑,羽軸及小羽片對生,最基部的小羽片退化,使羽片看起來像托葉,小羽片深裂。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中低海拔林緣。 【原住民族語...
【科名】薯蕷科(Dioscoreaceae) 【學名】Dioscorea matsudae Hayata 【別名】 裡白葉薯榔 【形態特徵】 多年生纏繞性草質藤本。具地下部塊莖,肉質肥大,呈不規則長圓形,塊根表面粗糙,具疣狀突起,多鬚根,新鮮切面分泌棕紅或紫色汁液。莖蔓性,光滑,多順時鐘旋繞。葉對生,葉形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葉基鈍狀至截形,先端銳尖,近革質,葉背白,3出至5出平行脈。單性花,雄圓錐花序腋生,花被片6枚;雌花穗狀花序,子房下位,3室。蒴果,具3翅狀,先端微凹,具柄。每蒴果含種子6枚,種子有翼。 【分布】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