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武蘭考古遺址位在宜蘭縣礁溪鄉。遺址年代距今1200-600年/600-200年。文化類型屬於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遺址代碼:0205KWL。評鑑等級:【查】第二級【資】重要遺址 淇武蘭考古遺址位於蘭陽三角洲沖積平原北端,行政轄屬礁溪鄉二龍村。遺址位置大致以得子口溪與其支流茅埔溪交會處為中心,為十七世紀荷蘭文獻記錄噶瑪蘭族最大社、人口最多之淇武蘭社域所在地。本遺址主要受到2001年「礁溪鄉得子口溪第六期治理工程」、2002年「北宜高速公路橋墩工程」與「北宜高速公路頭城蘇澳段台電管路工程得子口溪(C510)標推管工程」影響,陸續進行搶救發掘工作,對於遺址之完整性...
富岡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台東市。遺址年代距今3500-2000年。文化類型屬於卑南文化。遺址代碼:1401FK。評鑑等級:【查】1【資】一般性遺址 富岡考古遺址位於台11公路加路蘭橋西側的砂丘平台,其東北為猴子山。遺址僅局部植釋迦,推測保存狀況尚可。遺物有素面陶片、板岩片、泥質灰胎橙色陶、夾細板岩橙色陶、刮削器。 1997年2月普查(第四期)之地表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朝奉宮考古遺址位在台中市龍井區。遺址年代距今35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營埔文化/番仔園文化。遺址代碼:0617CFK。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朝奉宮考古遺址位於龍井區竹坑里,海拔高度30公尺。大肚台地以西,沙田路以東,朝奉宮後方竹師路一段100巷6弄7號新建房屋後院斷面可見遺物堆積,土質為洪積紅壤。遺址因興建民宅與國道三號而遭嚴重破壞。 1996年「第二高速公路後續計畫大甲至彰濱段沿線文化遺址調查」計畫項下何傳坤調查發現。 2006年「台中縣考古遺址普查與研究計畫」項下劉益昌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
圳墘村II考古遺址位在彰化縣芬園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709CKT2。評鑑等級:【查】無【資】孤立地點 圳墘村II考古遺址位於八卦台地東緣,圳墘村第一地點之西北陡峭台地上。遺址分布狀況不明。 1972-1973年濁大計畫何傳坤發現。1995年3月普查(第三期)項下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水碓尾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淡水區。遺址年代距今6000-45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坌坑文化中期、晚期。遺址代碼:0110STW。評鑑等級:【查】第三級【資】重要遺址 水碓尾考古遺址位於北投橋東南方約200公尺的台地緩坡。南側為黃帝神宮。東北側隔路約250公尺處為淡水.石牌遺址。估計遺址被嚴重破壞,遺址大部分為道路、建築物所剷除,僅殘餘小部分。 1989年吳東南、劉鵠雄調查發現。1990年3月18日吳東南、劉益昌、戴瑞春、劉鵠雄等調查。1992年劉益昌等調查。1996年劉益昌調查。1998-1999年劉益昌、顏廷伃等試掘。2004年3月普查(第七期)項下郭素秋、劉鵠雄調查。...
卓運厝考古遺址位在雲林縣元長鄉。遺址年代距今2000-350年。文化類型屬於灰黑陶文化。遺址代碼:0917CYT。評鑑等級:【查】【資】地點 卓運厝考古遺址位於元長鄉卓運村,海拔高度13公尺。卓運厝聚落西向前往雲145線的雲170南側魚池邊緣,目前稻田為休耕狀態。魚池挖掘損害,其餘相當良好。 2007年雲林縣考古遺址普查計畫項下劉益昌調查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塔古夫庫拉考古遺址位在高雄市桃源區。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比鼻烏類型。遺址代碼:1226TKFKL。評鑑等級:【查】1.79【資】一般性遺址 塔古夫庫拉考古遺址位於荖濃溪右岸,塔古夫庫拉溪南方台地面;為塔古夫庫拉古沖積扇,坡面向南緩降約10度上下;東側以150公尺階崖臨溪;石質土。部分為竹林,餘則為荒耕狀態,保存狀塊尚佳。 1988年12月16日邱敏勇發現。1993年1月12日高雄縣志修撰計畫項下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
來義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來義鄉。遺址年代距今400-500年。文化類型屬於排灣文化來義舊社系統。遺址代碼:1330LY。評鑑等級:【查】【資】重要遺址 來義考古遺址位於來義鄉來義村,海拔高度500-550公尺,本舊社歷史悠久,估計應有連續性的異時代遺留,特別是和來義溪沿岸的Dadiludan、Dondi、Ovol、'Thatsa等應有密切的對應關係。為一面向西南遞減之凹部,北側經過稜線有原始小路通往來義溪谷,東方和南方均為山巒環繞,另有林道通往今來義村。舊社北方1公里便是從屬的小社A-tsingatsan。農地則偏於西方的溪谷一帶。屬區域祖源的族群歷史角色,區域發展的支配者...
下雙冬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草屯鎭。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03HST。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下雙冬考古遺址位於烏溪南岸,台14線北邊,食水坑溪與烏溪匯流口西側的河階地上。台14線往國姓方向,過雙冬吊橋後,轉進草屯鎮雙冬農會辦公處後方河階耕地,即為遺址所在。遺址已受到相當程度的破壞。 1972年9月臧振華調查發現。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2月13日普查(第七期)項下張彥祥、吳美珍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
大竹圍考古遺址位在宜蘭縣礁溪鄉。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614-317年。文化類型屬於繩文紅陶文化/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遺址代碼:0205TTW。評鑑等級:【查】第二級【資】重要遺址 大竹圍考古遺址位於蘭陽平原北側礁溪鄉白雲村地16、17鄰的大竹圍聚落內外,遺址所在係平原中略凸起的古老沙丘,原成南北走向的古老沙丘,經自然與人為力量的夷平後略高於平野。遺址中心為大竹圍聚落,聚落內有不少民宅家屋、高大竹圍與樹木,而聚落四周則為水稻田。遺址所在範圍原為略高於地表之古老沙丘,周遭則為半乾濕的沼澤地,遺址中心範圍為聚落民宅家屋所在及西側水田,聚落旁則多整地為水田,原地層保存狀況尚...
下麒麟第一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成功鎮。遺址年代距今1000-500年。文化類型屬於靜浦類型。遺址代碼:1402HCL1。評鑑等級:【查】1【資】一般性遺址 下麒麟第一考古遺址位於下麒麟聚落南方,台11公路兩側階地。遺址局部因台11公路拓寬而受到破壞。遺物有石斧、磨製石針,板岩石銀、砥石、磨製砂岩石器殘件。 1993年6月李坤修等地表調查。1997年3月普查(第四期)地表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竹師路考古遺址位在台中市龍井區。遺址年代距今35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營埔文化/番仔園文化。遺址代碼:0617CSL。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竹師路考古遺址位於龍井區竹坑里,海拔高度30公尺。竹師路一段118巷10號小菜圃內,外有現代溝渠環繞;於大肚台地西側,沙田路以東,土質為洪積紅壤。1996年記錄遺址因建屋及種植經濟作物,原文化層應已遭到破壞。 1996年「第二高速公路後續計畫大甲至彰濱段沿線文化遺址調查」計畫項下何傳坤調查發現。 2006年「台中縣考古遺址普查與研究計畫」項下劉益昌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
圳墘村III考古遺址位在彰化縣芬園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709CKT3。評鑑等級:【查】無【資】孤立地點 圳墘村III考古遺址位於八卦台地東緣,圳墘村第二地點之西北。遺址分布狀況不詳。 1972-1973年濁大計畫何傳坤發現。1995年3月普查(第三期)項下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鄧公國小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淡水區。遺址年代距今6300-4500年/3100-27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龜子山類型。遺址代碼:0110TKKH。評鑑等級:【查】第三級【資】重要遺址 鄧公國小考古遺址位於鄧公路往淡江大學上緩斜坡之南側河階面及台地緩坡下部,亦即鄧公國小背後西北側一帶,可由學府路111巷進入。為淡水河口平原。本計畫遺址調查時遺址四周已因學校擴建及新蓋的大樓所掩蓋,遺址幾已破壞殆盡。 1991年劉鵠雄地表調查發現。1992年劉益昌、劉鵠雄調查。2004年10月3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陳得仁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
蘇秦考古遺址位在雲林縣水林鄉。遺址年代距今1000-350年。文化類型屬於貓兒干(崁頂)文化。遺址代碼:0920SC。評鑑等級:【查】【資】地點 蘇秦考古遺址位於水林鄉蘇秦村,海拔高度6公尺。蘇秦38之2號前有一座沙丘,其中有數座現代墓,以及兩座三合土墓葬。現今此處已布滿樹根,但尚有少數的史前陶。另西下約500公尺處,蘇秦公墓與牛桃灣溪南岸也出現少量史前陶。岸邊發現日本時期的帶穿孔紅磚,其為數不少。對岸明修厝也出現大量的帶穿孔紅磚。遺址目前為農業耕作使用,局部表面覆蓋厚層填土,保存狀況尚佳。 2007年雲林縣考古遺址普查計畫項下劉益昌調查發現。 說明 評...
錫安山考古遺址位在高雄市那瑪夏區。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比鼻烏類型。遺址代碼:1227HAS。評鑑等級:【查】1.79【資】一般性遺址 錫安山考古遺址位於楠梓仙溪右岸,台21第12號橋北端西行上山,現為錫安教聚會所在。除菜埔部分保存較好外,其餘因教堂、民宅之興建已遭破壞。 1993年4月1日高雄縣志修撰計畫項下發現。1994年普查(第二期)項下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丹林II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來義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1330TL2。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丹林II考古遺址位於來義鄉丹林村,海拔高度120-130公尺。位於丹林大橋南側高位階地上,東側約600公尺處為丹林I遺址。 1994年劉益昌、高業榮等調查。2007年屏東縣遺址補遺調查暨數位化保存計畫遺址登錄表項下陳得仁、陳祥寬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草屯•過溝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草屯鎭。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03TTKK。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草屯•過溝考古遺址位於貓羅溪東邊的河階,國道3的西側,台76快速道路從其北邊橫過,南邊可見平林橋,隔貓羅溪與崩坎遺址相望,現在已經築起堤防。遺址現已築起河堤而成為一片荒地且雜草濃密,無法調查。 1992年劉益昌等東西向快速道路環境影響評估計畫項下發現。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2月15日普查(第七期)項下張彥祥、吳美珍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
流流考古遺址位在宜蘭縣五結鄉。遺址年代距今1200-600年/600-200年。文化類型屬於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遺址代碼:0209LL。評鑑等級:【查】第二級【資】重要遺址 流流考古遺址位於新店聚落西南方與冬山洞間,冬山河舊河道曲流北岸高起之孤立沙丘,為噶瑪蘭族流流舊社所在地。遺址所在孤立沙丘,住屋建築交錯,間隙則為竹籬、菜園、番薯、花生旱作,近年宜蘭縣政府則進行噶瑪蘭族民族植物「大葉山欖」之列管,另因冬山河治岸觀光活動漸盛,漸有居民回流之情況。 1963年2月2日盛清沂地表調查發現。1975年宋文薰、連照美等地表調查。1980年黃士強、劉益昌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