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蓋刺魚科(Pomacanthidae) 【學名】Pomacanthus imperator 【別名】大花面、大花臉、主刺蓋魚、皇后神仙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38公分。體略高而呈卵圓形,頭背於眼上方平直,吻鈍而小。體被中型圓鱗,背鰭與臀鰭軟條部後端截平;腹鰭尖;尾鰭鈍圓形。幼魚體一致為深藍色,體具若干白弧狀紋,並與尾柄前之白環形成同心圓,隨著成長白弧紋越多;中型魚體逐漸偏黃褐色,弧紋亦逐漸成黃縱紋;成魚體呈黃褐色至暗褐色,體側具黃縱紋;眼帶起於眶間至前鰓蓋下緣;胸鰭基部延伸至腹部另具一長形藍黑斑塊。 【生態習性】 以海綿、附著生物...
【科名】石磺科(Onchidiidae) 【學名】Onchidium verruculatum 【別名】紫色疣石磺 【型態特徵】 無殼。身體呈圓扁的長橢圓形,整個背部由外套膜覆蓋,皮膚表面革質而微微隆起,並具有許多突起與分布不均勻的背眼。肺腔退化,呼吸孔位於身體後端、外套膜下,身體後端生長出一些樹枝狀的鰓。軟體呈灰褐色、黃灰色或橄欖綠,腹部顏色較淡。足部肥厚,前端觸角一對,雌雄同體。 【生態習性】 以刮取岩石上的藻類為食。常棲息於海岸潮間帶礁岩區。多...
【科名】蓋刺魚科(Pomacanthidae) 【學名】Pomacanthus semicirculatus 【別名】皇帝、藍紋神仙、半環刺蓋魚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40公分,體略高而呈卵圓形;背部輪廓略突出,吻鈍而小。體被小型圓鱗,腹鰭基底具腋鱗。背鰭與臀鰭軟條部後端尖形,略呈絲狀延長;腹鰭尖;尾鰭鈍圓形。幼魚體一致為深藍色,體具若干白弧狀紋,隨著成長白弧紋愈多;中型魚體前後部位逐漸偏褐色,中央部位偏淡褐色,弧紋亦逐漸消失;成魚體呈黃褐色至暗褐色,體側弧形不顯,取而代之的是散佈許多暗色小點,前鰓蓋骨及鰓蓋骨後緣具藍紋,上下頜黃色,各鰭緣多少具藍緣,亦...
【科名】龍蝦科(Palinuridae) 【學名】Panulirus penicillatus 【別名】龍蝦、紋身龍蝦、厚殼蝦、大頭蝦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可達40公分,成體一般為30公分,頭胸甲略呈圓筒狀,表面覆蓋軟毛;前緣除眼上角外,尚有4對等距之大刺;腹部具橫溝,前橫溝前緣不呈波浪狀。體表呈深藍色及褐色,足部具明顯白色細縱紋。 【生態習性】 棲息於珊瑚礁或岩礁,棲息深度多約1-4公尺。 【棲地分布】 台灣各沿岸均有分布。 ...
【科名】雀鯛科(Pomacentridae) 【學名】Abudefduf sordidus 【別名】豆娘魚、厚殼仔、梭地雀鯛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20公分。體呈卵圓形而側扁,吻短而略尖,眼中大。體被大櫛鱗;背鰭單一,尾鰭叉形,末端呈尖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體呈灰白至淡黃色,體側有6-7條暗灰色橫帶,有時不顯;尾柄之背側另具一大黑圓斑。胸鰭基底上方有一小黑斑;鰓蓋骨後緣上方無黑點。尾鰭淡黃褐色。 【生態習性】 主要以藻類為食。日行性,棲息於沿岸淺水岩礁岸之浪拂區,棲息深度在3公尺內,甚少棲息於離岸5公尺以上之水域。幼魚常出現於潮...
【科名】笠螺科(Patellidae) 【學名】Cellana radiata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3公分,殼呈近圓形之笠形,殼頂低。殼表有從中央放射出之淺色肋和黑色色帶,部分標本黑色色帶變成底為白色,上有黑色斑的散布。殼口大,殼內面珍珠質極發達,頂端顏色為褐色,周緣完整,具黑白色交替之環帶。 【生態習性】 刮食岩石上的藻類為主,棲息於潮間帶的岩礁上、潮間帶 【棲地分布】 台灣分布於本島東北角、基隆、宜蘭、恆春半島,以及綠島、蘭嶼、澎湖...
【科名】雀鯛科(Pomacentridae) 【學名】Abudefduf vaigiensis 【別名】岩雀鯛、厚殼仔、五線雀鯛、五帶豆娘魚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20公分。體呈卵圓形而側扁,吻短而略尖。體被大櫛鱗;背鰭單一,尾鰭叉形,末端呈尖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體呈灰白至淡黃色,體背偏黃;體側有5條暗色橫帶。胸鰭基底上方有一小黑斑;鰓蓋骨後緣上方無黑點;尾柄上無黑點。尾鰭灰白色。 【生態習性】 常成群聚集以浮游動物或藻類為食。主要棲息於沿岸岩礁區之淺水域,尤其以港口區最容易發現,但也棲息在離岸較遠、較深的水域。日行性,夜晚躲...
【科名】笠螺科(Patellidae) 【學名】Cellana testudinaria 【型態特徵】 為笠螺科中體型最大者,殼長約6-9公分,殼頂低,殼表面幾乎平滑,有時有許多明顯的細肋。殼頂常被腐蝕,殼前部略窄,後部較寬而隆起。質地黑褐色,間雜有放射狀或網狀花紋,幼貝呈綠黃色。殼內面,具珍珠光澤銀灰或淡黃色。 【生態習性】 刮食岩石上藻類為食,棲息於潮間帶大型岩石或消波塊相對乾糙處。 【棲地分布】 台灣分布於本島東北角、恆春半島,以及蘭...
【科名】雀鯛科(Pomacentridae) 【學名】Amphiprion frenatus 【別名】小丑仔、小丑魚、紅小丑、白條海葵魚 【型態特徵】 體型為橢圓形且側扁,眼睛中大,上側位,口小。尾鰭呈圓形。體色為橘紅色成熟雌魚體色較暗。幼魚體側具3條白色寬帶,但最末之寬帶沒有貫穿尾柄,隨成長僅剩眼後之橫帶。 【生態習性】 主要棲息於潟湖、珊瑚礁區,活動深度可達約12公尺,體表之黏液可保護其不被海葵傷害,並與海葵有共生之行為。群聚生活,雌、雄魚均具有護巢之行為,通常由一隻體型最大之雌魚帶領一隻體型第二大且具生殖能力的雄魚,及其他成員包括無生...
【科名】笠螺科(Patellidae) 【學名】Cellana toreuma 【別名】坏仔、笠螺、淺戳仔 【型態特徵】 貝殼薄,呈扁平卵形的低斗笠狀,殼長最長可達4公分。殼頂的位置稍為偏向前方,殼表有放射肋,殼內面具有銀色的珍珠光澤。其色彩與斑紋變化多端,底色呈土黃色、褐綠色或青灰色,並散布著一些不規則的深色斑塊。 【生態習性】 夜間會四處爬行覓食,以岩礁上的海藻為食,最後大多會爬回原來的地方。棲息在岩礁海岸潮間帶的石頭上和礫石底部,遇到危險或退潮時,會緊貼...
【科名】雀鯛科(Pomacentridae) 【學名】Chrysiptera glauca 【別名】厚殼仔、青金翅雀鯛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10公分。體呈橢圓形而側扁,眼中大,口小。體被櫛鱗;背鰭單一,尾鰭內凹形,上下葉末端呈圓形。稚魚一致呈淡藍色,隨著成長而變成暗藍灰色。 【生態習性】 以底部的藻類為食。僅能承受溫和的湧浪,棲息沿岸碎石區、暴露在潮間帶的礁石平台、沙地上堅硬的岩礁區,日行性。 【棲地分布】 台灣分布於各沿岸礁區。 【原住民族語名】 雅美族 lalavok malavang a t...
【科名】法螺科(Ranellidae) 【學名】Charonia tritonis 【別名】法螺 【型態特徵】 屬大型螺類,殼長可至40公分以上。殼表具具有寬大之螺肋,縫合溝下有縱溝,殼體為淡紫褐色,並分布有深褐色斑塊,殼口為白色至橙紅色,內外唇具棕色線紋。 【生態習性】 肉食性,以海星及海膽等棘皮動物為食,包括會啃食珊瑚的棘冠海星等,具有平衡及維護珊瑚生態系健康的腳色。分布於淺海珊瑚礁、岩石低部、低潮線以下。 【棲地分布】 台灣分布...
【科名】雀鯛科(Pomacentridae) 【學名】Dascyllus reticulatus 【別名】二間雀、厚殼仔、網紋宅泥魚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9公分,體呈圓形而側扁,吻短而鈍圓。體被櫛鱗;側線之有孔鱗片18-19個。背鰭單一,尾鰭叉形,上下葉末端略呈角形。依環境不同,體色多變,基本上體呈淡白色,而具有綠色的吻、眶間骨與前額;體側於前部具一黑色橫帶及較後面的部分上另具一個比較模糊的黑色橫帶。鱗片皆具黑緣。腹鰭大部份黑色;胸鰭透明,基底上緣則具有一個黑色斑點。 【生態習性】 以藻類、浮游動物為主要食物。棲息於潟湖的外部、臨海的礁...
【科名】松螺科(Siphonariidae) 【學名】Siphonaria japonica 【別名】網紋松螺 【型態特徵】 殼形為低矮的斗笠形,殼寬約20-25公釐,殼高約5-7公釐。殼上有粗的放射肋,肋間有較細之橫紋。殼頂低而尖銳。粗放射肋突出殼緣,約15-16條。殼色褐色,放射肋和間肋等白色至米白色;殼內面深褐色,陶質,具光澤,放射肋處為白色。 【生態習性】 常棲息於海岸潮間帶地區,高潮線附近珊瑚礁或岩石上。 【棲地分布】 台灣...
【科名】雀鯛科(Pomacentridae) 【學名】Stegastes altus 【別名】厚殼仔、背斑眶、鋸雀鯛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15公分。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吻短而鈍圓。體被櫛鱗,背鰭單一,尾鰭叉形,上下葉末端角形。體一致呈褐色,有時具有黃色的輕微色暈。鱗片具暗褐色緣而形成網狀格。眶下骨區是淡紫色或藍色;唇灰白色。背鰭上半部具一淺藍色緣之黑色斑塊;胸鰭透明,具褐色的鰭條以及後緣具黃色的色暈。背鰭後方的基底上無黑色斑。 【生態習性】 以藻類為主要食物。日行性,棲息於岩礁,棲息深度5-20公尺。具強烈領域性,主動攻擊進入領土內的任何...
【科名】松螺科(Siphonariidae) 【學名】Scutellastra flexuosa 【型態特徵】 殼長約4-6公分,殼頂低,殼表面有8個明顯的螺肋和許多不明顯的螺肋,邊緣粗糙呈鋸齒狀。殼外部和內部邊緣淡褐色,殼內部中央白色。 【生態習性】 棲息於海岸潮間帶地區,潮下帶岩礁上。 【棲地分布】 台灣分布於本島東北角、花東海岸、屏東、高雄,以及綠島、蘭嶼、澎湖。 【原住民族語名】 阿美族 sampilaw 【生活使用】...
【科名】大眼鯛科(Priacanthidae) 【學名】Heteropriacanthus cruentatus 【別名】灰鰭異大眼鯛 【型態特徵】 體略高,側扁,呈長卵圓形。眼特大,瞳孔正位於體中線上。吻短,下頜突出。前鰓骨後緣及下緣具鋸齒並具有一枚後向之強棘。頭及體部皆被有粗糙堅實不易脫落之櫛鱗;側線完全。背鰭單一,不具深缺,胸鰭短小;腹鰭中長;尾鰭截形或雙凹形。體呈鮮紅色或淡粉紅色而散布大型紅色斑塊;背鰭軟條部、臀鰭和尾鰭上分布小黑褐色斑點,腹鰭無點。 【生態習性】 肉食性,性兇猛,以小魚、甲殼類或其他軟體動物為食。夜行性...
【科名】鳳凰螺科(Strombidae) 【學名】Harpago chiragra 【型態特徵】 殼質厚實,呈紡錘形,具有5隻長而厚、反捲且中空的長棘,加上由右向左伸展之前水管,狀似中文之水字,殼色為淡黃色,具有棕色條紋及斑點。 【生態習性】 生活於淺海珊瑚礁或海草床之砂質地環境。 【棲地分布】 台灣分布於本島北部濱海、東北角、台東、恆春,以及各離島。 【原住民族語名】 雅美族 malaran tazising 【生活使...
【科名】大眼鯛科(Priacanthidae) 【學名】Priacanthus hamrur 【別名】大眼鯛、紅目鰱、嚴公仔、金目大眼鯛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45公分,體略高,側扁,呈長卵圓形。眼特大,瞳孔大半位於體中線下方。吻短頭及體部皆被有粗糙堅實不易脫落之櫛鱗;側線完全背鰭單一,不具深缺;臀鰭與背鰭幾相對;背鰭及臀鰭後端圓形;胸鰭短小;腹鰭中長,短於頭長;尾鰭截形或雙凹。體一致呈鮮紅色,有時腹部呈銀白色;各鰭末端顏色較深,且鰭膜上無任何斑點。 【生態習性】 肉食性,以小魚、蝦、蟹或水層中的浮游動物為主食。爲底棲魚類,性兇猛。棲息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