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版)
  • 人氣指數:744,582
  • 線上人數: 6
  • 拉阿魯哇族
      • 全部
      • 1A 阿美族 Amis
      • 2T 泰雅族 Tayal
      • 3W 排灣族 Paiwan
      • 4B 布農族 Bunun
      • 5P 卑南族 Pinuyumayan
      • 6R 魯凱族 Rukai
      • 7C 鄒族 Cou
      • 8S 賽夏族 SaySiyat
      • 9Y 雅美族 Yami
      • 10O 邵族 Thau
      • 11K 噶瑪蘭族 Kebalan
      • 12U 太魯閣族 Truku
      • 13Z 撒奇萊雅族 Sakizaya
      • 14Q 賽德克族 Seediq
      • 15L 拉阿魯哇族 Hla’alua
      • 16V 卡那卡那富族 Kanakanavu
      • 31PNP 平埔族群
      • 21PAN 泛族群
      • 41ATR 他族
  • 分類檢索
      • 全部
      • Q 語言文字
      • L 生活禮俗
      • R 信仰祭儀
      • H 歷史事件
      • S 社會組織
      • P 法政經濟
      • Y 神話傳說
      • K 生活空間
      • M 物質文化
      • A 藝術文化
      • E 族群類屬
      • D 重要文獻
      • F 重要人物
      • T 考古遺址
      • G 機構社團
      • B 民族動植物
      • Ed 教育
      • Lt 文學

查詢的關鍵字:『阿美族』, 民族檢索:『15L 拉阿魯哇族Hla’alua』, 共3筆


Ruhlucʉ、Haising高中部落
4B 布農族 15L 拉阿魯哇族 K 生活空間

比例】布農族65%、拉阿魯哇族11%、排灣族6%、鄒族5%、阿美族2%、魯凱族1%。呈多族混居部落,尚未清楚分割,布農族371人,拉阿魯哇族65人。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150戶,480人。主要民族為拉阿魯哇族,使用郡群布農語、巒群布農語、拉阿魯哇語。 部落內有【學校】興中國小、興中國小附幼、【派出所】六龜分局高中派出所、【教會】高中長老教會。 遷徙與由來 由東方之山Hlasunga遷移至Tahlupangu'ahlai,之後又遷移至Hlavuhlavu(六龜區土隴灣,現興龍里)、ViaViaro(頂荖濃北方水泥橋北側)、Aringua...

Su’aci美蘭部落
15L 拉阿魯哇族 K 生活空間

例】拉阿魯哇族30%、布農族30%、鄒族19%、魯凱族7%、阿美族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20戶,50人。主要民族為拉阿魯哇族,使用拉阿魯哇語;郡群布農語、巒群布農語。 遷徙與由來 族人原居住在東部hlasHllga經往西部遷移。1946年(民國35年),因與拉阿魯哇族通婚遷至su'aci(美蘭段)。 歷史事件 1. 傳統上為拉阿魯哇族美壠社(Vilanganʉ)的聚落。1895年(明治28年)的紀錄中,即有美壠社。此地拉阿魯哇族族人發源地有3種說法:一、由發源地(Hlastmga)遷至Valaisa,在至Purai...

Tanguhla、Dinkam四社部落
4B 布農族 15L 拉阿魯哇族 K 生活空間

2人1%【民族比例】布農族82%、鄒族9%、拉阿魯哇族4%、阿美族2%、魯凱族1%、泰雅族1%、其他1%。呈多族混居部落,尚未清楚分割,布農族120人,拉阿魯哇族6人。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30戶,70人。主要民族為布農族、拉阿魯哇族,使用郡群布農語、巒群布農語、拉阿魯哇語。 遷徙與由來 日本時代散居於荖濃溪西岸,現居位於荖濃溪西岸河階台地。先祖由Hlasunga遷至marukisala(荖濃溪左岸),再至raaraasakara(萬年松溪附近)後,北遷至荖濃溪左岸。另一說法為從玉山的ahlipapu、takuhluhla山遷至美秀台台地,遷至舊社,...

關於本站

  • 事典介紹
  • 編輯說明
  • 使用說明
  • 編輯團隊
COPYRIGHT 2019 @ 教育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