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茜草科(Rubiaceae) 【學名】Morinda citrifolia L. 【別名】 海巴戟天、諾麗果、紅珠樹、水冬瓜、椿根、鬼頭果 【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株高可達10公尺,全株光滑無毛,分枝四稜。單葉對生,葉厚紙質,具短柄,全緣,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0-30公分,寬5-15公分,葉正面深綠色,具光澤。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無柄,花冠白色,圓筒狀,長約1公分,雄蕊5枚。聚合果肉質,成熟時黃至白色,種子多數。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南部恆春半島,以及蘭嶼海濱、海岸林。 【性質特性】 性味甘、微涼,可...
【科名】莧科(Amaranthaceae) 【學名】Amaranthus viridis L. 【別名】 綠莧、鳥莧、山杏菜、豬莧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株高40-100公分。全株光滑無毛。莖直立,分枝綠色有時帶紫色。單葉互生,具柄,時帶紅色,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3-9公分,寬2.5-6公分,基部寬楔形或近截形,全緣或微波狀緣。腋生或頂生穗狀花序,花小密集,先端有芒。胞果扁球形,徑約0.2公分,黃綠色,成熟時不開裂,皺縮,果期8-10月。種子球形,徑約0.1公分,黑色。 【分布】 歸化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低海拔地區,鄉野、田地及道路旁,可見。...
【科名】禾本科(Gramineae / Poaceae) 【學名】Bambusa vulgaris Schrad. ex J.C. Wendl. 【別名】 赤竹、龍頭竹 【形態特徵】 多年生大型草本,具短根莖,桿合軸叢生,直或微呈之字形歪斜,節上分枝多數。籜革質,外表密被褐色毛,籜耳明顯,耳狀,具少數褐色毛,籜葉窄三角形,表面光滑,内側基部被毛。葉簇生,5-11枚一束,葉耳明顯,葉舌截形。小穗3-10枚簇生於無葉的枝條,每小穗穎1或2,卵形,外稃與穎相似,較大。 【分布】 栽培種。台灣地區零星栽培,蘭嶼地區常見。 【原住民族語名】 ...
【科名】茜草科(Rubiaceae) 【學名】Mussaenda pubescens W.T. Aiton 【別名】 土甘草、白紙扇、白梅、白茶、涼茶藤、黃蜂藤 【形態特徵】 蔓狀藤本至亞灌木,枝細長。單葉對生,有柄,托葉二叉,狹三角形,葉卵狀矩圓形至卵狀長橢圓形,長6-12公分,寬2.5-5公分,先端尖或尾狀,葉基鈍形,全緣,近革質,具光澤。聚繖花序頂生,花萼5深裂。常具1-2枚大型葉狀苞片,白色,花冠漏斗狀,金黃色,先端5裂,雄蕊5枚,子房上位,卵圓形,柱頭2歧。漿果橢圓形,成熟時黑紫色。花果期6-12月。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
【科名】莧科(Amaranthaceae) 【學名】Celosia argentea L. 【別名】 青葙子、野雞冠花、草決明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公分。莖直立,紅褐色。單葉互生,披針形,長5-18公分,寬1.5-3公分,全緣,紙質。頂生圓柱狀穗狀花序,花序長6-9公分,先端尖,花淺或深紫紅色,後轉白色,雄蕊5枚,花期5-8月。球形胞果,徑0.3-0.4公分,生長於宿存花被中,數多且細小,黑色,具光澤,果期8-9月。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低海拔荒地、田野、路邊、旱地。 【性質特性】 含草酸(oxa...
【科名】禾本科(Gramineae / Poaceae) 【學名】Cenchrus purpureus (Schumach.) Morrone 【別名】 狼尾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大型直立草本,植株可高達300公分。桿粗壯扁平,葉線形,長約70公分,葉舌具一圈纖毛,葉鞘光滑。圓錐花序,頂生,花序長約13公分,花序軸密被毛,每個小穗內含2朵小花,外圍由剛毛狀總苞包覆,早落,雄蕊3枚,穎三角形,約為小穗1/4長。穎果橢圓形。 【分布】 歸化種。台灣分布於本島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向陽開闊地、耕地,以及產業道路旁。 【性質特性】 可...
【科名】茜草科(Rubiaceae) 【學名】Neonauclea reticulata (Havil.) Merr. 【別名】 海木泴 【形態特徵】 常綠大型喬木,分枝光滑。葉倒卵形、廣倒卵形或廣橢圓形,長約15-25公分,寬約10-14公分,先端銳尖至鈍,葉基楔形、鈍或心形,表面光滑。花聚生成頭狀花序,頂生,花序單一或2-5枚簇生,花冠白色,漏斗狀。蒴果縱裂,聚生成球形頭狀。種子多數,扁平具翼。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恆春半島以及蘭嶼,蘭嶼島上多見於海岸林或溪岸兩旁,海岸林及森林內可見。 【原住民族語名】...
【科名】莧科(Amaranthaceae) 【學名】Cyathula prostrata (L.) Blume 【別名】 假牛膝、台灣蔥草、杯莧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株高35-50公分,莖四稜。葉對生,有柄,橢圓形或倒卵狀菱形,長3-5公分,寬1-3公分,先端鈍形或急尖,葉基楔形,鋸齒緣,兩面被毛。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總苞卵形,小苞片2枚,花小型,雜性,萼片5枚,雄蕊5枚,基部合生,不育雄蕊短舌狀。中性花之花萼及苞片變化為芒刺。胞果,不開裂。花果期8-12月。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南部、蘭嶼之林緣。 【性質特性】 ...
【科名】禾本科(Gramineae / Poaceae) 【學名】Coix lacryma-jobi L. 【別名】 薏仁、苡仁、菩提子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株高1.5-2公尺。莖直立,有節。單葉互生,線狀披針形,葉鞘長在節上,中肋明顯,質粗糙。花序頂生,穗狀雄花自雌花的球狀總苞中抽出,雄性生在頂端,花開後即凋謝,雌性生於基部。穎果卵狀,徑0.5公分,成熟後宿存總苞由白轉黑,果期7-10月。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以及離島河谷、溪流等潮濕處。 【性質特性】 味甘、淡且性微寒,可健脾利濕、清熱補肺、鎮咳、利尿、健胃...
【科名】茜草科(Rubiaceae) 【學名】Paederia foetida L. 【別名】 雞香藤、牛皮凍、臭腥藤 【形態特徵】 纏繞性草質藤本,株高3-5公尺。全株具雞屎味。單葉對生,具柄,長橢圓形、披針形至劍形,長4-12公分,寬2.5-5.5公分,全緣,紙質,三角形托葉,長2-3公釐。腋生聚繖花序,小花互生,開筒狀合瓣花,花冠白色,中央深紫色,花冠筒被毛,有短梗,雄蕊5枚。球形漿果,徑0.5-0.6公分,有光澤,成熟由綠轉橙,果期9-10月。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中低海拔丘陵、平地、林緣向陽處。 【性質特性】 ...
【科名】莧科(Amaranthaceae) 【學名】Deeringia polysperma (Roxb.) Miq. 【別名】 多子漿果莧、多花漿果莧、白漿果莧、烏魚花、印度紐藤、白漿果莧 【形態特徵】 亞蔓狀灌木,直立植株高可超過2公尺,枝條長,柔軟。葉橢圓形、卵形至闊卵形,長7-12公分,寬3-8公分,先端漸尖至鈍狀,葉基圓形至楔形。穗狀花序,長可超過1公分,花無柄,綠色,邊緣白色。漿果白色,球狀。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西南部低海拔山區林緣。 【原住民族語名】 排灣族 perru[東排灣群土坂部落] 【...
【科名】禾本科(Gramineae / Poaceae) 【學名】Cymbopogon nardus (L.) Rendle 【形態特徵】 多年生大型草本,根莖粗壯,植株高可達200公分,稈叢生,全株具芳香。葉叢生,線形,表面光滑,葉鞘基部暗紅色,基生,覆瓦狀,宿存,葉舌卵形,先端截形。圓錐花序,具有佛燄苞,每花穗具4-5小穗,成對生長,小穗無柄,長橢圓狀披針形,外穎先端具2齒,第二小花外稃具芒。果序紫紅色至褐色,穎果。 【分布】 栽培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以及離島低海拔民宅、田地栽培,好生長於陽光充足、高溫多雨區域。 【性質特性】 性味辛、溫...
【科名】茜草科(Rubiaceae) 【學名】Psychotria rubra (Lour.) Poir. 【別名】 山大刀、牛屎烏、青龍吐霧、大丹葉、暗山公、山大顏 【形態特徵】 耐蔭性常綠性灌木,株高約2公尺,莖多分枝。單葉對生,常叢生於枝端,長13-18公分、寬5-6公分,近革質,長橢圓形或倒披針狀長橢圓形,葉深綠色,托葉膜質,墨綠色。圓錐狀聚繖花序頂生,花多數。花冠白色,漏斗形,長約5公分,5裂。核果球形,直徑約6公分,成熟時紅色。種子外有縱溝。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低海拔闊葉林林下。 【性質特性】 根含酚類...
【科名】莧科(Amaranthaceae) 【學名】Gomphrena globosa L. 【別名】 圓仔花 【形態特徵】 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公分。莖二分叉,直立,表面被絨毛。單葉對生,圓形至倒卵形,先端圓鈍,基部楔形。頂生球形穗狀花序,紫紅色花瓣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被毛,每朵小花具膜狀紙質苞片2枚,雄蕊5枚,花絲管狀。球形胞果,宿存於雄蕊筒包被。扁圓形種子,具光澤。 【分布】 栽培種。全台普遍栽植作為庭園花卉。 【生活使用】 頭飾用。祭儀用。 邵族 祭祀時,先生媽會以千日紅編織成頭環。 西...
【科名】禾本科(Gramineae / Poaceae) 【學名】Dactyloctenium aegyptium (L.) Willd. 【別名】 竹目草、埃及指梳茅、龍爪草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穗狀花序2-7枚,常4枚,掌狀,粗壯。小穗常3朵花,長3-4公釐。穎具龍骨,龍骨被剛毛,1條脈,下位穎的芒長1-2公釐,穎側面半卵形,上位小穎與下位小穎等長,具微彎且較強壯的芒,長約1公釐,稃龍骨狀,長3公釐,3脈,側脈貼近邊緣,胞果球狀,具皺褶。 【分布】 原生種。台灣分布於本島低海拔向陽環境,路旁、草原及荒廢地。 ...
【科名】茜草科(Rubiaceae) 【學名】Rubia akane Nakai var. akane 【別名】 紅根仔草、過山龍、金線草、紅根草、茜草、金劍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攀緣草本,根細長,圓柱形,多數叢生,外皮紅褐色,折斷面紅色或淡紅色。莖四稜形,中空,稜上生倒刺。葉通常4片輪生,有長柄,葉卵狀心形或三角狀卵形,長2-6公分,寬1-4公分,先端急尖,葉基心形,全緣,基出脈5條,葉正面粗糙,葉背面中肋被倒刺,葉柄具倒刺。圓錐花序聚繖狀排列,腋生或頂生,花小型,花萼平截狀,花冠淡黃白色,5裂,雄蕊5枚,著生於花冠管喉內,子房下位,2室,花柱2歧。漿果肉...
【科名】爵床科 ( Acanthaceae ) 【學名】Rhinacanthus nasutus (L.) Kurz 【別名】 白鶴靈芝、香港仙鶴草、白鶴草、仙鶴花、癬草 【形態特徵】 常綠草本至亞灌木,株高約110-160公分,全株被細毛,莖圓柱形,莖節膨大,幼枝翠綠色,老枝灰白色,全株具芳香味。單葉對生,全緣,橢圓形,兩面皆被柔毛。聚繖花序,花萼裂片5枚,唇形花冠,白色,上唇披針狀,下唇短,具3裂,雄蕊2枚。蒴果長橢圓形。花期2-4月。 【分布】 栽培種。台灣分布於本島山坡、路旁、潮溼地等,廣泛栽培。 【性質特性】 含草酸(...
【科名】禾本科(Gramineae / Poaceae) 【學名】Dendrocalamus giganteus Wall. ex Munro 【別名】 印度麻竹、龍竹、大毛竹、越南巨竹、蘇麻竹、大麻竹、沙麻竹 【形態特徵】 多年生大型草本,具短根莖,稈大型,叢生而直立,植株高可達20-30公尺,徑可達20-30公分,節上具多數分枝,節間長30-45公分。籜幼時淺紫色,外表被深褐色毛,籜耳多少反捲,籜舌邊緣芒齒緣,籜葉卵狀披針形,反捲。葉5-15枚簇生,葉舌明顯,不規則齒緣,葉鞘表面光滑。小穗4-8枚簇生於無葉的分枝上,穎2枚,外稃廣卵形。 【分布】 ...
【科名】茜草科(Rubiaceae) 【學名】Rubia lanceolata Hayata 【形態特徵】 攀緣性蔓性草本,長可達2公尺以上,全株被倒鉤刺,莖近四方形。葉4枚輪生,具葉柄,革質,披針形,長3-10公分,寬0.5-1.5公分,先端尖形至銳尖形,葉基心形,三出脈,脈上多被逆刺。圓錐花序腋生,多回分枝,花黃綠色,花冠裂片5枚,雄蕊5枚,著生於花管喉部之裂片間,花葯長橢圓形,子房下位,2室,花柱2歧,柱頭頭狀。果球形,徑0.5-0.7公分,成熟時黑色,內含種子2枚。花果期6-9月。 【分布】 特有種。台灣分布於本島海拔1500公尺以上之空曠地、林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