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科山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汐止區。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文化類型屬於訊塘埔文化。遺址代碼:0111HKS。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橫科山考古遺址位於橫科山近山頂處,可由汐止市橫斜路407巷25弄17之1號的慈上堂後方山丘,沿稜線登山步道向西北走約1.5公里,至山丘盡處即可見仙公廟(汐止區民權路1段1巷12弄1樓)。遺物發現地點位在近山頂的緩坡旁,仙公廟左側房舍的後方山坡,部分山坡可見砂岩基盤。因遊憩設施等造成部分破壞。 2004年曾振名「北宜支線鐵路(南港頭城段)環境影響評估計畫」項下,陸泰龍、劉瑞超調查發現。2004年10月15日普查(第七期)...
卓蘭.大坪頂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卓蘭鎮。遺址年代距今2000-800年。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507CL.TPT。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卓蘭.大坪頂考古遺址位於卓蘭鎮內灣里,海拔高度為550-580公尺。苗58線3公里處,往內灣國小方向,苗農35道路約2公里處,民宅(內灣140之2號)前即是遺址位置,大安溪北側,距卓蘭市區東方約3.5公里。遺址部分受到耕作行為破壞,地表小區域可見怪手刮除痕跡,保存狀況局部破壞。 2009年7月9日苗栗縣考古遺址補查計畫鄒騰露調查發現。2009年7月14日苗栗縣考古遺址補查計畫劉益昌、鄒騰露調查。 說明 評鑑...
龍坑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恆春鎮。遺址年代距今6500-5500年。文化類型屬於鵝鑾鼻第一類型。遺址代碼:1304LK。評鑑等級:【查】3【資】重要遺址 龍坑考古遺址位於白沙鼻北方約500公尺處;為一隆起珊瑚礁岩塊。目前已劃為龍坑生態保護區,保存狀況良好。 1984年李光周等發現並試掘。1994年普查(第二期)項下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頭社第1地點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魚池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09TS1。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頭社第1地點考古遺址位於頭社盆地東側緩坡,投62線道路東側,頭社山的西稜和西南稜所形成的小山凹。土質為暗褐色砂土。西北側約350公尺為第16地點,南偏西約300公尺為第2地點。 1902年10月30日以前採集,12月20日森丑之助發表,遺址編號50號,稱「頭社庄」,但確切位置不明。1972-1973年孫寶鋼調查並命名。2004年普查(第七期)項下郭素秋等多次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
上月眉II考古遺址位在花蓮縣壽豐鄕。遺址年代距今5000-4500年/3500-20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坌坑文化晚期/花岡山文化。遺址代碼:1506SYMII。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上月眉II考古遺址位於花蓮溪下游東岸,海岸山脈西側緩坡。縣道195線34.5公里處道路東側的梯田旱作區。遺址範圍因梯作整地,目前以種植紅菜、番薯等旱作為主,保存狀況不佳。 2003年12月29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鍾國風、宋文增調查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
加路蘭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台東市。遺址年代距今5000-3500年/3500-2000年。文化類型屬於富山文化/卑南文化。遺址代碼:1401CLL。評鑑等級:【查】2.43【資】重要遺址 加路蘭考古遺址位於卑南大溪出海口左岸,黑髮橋以南600公尺之台11公路西側砂丘,北自加路蘭村落往西南延伸,鄰接猴子山與志航基地遺址,遺址面積大。遺址局部因農耕而受到破壞,局部保存文化層。遺物有紅褐色夾砂陶及繩紋陶、紅褐色夾砂陶及繩紋陶、素面陶片、繩紋陶片、陶罐、打製石斧、石刀、錛鑿、 矛鏃、石網墜、石針、管珠、石鋤、石針、石矛、圓形礫石石錘、凹石、刮削器、石材、玉料。 1927...
竹坑口考古遺址位在台中市龍井區。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番仔園類型。遺址代碼:0617CKK。評鑑等級:【查】無【資】一般性遺址 竹坑口考古遺址位於竹坑里東側,頂街北方,大肚台地的西側緩坡面上。今及麗新城之東、北側緩坡面上。土質為洪積紅壤。採獲紅色粗砂陶、灰色細砂陶、及褐色細砂陶。遺址遭整地、新社區開發等嚴重破壞,可能已毀壞殆盡。 1972-1973年濁大計畫何傳坤發現。1995年3月15日普查(第三期)項下調查。2006年02月23日劉益昌未獲。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
楓子瀨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瑞芳區。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112FTL。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楓子瀨考古遺址位於台2丁道路南側山坡,附近有楓子瀨車站,北側有中央貨櫃公司,循公路東北約150公尺,即楓子瀨村落,為基隆河南側凸岸緩坡,山坡前緩坡地帶部分為台2丁道切除,道路對面為中央貨櫃公司,南越過台2丁道路山坡前緣,相思樹林茂密,更南為達安預拌廠,遺址因整地破壞,推測保存不佳。 1962年7月18日盛清沂地表調查發現。1980年黃士強、劉益昌地表調查。1990年台灣地區史前考古資料調查研究計畫項下李明欣地表調查。2004年2月1日普查(第七...
壢西坪I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卓蘭鎮。遺址年代距今4500-3400/3500-1800年。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507LHP-I。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壢西坪I考古遺址位於卓蘭鎮西坪里,海拔高度為430-450公尺。台3線147.7公里卓蘭樟山林園,現為休閒農業區,門前有座看台,土壤為紅色壤土。遺址目前樟山林園,周邊已開墾為林管處公園。遺物有石器。 1995年劉益昌調查發現。2008年12月6日苗栗縣考古遺址補查計畫鄒騰露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
南仁山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滿洲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屬於南仁山類型。遺址代碼:1324NJS。評鑑等級:【查】2.79【資】重要遺址 南仁山考古遺址位於南仁路聚落西北的山坡上(南仁山高488公尺),面臨太平洋。保存良好,但有外來者以油漆留字於石板。 1976年4月宋文薰、連照美、劉益昌調查。1980年黃士強、劉益昌調查。1984-1985年李光周等調查、試掘。1992年陳仲玉調查。1994年普查(第二期)項下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
頭社第10地點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魚池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09TS10。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頭社第10地點考古遺址位於內灣民宅43、59號東側山凹緩斜坡。第11地點緊鄰第10地點東北側,第11地點北側為第12地點,三地點遺物地形連貫,故合併命名為「頭社第10地點遺址」。位於頭社盆地東偏南緣。 1902年10月30日以前採集,12月20日森丑之助發表,遺址編號50號,稱「頭社庄」,但確切位置不明。1972-1973年孫寶鋼調查並命名。2004年普查(第七期)項下郭素秋等多次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
上月眉III考古遺址位在花蓮縣壽豐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1506SYMIII。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上月眉III考古遺址位於花蓮溪下游東岸,海岸山脈西側緩坡。花蓮溪支流溪澗月眉第二號橋南側,縣道195公路33.5公里處道路東側的檳榔果園區。遺址範圍因梯作整地,種植果樹與檳榔,保存狀況不佳。 2003年12月30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鍾國風、宋文增調查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三和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太麻里鄉。遺址年代距今2000-1500年。文化類型屬於三和類型。遺址代碼:1409SH。評鑑等級:【查】2.36【資】重要遺址 三和考古遺址位於三和村西側面向海的山坡上,東距台9公路450公尺,由三和車站旁的產業道路上行約600公尺左轉可達。 遺跡有石板棺、灰坑。遺物有陶器(素面紅陶片、三角形把手、帶刺印紋紅彩陶片),石器(打製石斧、石鋤、石刀、石杵),生態遺留有夜光螺蓋。遺址因產業道路與果園開闢而受到破壞,局部保存文化層。 1990年5月台灣地區史前考古資料調查研究計畫調查。1993年劉益昌地表調查。1997年4及8月普查(第四期)地...
龍井考古遺址位在台中市龍井區。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番仔園類型。遺址代碼:0617LC。評鑑等級:【查】無【資】一般性遺址 龍井考古遺址位於龍泉里東側,土地公後聚落北側,龍泉村遺址之西南方;地處大肚台地西側的山腰緩坡面上。曾採集到紅色細砂陶、泥質陶、黑色細砂陶、灰褐色泥質陶等。土質為洪積紅壤。受果樹、水稻梯田破壞部分。 1972-1973年濁大計畫何傳坤發現。1995年3月14日普查(第三期)項下調查。2006年02月23日劉益昌採集得陶片。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
深澳II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瑞芳區。遺址年代距今3200-1800年。文化類型屬於圓山文化龜子山類型。遺址代碼:0112SA2。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深澳II考古遺址位於瑞濱海水浴場背後沙丘,瑞濱往番子澳的小路(建基路)海岸沙灘的內側。建基路址所在兩旁民舍及海房宿舍,推測已大致被破壞。 1994年劉鵠雄地表調查發現。2004年2月2日普查(第七期)項下盧瑞櫻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壢西坪II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卓蘭鎮。遺址年代距今2000-800年。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507LHP-II。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壢西坪II考古遺址位卓蘭鎮於西坪里,海拔高度為430-450公尺。為卓蘭鎮北方三義、大湖交會的高位平坦台地,現已種植水果園,土壤為紅色壤土。目前種植水果園,近年來由於盛行休閒農業,已有較大型開發,遺址遭受嚴重破壞。遺物有灰黑色陶片。 1993年劉益昌調查發現。2008年12月6日苗栗縣考古遺址補查計畫鄒騰露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
後壁山I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滿洲鄉。遺址年代距今30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響林類型/龜山類型。遺址代碼:1324HPS1。評鑑等級:【查】2.57【資】重要遺址 後壁山I考古遺址位於滿洲鄉橋頭路聚落以東、後壁山第二史前遺址西約400公尺處之山腰上。尚屬完整,部分已遭茶園整地所破壞。 1984年李光周等發現。1986年黃士強、陳有貝等試掘。1994年普查(第二期)項下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頭社第13地點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魚池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09TS13。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頭社第13地點考古遺址位於頭社盆地東側,民宅66號東北側山凹緩坡。西側下方約200公尺為第2地點,西北側隔頭社山西南稜約300公尺為第1地點。 1902年10月30日以前採集,12月20日森丑之助發表,遺址編號50號,稱「頭社庄」,但確切位置不明。1972-1973年孫寶鋼調查並命名。2004年普查(第七期)項下郭素秋等多次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
上月眉IV考古遺址位在花蓮縣壽豐鄕。遺址年代距今5000-45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坌坑文化晚期。遺址代碼:1506SYMIV。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上月眉IV考古遺址位於花蓮溪下游東岸,海岸山脈西側緩坡。縣道195號線33.7公且處道路東側的階地菜園。遺址範圍因梯作整地,目前種植紅菜、番薯等農作,保存狀況不佳。 2003年12月30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鍾國風、宋文增調查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石牌橋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長濱鄉。遺址年代距今5000-3500年/3500-2000年。文化類型屬於富山文化/麒麟文化。遺址代碼:1408SPC。評鑑等級:【查】2.29【資】重要遺址 石牌橋考古遺址位於三間屋村落西北方約1公里,台11公路西側階地,由北三間屋橋旁產業道路西行700公尺;遺物分布在石牌橋以南道路兩側梯田及民宅附近。遺址因開闢水田及建民宅而受到破壞,局部保存文化層。遺物有紅褐色夾砂陶、橫把及帶刺點紋豎把等陶器、石器(石斧、石片器、板岩石片、網墜、砍伐器)、玉錨 、玉質帶穿磨製槍頭、素面陶片、打製石斧、肩單石、獸形或人形裝飾的陶容器、刺點紋飾的陶把與缽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