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頭第一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蘭嶼鄉。遺址年代距今600-200年。文化類型屬於雅美文化。遺址代碼:1416HT1。評鑑等級:【查】1【資】一般性遺址 紅頭第一考古遺址位於蘭嶼島紅頭村東南方約1公里,即紅頭溪沖積扇所形成的海階地,據說為紅頭村舊村遺址。遺址大部分因開發而受到破壞。 1977年尹因印考古調查。1981及1986年陳仲玉等地表調查。1997年6月普查(第四期)地表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南新村考古遺址位在彰化縣鹽埔鄉。遺址年代距今250-150年。文化類型屬於漢文化。遺址代碼:0714NHT。評鑑等級:【查】【資】重要遺址 南新村考古遺址位於埔鹽鄉南新村,海拔高度8-9公尺。南新村的頂南勢聚落西邊耕地的魚池邊坡,東距南新橋約350公尺,東南距下南勢遺址約1公里。根據1904年堡圖,本遺址東側的聚落為「南勢埔庄」的「頂南勢埔」。 2008年8月9日彰化縣遺址普查計畫第二期項下吳美珍調查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
泉州厝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淡水區。遺址年代距今6300-45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坌坑文化晚期。遺址代碼:0110ChuCT。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泉州厝考古遺址位於縣道101號道路大溪橋西南側溪澗旁之階地,南側有磚窯廠。公司田溪流經北側,北側隔溪約200公尺處為大溪橋遺址。 1996年台北縣北海岸地區考古遺址調查計畫項下劉鵠雄調查發現。2004年3月普查(第七期)項下郭素秋、劉鵠雄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
社寮岡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苗栗市。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501SLK。評鑑等級:【查】無【資】一般性遺址 社寮岡考古遺址位於苗栗市苗栗火車站東北側眷村、義民廟附近區域。遺物有凹石、石錘、砍伐器、斧鋤形器、石材、石鋤、石斧。原略高之土丘已推平建屋,遺址應已遭破壞。 1997年中國石油公司委託中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調查。1999年普查(第五期)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壽山公園第三地點考古遺址位在高雄市鼓山區。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6402SSKY3。評鑑等級:【查】1.5【資】一般性遺址 壽山公園第三地點考古遺址位於壽山動物園西側圍牆邊;地勢緩傾;黃壤。保存狀況不詳。 1993年黃士強等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好茶舊社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霧台鄉。遺址年代距今400年迄今。文化類型屬於魯凱文化。遺址代碼:1327HCJS。評鑑等級:【查】【資】重要遺址 好茶舊社考古遺址位於霧台鄉好茶村,海拔高度860-1000公尺。好茶舊社是屏東縣霧台鄉境內西魯凱族族人原始聚落的主幹,無論就其歷史背景或文化傳統,均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嚴謹的階層制度下,貴族、平民的劃分明顯,有關貴族頭目象徵特權的範圍,及將之「讓予」或「分配」給平民的運作過程相當複雜,深具特色。位於隘寮南溪右岸,三地門東約12公里的山上。因該地交通不便,魯凱族原住民生活清苦,政府為了改善他們的生活,於山下建立了一個新的社區。1980...
樟湖山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國姓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0CHS。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樟湖山考古遺址早年調查記錄,在樟湖山東南約1公里處。台14線國姓往埔里方向,過柑林村後南轉昌榮橋,再右轉沿小溪東側直上至一名為公司頂之處,即為遺址所在,有一土地公廟(福德宮)恰位在遺址正中間。附近有幾戶民宅,並種植檳榔,推估造成相當程度破壞。 1972年劉育才、黃禮淵調查發現。1972年臧振華調查。1977年臧振華記錄。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普查(第七期)項下陳仲玉、陳俊男、吳美珍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
澳花考古遺址位在宜蘭縣南澳鄉。遺址年代距今3500-2500年。文化類型屬於丸山文化。遺址代碼:0212AH。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澳花考古遺址位於澳本隧道山陵北坡,澳花橋東方略偏北,距離約750公尺。澳花溪流經澳花部落後之東側支流溪澗南岸的山坡地。遺物發現區域所在山坡面,為部落居民旱作墾植區,少數區塊種植鳳梨的裸露區塊甚為明顯,其他區域多為次生雜林或竹叢,遺址保存狀況尚可。 1994年8月9日劉益昌、劉鵠雄地表調查記錄。2004年1月16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鍾國風、宋文增、陳俊男地表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
紅頭第二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蘭嶼鄉。遺址年代距今600-200年。文化類型屬於雅美文化。遺址代碼:1416HT2。評鑑等級:【查】1【資】一般性遺址 紅頭第二考古遺址遺址有兩個地點,位於蘭嶼島紅頭村與漁人村之間,及漁人溪口環島公路交錯的兩側海階,為一墓葬遺址,另一則位於建蘭派出所西北側。出土素面陶片、打製石斧、凹石、磨製矛頭、石錘、砥石等。遺址大部分因開發而受到破壞。 1977年尹因印考古調查。1981及1986年陳仲玉等地表調查。1997年6月普查(第四期)地表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
石埤村考古遺址位在彰化縣鹽埔鄉。遺址年代距今7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番仔園文化(晚期)。遺址代碼:0714SPT。評鑑等級:【查】【資】孤立地點 石埤村考古遺址位於埔鹽鄉石埤村,海拔高度8-9公尺。石埤村東北邊的埔鹽鄉第十二公墓(位於一東西向之崙丘),北側有溪湖埔鹽排水橫向流過。根據1904年堡圖,本遺址所在當時為「石埤腳」、「蕃薯」等聚落間的草地。 2008年8月11日彰化縣遺址普查計畫第二期項下吳美珍調查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
莊厝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淡水區。遺址年代距今5500-50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坌坑文化中期。遺址代碼:0110CT。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莊厝考古遺址位於北投子橋西北,南望約100公尺之台地上,可由中山北路一段247巷進入,至莊園大第附近。 1990年劉鵠雄地表調查發現。1993年劉益昌地表調查。1996年10月台北縣北海岸考古遺址調查計畫項下劉益昌考古試掘。2004年11月25日普查(第七期)項下盧瑞櫻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
福田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苑裡鎮。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屬於山佳文化系統?。遺址代碼:0502FT。評鑑等級:【查】無【資】一般性遺址 福田考古遺址位於福田里,由苑裡鎮出發,由世界路行至苗130線3公里處左轉,行至苑裡溪交會處,溪之北面緩坡平台。遺物有打製礫石石片器、石鋤殘件、打製石器。現為私人地墓及檳榔樹區,地表雜草覆蓋。 1995年何傳坤調查發現。1999年普查(第五期)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下甲考古遺址位在高雄市路竹區。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文化類型屬於牛稠子類型。遺址代碼:1213HC。評鑑等級:【查】1.43【資】一般性遺址 下甲考古遺址位於台17公路下甲聚落南約300公尺道路兩側,冠海製冰冷凍廠鄰近;所在為大湖台地前緣,地勢平坦,至西陡降,東南側為小溪環繞;黃褐色沖積砂土。公路西側受冠海製冰冷凍廠等建築所破壞,東側現為果園,僅見遺物零星分布。 1992年11月17日劉益昌發現。1994年3月29日普查(第二期)項下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
水蛙堀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埔里鎭。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3600-2400年/2400-1700年/1450-1070年。文化類型屬於牛罵頭文化/大馬璘文化水蛙堀類型/大馬璘文化大馬璘類型/大馬璘文化曲冰晚期類型。遺址代碼:0802SWK。評鑑等級:【查】第一級【資】指定遺址【文】縣市定遺址 水蛙堀考古遺址位於水蛙窟台地,東緣史港溪,南側為眉溪與史港溪匯流處,西邊隔油車坑溪與台糖赤崁頂農場相望,西北方約500公尺為中台禪寺。遺址因種植作物已遭嚴重擾動。 1973年RichardB.Stamps發現。1977年尹因印考古調查。1996年黃炫星等地表採集。1997...
種瓜橋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國姓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0CKC。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種瓜橋考古遺址位於南港溪與種瓜坑溪匯流處東南方。台14線往埔里方向過北山隧道後,南轉進北山社區,往東直行約1公里處路南的小丘即為遺址所在。 1972年臧振華調查發現。1977年臧振華記錄。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普查(第七期)項下陳仲玉、陳俊男、吳美珍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
東澳考古遺址位在宜蘭縣南澳鄉。遺址年代距今3500-2500年。文化類型屬於丸山文化。遺址代碼:0212TA。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東澳考古遺址位於東澳北溪南岸緩斜坡,東岳社區背後(西北側)往台灣自來水公司東澳淨水廠產業道路兩側的稜脈山坡地。遺址上部為北迴鐵路隧道穿過,稜脈下部緩坡現多闢為果園,其餘區域為相思樹林,地表多次生雜草覆蓋,保存狀況尚可。 1994年2月14日劉益昌、劉鵠雄地表調查記錄。2004年2月23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鍾國風、宋文增、陳俊男地表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
朗島第一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蘭嶼鄉。遺址年代距今600-200年。文化類型屬於雅美文化。遺址代碼:1416LT1。評鑑等級:【查】1【資】一般性遺址 朗島第一考古遺址位於蘭嶼島北端的海岸平原,朗島部落西北方約250公尺,臨近朗島國小操場外圍一帶,正為新拓寬的東60號道路旁的兩座小山附近。遺址局部保存文化層。 1997年6月普查(第四期)地表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海豐寮考古遺址位在彰化縣二水鄉。遺址年代距今250-150/100年。文化類型屬於漢文化/近現代考古文化。遺址代碼:0718HFL。評鑑等級:【查】【資】重要遺址 海豐寮考古遺址位於二水鄉上豐村,海拔高度100-110公尺。海豐寮聚落東南邊的丘陵地果園,豐和橋東南約350公尺處。根據1904年堡圖,當時遺址西側下方的聚落和道路格局已大致形成。 2009年1月16日彰化縣遺址普查計畫第二期項下吳美珍調查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
樁子林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淡水區。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文化類型屬於訊塘埔文化。遺址代碼:0110CTL。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樁子林考古遺址位於忠山國小北側行忠堂(仙公廟)北側緩坡,即樁子林聚落所在。遺址所在受到嚴重人為整地,2004年左右,新建房子將緩坡地破壞大半,僅見一片褐色夾砂陶,其餘地表種竹子、番薯等旱作農耕亦造成破壞。 1996年台北縣北海岸地區考古遺址調查項下地表調查發現。2004年3月21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郭素秋、劉鵠雄調查。2004年8月30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鍾國風、林美智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
北勢山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通宵鎮。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503BSS。評鑑等級:【查】無【資】一般性遺址 北勢山考古遺址位於梅南里自強新村西側,位於通宵隧道上方,現已闢為公園地。另一側為自強新村東側通宵公墓。面積約250x250公尺。遺物有打製石斧、石片器、石鋤、石斧、打製石器、刮削器、褐色灰胎夾砂陶、褐色夾砂方格紋陶片、瓷片、硬陶、陶網墜。地表土石已非原貌,為外來土石堆積、推平。 1999年普查(第五期)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