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考古遺址位在台北市北投區。遺址年代距今5000-4500年/3800-3200年/3800-2800年/2800-1800年/1800-35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坌坑文化晚期/芝山岩文化/圓山文化/植物園文化/十三行文化晚期。遺址代碼:6312KT。評鑑等級:【查】第三級【資】重要遺址 關渡考古遺址位於大屯山面天山的西南餘脈,為熔岩流風化形成的紅土階地,遺址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匯合處之北岸台地上。遺址大部分被現代建物及墓園破壞。 1911年森丑之助地表調查。1929年鹿野忠雄調查。1935年平山勳報導。1943年11月金關丈夫、國分直一考古發掘。1956年石璋如、宋文薰...
鴨母堀II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淡水區。遺址年代距今6300-45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坌坑文化。遺址代碼:0110YMC2。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鴨母堀II考古遺址位於淡水客運鴨母堀站牌東側,公司田橋南望的台地面上,淡水第三號橋南望之台地上。目前為淡水新市鎮工地,全面整地,遺址幾已全毀。 1990年12月18日劉鵠雄地表調查發現。1993年劉益昌等地表調查。2004年9月19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陳得仁地表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
三寮坑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獅潭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517SLK。評鑑等級:【查】無【資】一般性遺址 三寮坑考古遺址文獻描述位置位於台3、6線交會處東約200-300公尺,桂竹林溪北岸河階地,台3線129-130公里處二側緩坡河階地。面積50x50公尺。現大部分為草莓田、小部分為河階緩坡旱作農地。遺物有打製石斧、刮削器、斧鋤形器、陶片、瓷片。 1999年普查(第五期)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上寶來A考古遺址位在高雄市桃源區。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比鼻烏類型。遺址代碼:1226SPLA。評鑑等級:【查】1.29【資】一般性遺址 上寶來A考古遺址位於荖濃溪右岸、少年溪南之河流交會處上方台地上;所在為一與少年溪平行之河階,坡度10度左右;東北側以100公尺階崖臨溪;西南接陡峭山嶺;石質土。保存狀況不詳。 1993年8月14日高雄縣志修撰計畫項下劉益昌等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深坑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國姓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0SK。評鑑等級:【查】第三級【資】重要遺址 深坑考古遺址位在國姓東南方,沿北港溪支流上行約1.5公里處,為一犄角形高台;133縣道轉投82公路,遺址位於過2.5公里處右邊的丘陵稜尾的緩坡,上面有一小寺廟「慈湄宮」,地址為國姓鄉竹坑巷36之2號。 1972年臧振華調查發現。1977臧振華記錄。1993年普查(第一期)研究報告記錄。2004年4月16日普查(第七期)項下鍾國風、吳美珍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
山上考古遺址位在台南市山上區。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蔦松類型。遺址代碼:1122SS。評鑑等級:【查】1.5【資】一般性遺址 山上考古遺址位於山上國中東北側至天后公園旁林慶寅墓一線,與大內遺址隔曾文溪相望,地形上文曾文溪之河階平台;土壤屬沙頁岩沖積土。遺物有陶器(橙色夾砂陶、橙色泥質陶、灰黑夾砂陶、灰黑泥質陶)。因山上國中及公園之闢建破壞部分,餘保存尚好。 1941年以前金子壽衛男發現。1977年臧振華調查。1994年1月30日、2月18日普查(第二期)項下調查。2009年4月17日鄒騰露台南縣考古遺址調查與研究計畫 第二期溪南地區11鄉...
面天坪考古遺址位在台北市北投區。遺址年代距今3200-1800年/1800-1000年/200-150年。文化類型屬於圓山文化/十三行文化番社類型/凱達格蘭族文化。遺址代碼:6312MTP。評鑑等級:【查】第三級【資】重要遺址 面天坪考古遺址位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大屯山西峰與面天山之間的谷地,就在兩座山峰下接近鞍部的南北的一塊縱長的小溪谷。保存良好。 1987年陳仲玉調查發現。1998年陳仲玉考古調查發掘。1999年10月郭素秋調查。2003年劉益昌等調查發掘。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
蒔板頭山A考古遺址位在澎湖縣白沙鄉。遺址年代距今5000-700年。文化類型屬於菓葉類型/赤崁頭類型/漢文化。遺址代碼:1603SPTS-A。評鑑等級:【查】3.07【資】重要遺址 蒔板頭山A考古遺址位於白沙鄉講美村,為白沙島海階,海拔高度為12公尺。位於蒔板頭山峽角的東邊海岸海階之上,距離講美約有1公里。沿新闢臨近海邊之水泥道路行至盡頭可達。遺址目前為呈休耕狀態的農地。此遺址發掘時發現有4個文化層,下面兩層分屬大坌坑文化及素面紅灰陶文化,上兩層分別為南宋及早於南宋兩層。遺址有遺物零星分布在地表,但懸崖邊則可見裸露出來的文化層堆積。遺址面積為75x50公尺,約375平方公尺。已受種植...
位於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10號。2019年(民國108年)10月19日正式開館營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以下簡稱南科考古館)在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臺南園區內,與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相鄰,北有84號快速道路,南有8號高速公路,東西各有1號高速公路與3號高速公路等主要道路,另臺鐵南科站、新市站、善化站相近不遠。 本館所在的位置早期原為新市鄉的第九公墓,全區地勢平坦,並緊連石頭埔遺址。該遺址上層為近現代漢人遺留,下層則發現有距今約2800至2000前的大湖文化烏山頭期,經部分範圍發掘,出土陶器主要為灰黑夾砂與泥質陶器、石器以及甕棺墓葬。 2002年(民國9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