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文蘭村1-6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17戶【總人口數】758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707人93%【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1人7.0000000000000009%【民族比例】太魯閣族83%、阿美族3%、泰雅族3%、布農族1%、其他3%。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232戶,793人。主要民族為太魯閣族,使用太魯閣語。 部落內有【學校】銅蘭國小、【教會】文蘭長老教會、文蘭天主堂、【社團組織】文蘭社區發展協會。 歷史事件 1. 本部落陳姓、古姓家族源於馬黑揚(...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文蘭村7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44戶【總人口數】166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62人98%【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4人2%【民族比例】太魯閣族82%、阿美族5%、泰雅族2%、排灣族1%、布農族2%、其他5%。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43戶,160人。主要民族為太魯閣族,使用太魯閣語。 部落內有【學校】文蘭國小、文蘭國小附幼、【教會】米亞丸長老教會。 遷徙與由來 舊名「米亞灣」。原址位於木瓜溪右岸,今銅蘭派出所南方約400-1,000公尺處。戰後,遷至現址南方約1....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文蘭村8-12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14戶【總人口數】431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412人96%【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9人4%【民族比例】太魯閣族83%、阿美族3%、泰雅族3%、布農族2%、其他4%。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113戶,397人。主要民族為太魯閣族,使用太魯閣語。 部落內有【教會】重光長老教會、【社團組織】重光社區發展協會。 遷徙與由來 原係德奇塔雅之故居,19世紀末葉,遷居明利村境及溪口西側山腹。而後日本政府指定重光為沙卡亨與西寶兩社的移住地...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景美村1-9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449戶【總人口數】1385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284人93%【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01人7%【民族比例】太魯閣族76%、阿美族6%、泰雅族4%、賽德克族1%、布農族1%、其他6%。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443戶,1361人。主要民族為太魯閣族,使用太魯閣語。 部落內有【學校】景美國小、【派出所】新城分局加灣派出所、【教會】加灣長老教會、加灣聖方濟堂、【社團組織】景美社區發展協會、【其他】景美車站、加灣部落文化健康站。 遷徙與...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15-16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67戶【總人口數】179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23人69%【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6人31%【民族比例】太魯閣族59%、阿美族3%、泰雅族4%、排灣族2%、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51戶,156人。主要民族為太魯閣族,使用太魯閣語。 部落內有【教會】和仁長老教會、【其他】海巡署文安檢查所。 遷徙與由來 發祥地Truku Truwan,為台灣西部的南投縣境東北一帶山區,而後陸續分批由南投發祥地越嶺東遷。原...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萬榮鄉紅葉村1-12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436戶【總人口數】1296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223人94%【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73人6%【民族比例】太魯閣族75%、阿美族2%、泰雅族2%、賽德克族1%、布農族6%、其他8%。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422戶,1199人。主要民族為太魯閣族,使用太魯閣語。 部落內有【學校】紅葉國小、【派出所】鳳林分局紅葉派出所、【教會】紅葉長老教會、紅葉天主堂、【其他】紅葉部落文化健康站。 遷徙與由來 紅葉村屬Truku系統,遷來之...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萬榮鄉萬榮村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48戶【總人口數】463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448人97%【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5人3%【民族比例】太魯閣族80%、阿美族4%、泰雅族3%、排灣族2%、其他7%。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324戶,907人。主要民族為太魯閣族,使用太魯閣語。 部落內有【學校】萬榮國小、【圖書館】萬榮鄉立圖書館、萬榮部落圖書資訊站、【鄉公所】萬榮鄉公所、【派出所】鳳林分局萬榮分駐所、【衛生所】萬榮鄉衛生所、【教會】魯巴斯長老教會、萬榮天主堂、【其他】萬榮鄉民...
部落概述位於花蓮縣萬榮鄉明利村1-2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04戶【總人口數】365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35人92%【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0人8%【民族比例】太魯閣族65%、阿美族4%、泰雅族10%、賽德克族3%、布農族1%、其他8%。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111戶,319人。主要民族為太魯閣族,使用德固達雅語。部落內有【學校】明利國小【教會】利華長老教會。遷徙與由來由上明利和西寶(Pribaw)遷徙而來。歷史事件1. 16世紀末,有來自今南投靜觀的Truku族人巴達候(Padax),為擴展生活領域,...
部落概述位於花蓮縣萬榮鄉明利村3-5鄰。(2016年只有3-5鄰,--為新增。)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21戶【總人口數】331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22人97%【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9人3%【民族比例】太魯閣族79%、阿美族2%、泰雅族5%、賽德克族3%、布農族1%、排灣族2%、其他8%。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124戶,310人。主要民族為太魯閣族,使用德固達雅語。部落內有【教會】明利長老教會。遷徙與由來戰後,因為耕地不足而使族人向外尋找新耕地,一部分移到了馬太鞍溪畔,稱其地為Btaan。歷史事件1. 20...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萬榮鄉明利村6-8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49戶【總人口數】117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14人97%【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人3%【民族比例】太魯閣族59%、阿美族1%、泰雅族12%、賽德克族14%、其他1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41戶,95人。主要民族為太魯閣族,使用德固達雅語。 部落內有【教會】明利上天主堂。 遷徙與由來 皆由南投平生部落遷移過來。 歷史事件 1. 1914年(大正3年),日本人在林田山林場一帶設置警務駐在所,取名為馬里...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萬榮鄉西林村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451戶【總人口數】1350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307人97%【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43人3%【民族比例】太魯閣族88%、阿美族2%、泰雅族2%、其他4%。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453戶,1212人。主要民族為太魯閣族,使用太魯閣語。 部落內有【學校】西林國小、【派出所】鳳林分局西林派出所、【教會】西林長老教會、清溪長老教會、西林法蒂瑪聖母堂、【其他】台水九區處支亞干淨水廠。 遷徙與由來 1914年(大正3年),太魯閣族戰役後...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萬榮鄉見晴村1-5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20戶【總人口數】368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59人98%【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9人2%【民族比例】太魯閣族88%、阿美族1%、泰雅族2%、噶瑪蘭族1%、其他5%。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214戶,606人。主要民族為太魯閣族,使用太魯閣語。 遷徙與由來 因日本時代集團移住,族人從溪口的Talivu社、布拉旦部落、新白楊地區遷來。初遷此地時,有Gbayang(新白楊)、Buqa Paras(玻卡巴拉斯)、Tngraw(桐...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干城村4-9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304戶【總人口數】801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43人30%【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58人70%【民族比例】阿美族20%、太魯閣族4%、泰雅族3%、布農族3%、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45戶,201人。主要民族為太魯閣族,使用太魯閣語。 部落內有【學校】南華國小、南華國小附幼、【派出所】吉安分局南華派出所。 遷徙與由來 該部落早期是由奇萊山的不同部落遷移至秀林鄉的銅門、榕樹後才搬遷至此地,因1990年(民國79年)歐...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15-17鄰。(2016年只有15-17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60戶【總人口數】450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83人41%【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67人59%【民族比例】太魯閣30%、阿美族6%、泰雅族3%、卑南族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35戶,169人。主要民族為太魯閣族,使用太魯閣語。 部落內有【教會】初音長老教會、真耶穌教會南華教會。 遷徙與由來 早期是由奇萊山的不同部落遷至銅門、榕樹後,再遷移到立霧溪上游的斯達岸、大同、布洛灣部落,日本時...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吉安鄉福興村1-4、13-22鄰。(2016年有1-22鄰,5-12鄰今為大鼓部落。)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212戶【總人口數】3340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669人20%【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570人77%【民族比例】太魯閣9%、阿美族8%、泰雅族1%、布農族1%。2016年福興部落Alang kiyumi、大鼓部落Kungkung等2社混居,人口統計數字重疊,太魯閣族314人,阿美族255人。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80戶,402人。主要民族為太魯閣族,使用太魯閣語。 ...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吉安鄉慶豐村34-49鄰。(2016年只有1-26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389戶【總人口數】3772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447人12%【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325人88%【民族比例】阿美族8%、太魯閣族3%、泰雅族1%、布農族1%。2016年慶豐部落Alang miyamay、Ciripunan等2社混居,人口統計數字重疊,太魯閣族51人,阿美族315人。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69戶,389人。主要民族為太魯閣族,使用太魯閣語。 部落內有【廟宇】慶天宮、【教會...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崇德120號,隸屬太魯閣中會。 1931年(昭和6年)前後,姬望在花蓮山地各村落傳教,也來到本村祕密傳教,先後有幾位村民如周玉葉、周岡市、周阿有、宋姜女、周源裕、李文山等人加入集會,繼續向親戚朋友介紹基督信仰。1938年(昭和13年),因信徒人數增加,引起日本警察關注,開始大肆取締,信徒不減反增。 1945年(民國34年),戰後本堂已經有超過50位信徒。1946年(民國35年),玉山神學院第1任院長溫榮春牧師籌劃建集會所,取名為「崇德教會」,由李天福宣道師協助。1953年(民國42年),因集會所過舊,再建竹木造教堂。1956年(民國45年),增建教堂,並...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富世182-1號,隸屬太魯閣中會。 1930年(昭和5年),姬望來到本村祕密傳教,村落最先接受長老教會信仰者是陳三良長老夫婦和其親戚。1931年(昭和6年),信徒祕密聚集一起讀《聖經》,學習讚美歌、禱告,由於不能在固定場所聚會,時常在岩石洞裡禮拜。1938年(昭和13年),隨著日本警察嚴加取締基督教,對信教者處以勞動懲罰,但因此刺激信徒的殉道情懷,聚會人數不減反增。 1945年(民國34年),戰後本堂信徒已經超過100人,隨後建造木造集會所。1958年(民國47年),經小會提議、太魯閣中會同意,並向總會申請於富世村設立「芝苑紀念教會」,核准後開始籌募...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民樂39號,隸屬太魯閣中會。 1946年(民國35年),大禮部落創設「大禮教會」。1981年(民國70年),大同部落、大禮部落遷村至秀林鄉富世村民樂社區。1982年(民國71年),兩部落信徒合併成立「同禮教會」。1986年(民國75年),本會更名為「太魯閣教會」。1999年(民國88年),因二部落信徒長期意見不合,大同部落信徒獨立成立「砂卡噹教會」。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吳政義。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97名,慕道友0名。 ...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民樂33-1號,隸屬太魯閣中會。 1936年(昭和11年),Yudaw-Watan來到大同部落傳教,當時日本政府嚴禁基督信仰,甚至信徒領導者Yudaw-Watan因傳教而被打死,然後信徒卻持續祕密聚會。 1945年(民國34年),戰後本部落村民皆入信。本會曾多次遷建教堂,終於在1970年(民國59年)升格為自治教會。1981年(民國70年),大同部落、大禮部落遷村至富世村民樂社區,信徒於隔年6月合併成立「同禮教會」。1986年(民國75年),更名為「太魯閣教會」。1999年(民國88年)9月,因兩部落信徒長期意見不合,本會脫離太魯閣教會,分開後於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