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富橋II考古遺址位在花蓮縣豐濱鄕。遺址年代距今3500-2000年。文化類型屬於花岡山文化。遺址代碼:1508SFCII。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三富橋II考古遺址位於三富橋聚落西側的緩坡沙丘上,與三富橋遺址間隔著茅平橋溪澗東西相望。沿著茅平橋南倒旁往西北方向之產業道路可到達,遺址東南距茅平橋約500公尺,西北距三富橋亦約500公尺。遺址所在範圍緩坡沙丘主要種植番薯、花生等淺耕性旱作,遺址保存狀況佳。 1999年劉益昌調查發現。2004年11月13日普查(第七期)項下劉益昌、鍾國風、鄭德端地表調查記錄。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
都橋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東河鄉。遺址年代距今5000-3500年/3500-2000年/1000-500年。文化類型屬於東部繩紋紅陶文化/麒麟文化/靜浦類型。遺址代碼:1407TuC。評鑑等級:【查】1.79【資】一般性遺址 都橋考古遺址位於都蘭溪左岸階地,遺物分布都橋東北方約200公尺之台11路公路兩側。大致保存良好。遺物有素面陶片、繩紋陶片與打製石斧、網墜、石錘、石杵、 石針、石刀、陶器、長方形弧刃打製石斧、刮削器、石材。 1993年5及7月李坤修等調查及試掘。1997年3月普查(第四期)地表調查。2000年臧振華等地表調查。2000年劉益昌等地表調查。 ...
山寮考古遺址位在台中市大肚區。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番仔園文化鹿寮類型(晚期)。遺址代碼:0616SL。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山寮考古遺址位於大肚區山陽里,海拔高度60-75公尺。山陽橋東側約 500 公尺的墓地和耕地,東側為以劉姓閩南人為主的山寮聚落,南隔山陽大排水溝與大肚.山仔腳遺址相望,土質為砂頁岩老沖積土。因墓地、道路及耕作嚴重破壞。 2006年11月11日郭素秋、袁進龍調查發現。2006年12月12日「台中縣考古遺址普查與研究計畫」項下劉益昌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
東安D考古遺址位在澎湖縣望安鄉。遺址年代距今1300-900年。文化類型屬於漢文化。遺址代碼:1605TA-D。評鑑等級:【查】2.07【資】一般性遺址 東安D考古遺址位於望安鄉東安村,為望安島海階,海拔高度為15公尺。位於望安郵局後方,沿產業道路行約50公尺,在路之右方也就是北方的田中可以發現貝殼與瓷片零星散布。遺址有遺物零星分布在地表,另可發現ー道長約2公尺、厚達60公分的貝塚堆積。遺址面積為100x50公尺,約5000平方公尺。已受耕作活動影響,根據顯露出的斷面推測已有部分被破壞掉。 1983年臧振華調查。1997年3月普查(第四期)項下調查。 說明 ...
早知考古遺址位在嘉義縣大林鎮。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1004TC。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早知考古遺址位於大林鎮湖北里,海拔高度24-25公尺。國道1號(中山高速公路)249.2公里二側,東側鄰近湖北里早知聚落,遺址所在恰位於北側之華興溪與南側早知溪匯流處前方的河岸沖積地。觀察被溪水掏空露出之文化層斷面,發現其保存狀況尚佳,至少部分區域之文化層未受太嚴重之破壞,初步判斷遺址保存狀況尚佳。 2006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分院基地考古遺址調查」劉益昌調查發現。2011年嘉義縣丘陵區遺址普查計畫劉益昌進行複查。 說明 ...
大崙尾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林口區。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117TLW。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大崙尾考古遺址位於嘉寶里西北側的丘陵前緣,舊稱「大崙尾」,亦即下林口高架道路的馬路右側(南側),為臨海台地前緣緩坡。緩坡地區有零星遺物。此地曾被取土,故保存狀況不佳。 約1999年黃國利地表發現。2004年4月10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陳得仁地表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苦苓腳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後龍鎮。遺址年代距今1000年。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506KLC。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苦苓腳考古遺址位於後龍鎮灣寶里,海拔高度約40公尺。國道3號大山交流道下北側約300公尺處,大肚溪大排水上墩西側之水稻田即是遺址位置,北側約80公尺產業道路上有座福德祠。地表所見史前遺物因農地耕作所翻整擾亂,可能保存狀況已受破壞。遺物有灰黑色陶片、橙色陶片、褐色方格紋、褐色陶片、硬陶、獸齒、獸骨。 2009年3月23日苗栗縣考古遺址補查計畫鄒騰露調查發現。2009年5月29日苗栗縣考古遺址補查計畫劉益昌、鄒騰露複查。 說明 評...
伊拉對岸階地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三地鄉。遺址年代距今22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北葉類型。遺址代碼:1326ILTACT。評鑑等級:【查】1.86【資】一般性遺址 伊拉對岸階地考古遺址位於隘寮北溪北岸的台地,由台22號公路和往佳暮的鄉道交叉口東約300公尺,佳暮鄉道旁排灣族獨立家屋的附近;屬隘寮北溪北岸河階;為一緩坡面。農田墾作而有若干破壞。 1984年陳仲玉、宋光宇、劉益昌等調查發現。1994年普查(第二期)項下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
大石股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國姓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0TSK。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大石股考古遺址位於南港溪與台14線北側的高位河階,台14線過大石橋後北轉小路進大石村聚落,即為遺址所在。 1931年9月移川子之藏發表。1956年劉枝萬記錄。2004年10月12日普查(第七期)項下吳美珍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三富橋北考古遺址位在花蓮縣豐濱鄕。遺址年代距今2000-1000年。文化類型屬於靜浦文化富南類型。遺址代碼:1508SFCP。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三富橋北考古遺址位於三富溪下游北岸緩坡梯田區,遺址範圍北臨北迴歸線地標,東南至三富橋東北側。遺址除遭台11線從中間南北穿越而過外,公路兩側之緩坡均遭整地為梯狀水田,遺物零星散落於田埂上,遺址保存狀況甚差。 1992年王天送調查記錄。1994年11月7日葉美珍等調查發現。2003年12月20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鍾國風、宋文增地表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
僅那鹿角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長濱鄉。遺址年代距今5000-3500年/1000-500年。文化類型屬於富山文化/靜浦類型。遺址代碼:1408CNLC。評鑑等級:【查】1.79【資】一般性遺址 僅那鹿角考古遺址位於僅那鹿角溪右岸階地,台11公路寧埔橋南光榮社區道路上行800公尺可達。出土陶器類型有素面紅陶片,出土石器類型有打製石斧,石杵,網墜,錛鑿。其他遺物還有鐵渣。生態遺留有獸骨、蠑螺、貝殼。遺址因開闢梯田而受到破壞,推測局部保存文化層。遺物有素面陶片、繩紋陶片、石斧、石片、石杵、石錘、罐形器口緣、橫把。 1994年1月及1995年3月李坤修等地表調查。 說明 ...
頭份子考古遺址位在台中市北屯區。遺址年代距今16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番仔園文化。遺址代碼:1908TFT。評鑑等級:【查】【資】重要遺址 頭份子考古遺址位於北屯區廍子里,海拔高度150-170公尺。大里溪東邊山坡地,廍仔巷25弄12之1號民宅西北方120公尺處。此區域原為住宅區,但921地震多數房屋損毀,之後將損毀房屋拆除整地待房屋重建。西距大里溪約700公尺。可能因住宅區整地開發而遭到破壞。 2010年10月31日「99年台中市遺址、古蹟及歷史建築監管通報計畫」項下陳志誠調查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
吉貝E考古遺址位在澎湖縣白沙鄉。遺址年代距今4700-4300年。文化類型屬於鎖港類型。遺址代碼:1603CP-E。評鑑等級:【查】1.93【資】重要遺址 吉貝E考古遺址位於白沙鄉吉貝村,為吉貝嶼海階,海拔高度為10-15公尺。位於西北海岸之沙丘高地上,目前為休耕狀態之花生田。遺址有陶片與石網墜散布在地表,地表下30公分有一層厚約20-30公分的貝塚。遺址面積為150x150公尺,約22500平方公尺。受耕作行為影響而有所擾亂。 1983年臧振華調查。1997年1月普查(第四期)項下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
菁埔考古遺址位在嘉義縣民雄鄉。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1005CP。評鑑等級:【查】【資】重要遺址 菁埔考古遺址位於民雄鄉菁埔村,海拔高度22-23公尺。菁埔聚落南側,東側緊鄰新港鄉第八公墓,自164線27.3公里南側菁埔社區進入,接嘉77線約6公里處,菁埔106之5號民宅東南側約50公尺處的崙丘地形即為遺址所在,四周被水稻田包圍。2006年故宮南院計畫調查時,該崙丘邊坡仍可見明顯之文化層,以及一處因耕種整地而刨挖破壞的灰坑。崙丘邊坡散布不少文化遺物,部分果樹區更可見文化層堆積及大量陶片,文化層保存狀況尚佳,文化層深度約在地表下30公分左右,堆積厚...
火燒樟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石碇區。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119HSC。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火燒樟考古遺址位於北勢溪旁,火燒樟第二河階台地上。遺物分布在村落主道路的兩側地表,遺址目前已被翡翠水庫淹沒。 1902年森丑之助發表。1980年李光周、劉益昌重新調查確定位置。1982年李光周等地表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埔仔頂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後龍鎮。遺址年代距今3400-1000年。文化類型屬於山佳文化。遺址代碼:0506PTT。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埔仔頂考古遺址位於後龍鎮龍坑里,海拔高度為25-50公尺, 苗栗縣考古遺址補查計畫調查發現1993年發表之埔仔頂(A)遺址、埔仔頂(B)遺址與1995年發表之太龍宮遺址地形位置,為一處連續面緩坡台地,因台6線道路興建穿越切割,導致遺址分別位於東北方與西南方。後將其三處遺址歸屬為同一遺址,依先發表者將其命名為埔仔頂遺址。遺址位於台6線3.1公里南側與國道3號後龍交流道系統西南方的台地,土壤為黃褐壤土。 因本區域已被工...
丹林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來義鄉。遺址年代距今22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北葉類型/近現代排灣文化。遺址代碼:1330TL。評鑑等級:【查】1.86【資】重要遺址 丹林考古遺址位於丹林聚落東北方約500公尺的河階台地上。受耕作而有若干程度之破壞。 1986年劉益昌發現。1994年普查(第二期)項下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Ariputon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1000-500年。文化類型屬於東埔一鄰文化。遺址代碼:0812ARPT。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Ariputon考古遺址位於陳有蘭溪與阿里不動溪匯流口的西南方,為一高位河階地。台21線往阿里山方向,在同富國中前西轉上望鄉部落,過望鄉部落往北行約1公里處,鄰阿里不動溪。位於久美村落南方,阿里不動溪兩岸坡地上。原土曾遭人為擾動,且表土堆積了從集集運來的填土。 1940年7月青木三次發表。1981年8月18-31日陳仲玉、曾振名調查。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3年12月15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陳仲玉、吳...
東興考古遺址位在花蓮縣豐濱鄕。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3500-2000年。文化類型屬於東部繩紋紅陶文化/麒麟文化。遺址代碼:1508TH。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東興考古遺址位於富光聚落北側與台11線永豐橋溪澗間公路西側的山麓緩坡。遺址西側所在山麓緩坡主要遭梯作整地而嚴重破壞,另台11線拓寬時則切過遺址東側邊緣而影響。 1989年黃土強等調查發現。1990年5月連照美、宋文薰等地表調查。1994年11月18日葉美珍等地表調查。2003年12月15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鍾國風、宋文增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
八里芒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東河鄉。遺址年代距今5000-3500年/3500-2000年。文化類型屬於富山文化/麒麟文化。遺址代碼:1407PLM。評鑑等級:【查】1.71【資】一般性遺址 八里芒考古遺址位於興昌村南,籐橋溪右側階地,由台11公路籐橋南方140公尺西側產業道路上行約800公尺可達。遺址局部因整地而受到破壞,局部保存文化層。遺物有砂岩槽狀遺物、板岩石板棺、器蓋、陶把、陶紡輪、石器(石斧、磨製板岩石器、銃鑿、石刀、 石矛、石錘、石環、石核器、刮削器)、玦、雙眉狀玉飾、素面與繩紋陶片、陶紡輪、夾砂橙色陶、圈足、陶器豎把、罐形器口緣、橫把、切割玉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