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版)
  • 人氣指數:482,624
  • 線上人數: 5
  • 民族檢索
      • 全部
      • 1A 阿美族 Amis
      • 2T 泰雅族 Tayal
      • 3W 排灣族 Paiwan
      • 4B 布農族 Bunun
      • 5P 卑南族 Pinuyumayan
      • 6R 魯凱族 Rukai
      • 7C 鄒族 Cou
      • 8S 賽夏族 SaySiyat
      • 9Y 雅美族 Yami
      • 10O 邵族 Thau
      • 11K 噶瑪蘭族 Kebalan
      • 12U 太魯閣族 Truku
      • 13Z 撒奇萊雅族 Sakizaya
      • 14Q 賽德克族 Seediq
      • 15L 拉阿魯哇族 Hla’alua
      • 16V 卡那卡那富族 Kanakanavu
      • 31PNP 平埔族群
      • 21PAN 泛族群
      • 41ATR 他族
  • 分類檢索
      • 全部
      • Q 語言文字
      • L 生活禮俗
      • R 信仰祭儀
      • H 歷史事件
      • S 社會組織
      • P 法政經濟
      • Y 神話傳說
      • K 生活空間
      • M 物質文化
      • A 藝術文化
      • E 族群類屬
      • D 重要文獻
      • F 重要人物
      • T 考古遺址
      • G 機構社團
      • B 民族動植物
      • Ed 教育
      • Lt 文學

撰寫者:『張振岳』, 共2筆


大庄事件
31PNP 平埔族群 H 歷史事件

事件概要   大庄事件指1888年(光緒14年)間發生於花東縱谷地區的原住民抗清事件,涉及客家人、卑南族、阿美族、大武壠族、馬卡道族,史書稱為「卑南番亂」、「大庄平埔反」、「大庄平埔番亂」,民間則稱為「走反」、「清朝反」,又稱「呂家望事件」。 事件背景   此事件起因於1886年(光緒12年)4月,台灣巡撫劉銘傳上奏朝廷,請求全台清賦。該年秋,全台清賦事業正式展開,因為台灣田地從未進行過清丈,無「魚鱗圖冊」可資憑據,於是向戶部申請發給丈單,並先行編查保甲以戶籍作為憑據,隨即展開填給丈單、繪造圖冊、科算錢糧田畝、辦理丈田給單、稽核冊案等工作。 事件始末   清丈官員...

觀音山事件
31PNP 平埔族群 H 歷史事件

事件概要   觀音山事件指1894年(光緒20年),發生於台東直隸州觀音山庄(今花蓮縣玉里鎮觀音里)的大武壠族、馬卡道族反清事件,此事件歷經2年,清兵與後山馬卡道族之間,前後發生2次的紛爭與對抗。 事件背景   觀音山事件的發生,主要是因1894年(光緒20年)間清日甲午之戰,後山的清吏無法領得朝廷俸祿,駐紮的軍隊也無法取得正常的補給,乃轉而以徵收「大庄事件賠償金」之名,在各地庄社強徵暴斂,導致人民怨聲載道。次年,駐軍與民間均傳聞清國已割讓台灣給日本而日軍即日將進取台灣的消息,各地民心思變,轉而出現與清兵對抗的情勢。   該事件的版本主要有兩種,根據文獻記錄與傳說口碑,...

關於本站

  • 事典介紹
  • 編輯說明
  • 使用說明
  • 編輯團隊
COPYRIGHT 2019 @ 教育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