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輪II考古遺址位在台中市和平區。遺址年代距今1000-300年。文化類型屬於谷關文化谷關類型。遺址代碼:0621STL-II。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上天輪II考古遺址位於和平區天輪里,海拔高度630-660公尺。天輪發電廠上方小叉路尾端之大甲溪河階面,土質為砂頁岩石質土。遺址除了因受水災沖毀部分,原保安警察分隊現為天輪派出所,周圍亦因興建為停車場,遺址已遭破壞殆盡,已完全不復見任何史前文化的遺留。 1998年「大甲溪上游史前遺址及早期原住民活動調查」計畫項下劉益昌調查發現。2006年「台中縣考古遺址普查與研究計畫」項下劉益昌調查。 說明 ...
布袋港A考古遺址位在澎湖縣望安鄉。遺址年代距今1300-900年。文化類型屬於漢文化。遺址代碼:1605PTK-A。評鑑等級:【查】無【資】孤立地點 布袋港A考古遺址位於望安鄉中社村,為望安島海階,海拔高度為3公尺。位於布袋港口西側海階上。遺址有宋、元陶瓷片與貝層見於海階的斷面上,40公尺長,30-50公分厚。遺址為點狀分布。貝塚受風蝕及人為因素,已受破壞。 1965年救國團台大澎湖考古隊發現。1983年臧振華調查。1997年普查(第四期)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
大坪庄考古遺址位在新竹縣北埔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409TPG。評鑑等級:【查】無【資】地點 大坪庄考古遺址位於北埔鄉往五指山之鄉道上,大坪國小附近之緩坡地。現為果園,種植橘子、柚子等作物。 1911年森丑之助調查發現。1999年普查(第五期)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八德公墓考古遺址位在雲林縣斗六市。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901PTKM。評鑑等級:【查】【資】地點 八德公墓考古遺址位於斗六市八德里,海拔高度50公尺。林子頭聚落北側,石榴班溪與林子頭溪交會口南側略高的溪岸,八德公墓的東北側,地形為溪流沖積平原下切後形成的階地。因水田農耕活動淺層干擾,略受破壞。 2007年雲林縣考古遺址普查計畫項下劉益昌調查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印斗山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苑裡鎮。遺址年代距今3400-1000年。文化類型屬於山佳文化?/石井遺址群/無苑裡類型。遺址代碼:0502YTS。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印斗山考古遺址位於苑裡鎮苑坑里,海拔高度為30公尺。苑裡高中東側,興中橋東南方之農地,苑裡第六公墓的西側,聖賢宮西側水田即為遺址所在。於地層斷面發現有史前遺物分布,但未見文化層,疑為農作翻擾出史前遺物,推測保存狀況可能尚佳。遺物有刮削器、黑灰色夾砂陶片、褐色夾砂陶片。 1993年謝佳榮先生調查發現。2009年2月16日苗栗縣考古遺址補查計畫鄒騰露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
豬朥束山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滿洲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1324CLSS。評鑑等級:【查】無【資】孤立地點 豬朥束山考古遺址位於里德第一史前遺址西南方約700公尺的梯狀平台上。保存狀況不詳。 1984年李光周等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楓林口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仁愛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3FLK。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楓林口考古遺址位於眉溪北岸的高位河階地上,台14線在楓林口處轉進過楓林橋之後的大片平坦階地,即為遺址所在。因耕種而翻動。 1990年1月10日劉益昌調查發現。2004年3月10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陳仲玉、張彥祥、吳美珍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薄薄考古遺址位在花蓮縣吉安鄉。遺址年代距今1500-350年。文化類型屬於靜浦文化水璉類型。遺址代碼:1505PP。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薄薄考古遺址原記錄該遺址位於花蓮市主權里,阿美族薄薄聚落附近,確實位置不明。2004年普查時,於南勢阿美族舊社薄薄聚落(今吉安鄉仁里村),南埔加油站與吉安舊菸廠之間的水田與菜園間發現有零星陶片散布。薄薄舊社範圍大致介於北迴鐵路以東、中正路以西以及吉安溪以南所包含的今仁里村聚落,目前舊社所在範圍大多已是街道與現代住居混雜,僅聚落西側(即調查發現遺物之範圍)仍為農作區,保存之狀況較佳。 1928年以前杉山壽榮男調查發現。2...
黃金橋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長濱鄉。遺址年代距今1000-500年。文化類型屬於靜浦類型。遺址代碼:1408HCC。評鑑等級:【查】1.29【資】一般性遺址 黃金橋考古遺址位於大峰村南,台11公路黃金橋西側階地。遺址大部分為休耕地,少受擾動,催側保存尚可。遺物有素面陶片、打製石斧。遺物有素面陶片、打製石斧。 1994年10月李坤修等地表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Babao考古遺址位在台中市和平區。遺址年代距今40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牛罵頭文化/營埔文化水底寮類型/谷關文化Pinijan類型。遺址代碼:0621BBO。評鑑等級:【查】【資】重要遺址 Babao考古遺址位於和平區南勢里,海拔高度610-660公尺。大甲溪北側高位河階地,即現今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原住民技藝研習中心所在階面一帶,由北而南約可分為四個小的階地面,土質為砂頁岩石質土。早年因台中港興建工程採取土石道路穿越破壞,後再經原住民技藝研習中心與廣場整地破壞及私人果樹種作破壞部分,「雅比斯巷」組合屋所在階面經搶救發掘後已覆蓋沙土保存。 1986年劉益昌調查發現。1997年「大...
水垵B考古遺址位在澎湖縣望安鄉。遺址年代距今1300-900年。文化類型屬於漢文化。遺址代碼:1605SA-B。評鑑等級:【查】無【資】地點 水垵B考古遺址位於望安鄉水垵村,為望安島海濱砂丘,海拔高度為1公尺。位於水垵聚落西邊600公尺的海灘上。根據瓷片的統一特質研判,其近海應有沉船,其所載貨物沖到海岸上的結果。遺址遺物有些被海水沖蝕得很厲害的瓷片散布在沙灘上。遺址為點狀分布。 1983年臧振華調查。1997年3月普查(第四期)項下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
五指山考古遺址位在新竹縣北埔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409WGS。評鑑等級:【查】無【資】地點 五指山考古遺址位於五峰鄉大隘村第四鄰36號民宅後方,為較早有人居住之區域,亦為十八兒社舊社舊址,為二山之間緩坡山壑地形,緩坡面積為該山地中範圍較大者。原地貌已遭破壞。 1911年森丑之助調查發現。1999年普查(第五期)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古坑.土地公山考古遺址位在雲林縣古坑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907KK.TTKS。評鑑等級:【查】【資】地點 古坑.土地公山考古遺址位於古坑鄉棋盤村,海拔高度135-140公尺。棋山(棋盤厝)聚落東南側約900公尺,黃德坑溪西側的山麓緩坡地前緣,地表目前開發為果園,可能造成損害。 2007年雲林縣考古遺址普查計畫項下劉益昌調查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天狗III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泰安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518TC-III。評鑑等級:【查】【資】孤立地點 天狗III考古遺址位於梅園村天狗部落道路(苗61線)東側階地上,梅園派出所下,南方之緩坡地上。位於盡尾山西南側海拔800-1300公尺之間廣大緩坡地,其西面為司馬限山南遺址群,隔大安溪對岸為大安遺址群。目前為緩坡農用地。 1995年劉益昌、吳佰祿調查。1999年普查(第五期)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
茶山路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滿洲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1324CSL。評鑑等級:【查】無【資】孤立地點 茶山路考古遺址位於港口溪出海口北岸、為一山麓坡地,今為農業實驗所恆春分所港口工作站之所在。 1985年李光周等發現。1994年普查(第二期)項下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Gonau-I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仁愛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3GN1。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Gonau-I考古遺址由瑞岩部落下力行產業道路的瑞岩支線,遺址位於北港溪西岸,緊鄰瑞岩新部落的北側,東南方與Debusung遺址隔北港溪相望,有產業道路通過,現為休耕地,土質為帶板岩的壤土。人為整地成梯田,已相當程度的擾動破壞。 1999年11月8日陳仲玉、曾冠雄發現。2004年3月9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陳仲玉、張彥祥、吳美珍調查。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
和南寺考古遺址位在花蓮縣壽豐鄕。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2800-2000年。文化類型屬於東部繩紋紅陶文化/花岡山文化。遺址代碼:1506HNS。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和南寺考古遺址位於台11線公路西側和南寺廟內。遺物出土混雜小碟石與黑色腐植土,受台11線拓寬間接影響,加上和南寺廟內圍牆修砌與栽植林木等措施,保存狀況不佳。 1990年以前劉益昌調查發現。2003年12月8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鍾國風、宋文增地表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
寧埔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長濱鄉。遺址年代距今3500-2000年。文化類型屬於麒麟文化。遺址代碼:1408NP。評鑑等級:【查】1.29【資】一般性遺址 寧埔考古遺址位於北石寧埔溪與石寧埔溪間坡地,東距台11公路1公里,遺物分布山頭及東南面山坡、東側階面上,延伸至寧埔國小以西約500公尺的沖溝一帶。遺址因產業道路興建而受到破壞,推測局部仍保存文化層。遺物有括素面陶片及打製石斧、石杵、鎊鑿、矛旅等石器、長方形與梯形平刃打製石斧、小型石鋤、玉鑿、大型塊狀砥石、圓柱狀小型石錘、石刀、砍砸器、刮削器、穿孔板岩片等。 1929年鹿野忠雄地表調查。1956及1958年石璋如、宋文薰等...
中冷考古遺址位在台中市和平區。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1000-300年。文化類型屬於牛罵頭文化/谷關文化谷關類型。遺址代碼:0621CL。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中冷考古遺址位於和平區博愛里,海拔高度630-650公尺。位於中冷聚落白雲寺、谷關大道院附近的階地上,地處大甲溪中游北岸低位至高位平緩河階面上,土質為砂頁岩石質土。果樹種植、寺廟建築破壞部分。 1984年劉益昌調查發現。1997年8月「大甲溪上游史前遺址及早期原住民活動調查」計畫項下劉益昌調查。1998年「大甲溪上游史前遺址及早期原住民活動調查」計畫項下劉益昌發掘。2006年「台中縣考古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