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イノシシ狩猟の民族考古学:台湾原住民の生業文化》(野豬狩獵之民族考古學:台灣原住民之生計文化),東京:御茶水書房,2008年。 研究背景 本書之編寫,以作者於2002年度對總合研究大學院大學文化科學研究科提交之博士論文〈台湾原住民のイノシシ(Sus scrofa taivanus)狩猟の民族考古学的研究:動物遺存体研究の方法論構築にむけて〉(台灣原住民的野豬(Sus scrofa taivanus)狩獵之民族考古學研究:為構築動物遺體研究之方法論)為基準。本書之編寫基礎為田野調查,調查期間為1995年2月至2000年8月,作者於此期...
為其服喪3天,一個月內禁止出草;日暈和月暈都是凶兆,必須取消狩獵出草行程;家人出草則不可結婚或參加他社婚禮(A261、B76、B81、B89、B94、B95、B96、B97、B98、D359)。 13團員會攜帶準備的糧食和武器,首領會攜帶羌皮製的袋子ssyan cin'ntu',袋中藏著獵首所得到的cin'ntu'(漢人髮辮子)、phbingan qsya'(可盛水之瓠製小杯)、hajung(松柴及燧具)(A261、B105-B109)。常見的糧食是米和粟搗成的麻糬或包葉食物(D357)。 14首領以小瓠盛水,取一根芒草浸在瓠水中,然後灑在團...
金歲月的神話通常也解釋了為何人類要耕種、為何穀倉需防鳥、為何狩獵要慎重、為何薪柴需自己去撿等生活常識與文化儀式的起源。 二、16族各族的神話傳說概要 阿美族 阿美族的黃金歲月神話都與小米有關。1過去只需半粒小米就能讓一家飽食(A3-17、B1-7)。 2但自從人吃了鰻魚後,丟進鍋裡的小米消失、農作歉收、族人餓死,黃金歲月不再(A3-17)。 3族人從此禁食鰻魚(A3-17)。 參考文獻: A《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二冊 阿美族奇密社、太巴塱社、馬太鞍社、海岸蕃》頁3-17。 B《生蕃傳說集》頁1-7。 泰雅族 泰雅族的黃金歲月神話...
3割稻結束後老人們齊聚頭目家,商議祭儀事宜。翌晨,壯丁們外出狩獵,返回時,順便取回4根竹子。頭目在家進行祭儀,告知神靈祭日已至,祈求狩獵者平安歸來。壯丁歸返架設鞦韆。以4根竹子固定,上端繫綁朝向南方的帶葉細竹。柱子豎立完成,從上方垂掛葛籐繩,頂端綁著劈成四條編織長約三尺半的籐,並於末端設置座板。由頭目夫人舉行祭儀,並且在鞦韆柱上黏一塊麻糬,然後由頭目女兒先盪鞦韆(A66-A67)。 4鞦韆由兩位男子站立兩頭推動。鞦韆直線前後擺動,表示明年豐收,但是歪斜或旋轉則必歉收。男子搭坐時,必須先用茅草揮祓,否則狩獵必無獲(A66-A67)。 5兒子屆結婚年齡時會找尋媒人到女家提親。女家也找一...
豹、豬提示土地肥沃與否。 人們多數會在新地點開始農耕與狩獵生活,有的社會制度與祭儀便在這一時期確立。此外,不少族群的神話記載洪水之後人類繁衍、族群分支、語言或文化制度誕生。 有幾族的洪水神話多數與取火、學習鑽木取火的故事有關,另外也有幾族包含特殊的人類誕生情節。賽夏族的洪水神話極具特色,大多與「截屍化人」相關:洪水後的倖存者(如兄妹、孩童或男女)會被神祇切成肉塊投入海中,這些肉塊化為不同姓氏的賽夏族人,而腸子變成漢人、骨頭變成泰雅族人等。卑南族的傳說中,有倖存兄妹結婚後先生出石頭與螃蟹,石頭再生出人類;或兄妹輪流照顧一顆蛋,蛋孵出人類,呈現原始繁衍的象徵。魯凱族中則出現洪水退後地面...
台灣原住民社會的關心)、「罠猟のエスノアーケオロジー」(陷阱狩獵的民族考古學)、「ツォウ族の追跡猟をおいかける」(追隨鄒族的追跡狩獵)。 綜觀全書內容,主題依序有:作者回憶進入本領域的經緯、民族考古學的基礎認識,以及在台灣的雅美、排灣、鄒族等部落從事調查之田野過程,對原住民當代社會的認識與啟示等。 著重野豬狩獵與農耕的觀察 基本上,書內所載之資料研究著重於生業形態,如根莖類農耕行為、野豬的狩獵,尤其是「野豬」,可說為全書關注度最高之對象。在方法上,作者先於部落中深度觀察各種與野豬相關行為所形成的物質之變化形貌,再以考古相關遺留比較所觀察紀錄的物質樣貌,分析其間的相關性...
相關的儀式。成年禮多安排在特定祭典或節慶期間,通常伴隨祭祀、狩獵及宴飲活動。參加對象多為青少年,年齡約介於13-20歲間。 二、16族各族的成年禮習俗 阿美族 1本族成年禮稱masaselal,男女都需要參加,每隔7-8年舉行一次,舉辦的那一年稱為matatidas(A92)。 2即使生理年齡已經達到成年的階段,如若沒有參加masaselal,就不算是成年人(A92)。 參考資料: A《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頁92。 泰雅族 1本族並沒有嚴格的成年禮,只有生理上達到成人年齡,就會邀請朋友前來飲酒(A100)。也有會視刺青為成人...
葉可作為記號,於叉路時指示方向,或將葉打結表示所有權。上山狩獵時,獵人可依葉片打結的數目,判斷夥伴的方向與同行人數。有時獵人也用打結的五節芒表示此處的陷阱已巡視,下山則拆除結。 可作為襯墊,放置宰後的山豬。過去中高海拔部落於秋季時,會在田間工寮內或穀倉下挖坑(稱為blan ngahi),以竹為支架,坑內以茅草為襯墊,儲存地瓜、南瓜、芋頭。隔年春天坑內溫度上升後,植物就能發芽。 釣魚時可將葉片連一小段葉柄,從魚兒的嘴穿過,串成一串帶回家。 可做多種童玩。莖可編織成碗;葉片連著葉柄用力丟出,比賽射程遠近;中空花梗可作為煙斗,於草桿中塞入揉碎的乾燥花絮抽起來...
17-19世紀文獻中的槍枝使用 槍是原住民狩獵使用的工具,使用的時間大概在近兩、三百年。台灣原住民何時接觸到槍枝?其確切年代難以查考,目前所知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在1582年時,有艘帆船從澳門航往日本,在台灣海域發生船難,倖存者將火繩槍(matchlock)帶上岸邊,據同船的葡萄牙耶穌會士皮列士(Francisco Pirez)描述,船難人員曾在數十個武裝的台灣原住民面前,展示歐洲人的火繩槍,並朝著木棒射擊,再將有個彈孔的木棒給原住民看,據說原住民變得害怕,將手指塞進嘴裡。 1626年5月初,西班牙遠征軍到達雞籠(基隆)時,當地的住民受到火繩槍的驚嚇,逃離聚落,顯示...
判斷所觸犯的神靈後、進行禳祓儀式,以祈求祖靈保佑。用於問事、狩獵、 爭戰、斷吉凶等等。據說卑南族的竹占術源自阿美族的mahlaw(竹占),仍存在於巫師的祝禱詞中。 豐年祭開始前,建和部落的長老會帶年青人上山砍一支3-4層樓高的刺竹,以懸掛用稻草塑成人形的精神圖騰,放在鞦韆架的最上端。建和部落豐年祭的鞦韆架也會由4枝刺竹搭起。 可作為酒器、水壺、農具、日常器具。根莖在過去也和山菜豆共同組裝為磨小米的器具。也可作為房屋主梁、橫梁、桁、門、牆的建材。 成熟刺竹可做弓身。 過去常栽植於住家旁,以交錯的長刺枝條作為圍籬。 魯凱族 取兩節竹...
箭桿。 布農族 傳說過去一戶人家的壯丁們出門狩獵,其中一位少年獵獲一頭公鹿,他拿起符物、黏上獸毛,命令符物回去報訊。符物意外打中正在山崖邊小解邊等待狩獵消息的父親,父親順手將符物打了回去,結果少年遭擊中而死。之後,當族人經過少年死去的地方時,會以此地的箭竹作為箭的材料,以利射殺獵物。 有多個種類,taqnas桿較粗(直徑約1.5公分),春天長筍,俗稱箭竹筍,可食用,桿可做畚箕等農具品或兒童玩具。kuus生長於中低海拔,桿細硬、筆直(直徑約1公分),可做弓箭。形狀類似的物品如弓箭、漢人拜拜的香,布農語皆為kuis。tupai生長海拔最高,為高山植被作物。 卑南族 ...
栽種小米的每個階段都有慎重的儀式, 包括播種前的狩獵祭、播種祭、除草祭、驅蟲祭、乞晴祭、收割祭、始割祭、入倉祭等等。族人依小米的成長週期制定歲時祭儀。 長輩認為,小米為最敏感、具靈性的植物。因此收割小米時,需謹言慎行,不可說「休息」、「完畢」、「回家」 等言詞,也不得粗暴、放屁、打人。 小米阿美語hafay,南部阿美族人稱lamelo。阿美語panay,語意「美麗、豐收的小米穗」。 代客時,須準備小米酒。 果實可食,為過去族人的主食。不同品種的功用不同,有的可炊煮,有的可做麻糬及釀酒。釀酒時,族人會將植物製成的酒麴,撒在放涼的小米飯...
級意涵。 可作為頭飾,女子配戴代表遵守婦德;男子需狩獵五隻山豬以上才能配戴,表示善於狩獵、英勇、能力強。男性通常會將整株花插在頭上,女性則只露出花瓣尖端,成排夾在頭巾下方。 女性要取得配戴百合花飾的權利,必須公開舉行儀式:kialidraw或malidralidraw(婚女子皆可舉行)、kiatulrevege(結婚儀式)、matatwalali(結拜儀式)。除結婚儀式外,其他兩項儀式都需要繳稅給貴族頭目,才能終生配戴。若發生男女不名譽之事,即取消權利。但隨著社會變化,台灣百合花飾專屬於頭目貴族的權利問題逐漸受到挑戰。 鄒族 可避邪。 鱗莖可食,可...
,和部落英雄的象徵之一。 磯崎部落豐年祭的第一天會狩獵、採藤心。當族人到山區採藤心時,每人約隔3公尺寬就定位,同時向正前方尋找藤心,前方的藤心皆屬於自己。 嫩心味苦性寒,可煮食、炒食、火烤。根可清血、解熱、降血壓,可治高血壓。 藤皮可綁竹屋、木屋的竹子、木頭。 老藤皮彈性佳,可做背籃、椅子、藤床、秧籃、牛口罩、飯盒背帶。 賽德克族 受外族影響才開始食用藤心。 藤莖去肉厚削成適宜的藤材,可做蓋房屋、工寮、豬舍、雞寮的繩索;或做tokan lawa(男用背簍)、burunguy(女用背籃)、魚簍、藤帽,獵刀、矛握把上的護持。族人會在...
清代曾以「加者膀眼社」稱之,是一個具有明顯階層社會制度、山林狩獵與耕作技能、祖靈信仰與祭儀文化的族群。目前Kucapunga舊社登錄為屏東縣定文化景觀。此外還有達來、筏灣等舊社。 【圖1】霧臺社路網路線圖。(鄭安睎提供) 【圖2】舊好茶部落入口的紅櫸木。(鄭安睎拍攝,2009年) 【圖3】紅櫸木樹附近的古道石階。(鄭安睎拍攝,2009年) 【圖4】舊好茶部落的石板屋。(鄭安睎拍攝,2009年) 【圖5】舊好茶部落望北大武山。(鄭安睎拍攝,2009年) 【圖6】舊好茶部落通往鄰近部落的古道。(鄭安睎拍攝,2009年) ...
治安警備、戶口管理、原住民孩童義務教育、產業指導、借予原住民狩獵用槍枝、蕃產交易、醫療衛生、社會教育、道路開闢與維護、建築物修築與管理維護、協助與保護蕃地旅行或登山者提供等等,幾乎無所不管,就像是「總督的指尖」,等於是台灣總督府的延伸。早期的蕃務官吏駐在所僅負責懷柔、綏撫、教化、撫育工作,扮演文明櫥窗與公親父兄的角色,因霞喀羅事件導致1921年(大正10年)起「集團制據點式」改良後,後期警察官吏駐在所轉變為兼具威壓警備與教化撫育的功能。 駐在所受各地方州廳警務課管轄,位階高的「監督駐在所」由官階較高的警部或警部補指揮巡查及警手,員額從10-30多名不等;一般駐在所則由較低階的巡查部長...
」、2020年(民國109年)第十一屆「mlata(泰雅語,狩獵的總稱)」、2021年(民國110年)第十二屆「umaq(排灣語,家)」、2022年(民國111年)第十三屆「Tralun(卑南語,部落賴以維生的場域之意)」;第十四屆則無主題名稱。 1-13屆文學獎皆有出版得獎作品集,各集如下:《撒來伴,文學輪杯!:100年第2屆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得獎作品集》(林志興總編輯,2011)、《Balhiu:101年第3屆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得獎作品集》(林志興總編輯,2012)、《Pudaqu:102年第4屆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得獎作品集》(林志興總編輯,2013)、《Tminun:103年第...
: 有些版本中熊選擇原諒,兩人言歸於好,豹承諾會將日後狩獵所得分給熊。但也有許多版本指出熊與豹從此決裂、反目成仇,熊一見到豹就攻擊,或是兩人分道揚鑣。 二、16族各族的神話傳說概要 阿美族 未收集到相關神話。 泰雅族 1據說過去猿猴、熊、豹、人類都是同一個祖先(B262i),而熊與豹全身白毛(A28)。2某日熊與豹在路上相遇(A28、B262i、B262ii),一說是互相要求對方幫自己畫圖(B262i、B262ii),一說是要求對方幫自己刺青(A28)。 3熊幫豹畫上美麗的花紋(A28、B262ii),4但豹覺得不耐煩,於是隨便將熊塗黑(A28、B26...
識,例如:母語、部落傳統神話故事、部落歷史、部落祭儀、樂舞、狩獵文化、經濟生活的課程;有自然資源及生活應用的知識,例如:生物多樣性、民族醫學、動植物、土地應用、編織、雕刻、服飾、養身、美體等等課程。在教學方面也顯出其活潑與多元的特性:有的會依原住民族歲時生活開課、有的會進行實地的田野調查、有的會以講述討論的方式、有的會結合部落的產業機制、有的會採實際操作方式。 部落大學並沒有固定的學校硬體建築,沒有固定的組織員額、沒有像一般大學的系所學術單位。其教室是流動式的,有在山林中、有在部落工坊中、有在教會中、有在教師家中、有在都會區的會議室中、有在學校的教室中。但是其學員學習卻相當踴躍與認真...
與的重要儀式,透過小米餅capi烤出的狀態占卜預測來年農作或狩獵的豐欠收;家中若有小男童第一次參加wacapi,父母要煮好當年收成的小米飯sakidalrwane迎接其回家,象徵小男孩經過wacapi,生命與部落連接。 5. 鄒族:小米糕帶「黏」的物質性常被用來象徵凝聚、團結,例如戰祭Mayasvi分食小米糕ufi,象徵部落團結凝聚。 6. 邵族:白鰻祭過去以真的活鰻為祭品,今則以麻糬做成白鰻的形狀替代。 7. 噶瑪蘭族:升立新巫師mtiu儀式中,以麻糬與酒祭拜祖先及神靈。儀式中搥打小米糕使其性質轉換的過程,隱喻習巫者「轉換過渡」升級為正式巫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