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池上鄉大坡村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47戶【總人口數】371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76人74%【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95人26%【民族比例】阿美族71%、布農族3%、卑南族1%、噶瑪蘭族1%、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110戶,254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恆春阿美語。 部落內有【社團組織】大坡社區發展協會。 遷徙與由來 清國時代後期,族人入墾Fanaw(池上)最初落腳地即為大坡。 歷史事件 1. 1851年(咸豐1年)來自赤山、萬...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池上鄉福文村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537戶【總人口數】1368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09人23%【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059人77%【民族比例】阿美族18%、布農族2%、排灣族1%、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96戶,249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恆春阿美語。 部落內有【廟宇】玉清宮、【教會】池上善牧天主堂、【社團組織】福文社區發展協會、池上鄉福文老人會、【其他】福文文化健康站、台鐵池上站、池上鄉原家中心、公路局台東工務段池上工務分駐所、福文社區活動中心。 遷...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東河鄉北源村34-47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40戶【總人口數】335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50人45%【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85人55%【民族比例】阿美族44%。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38戶,147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海岸阿美語。 部落內有【學校】北源國小、北源國小附幼、【廟宇】北溪進天宮、【教會】北源長老教會、順那天主堂、【社團組織】杋札徠原住民造林園藝勞動合作社。 遷徙與由來 順那(阿美語Sena’)是泥濘的意思,每逢雨季無論室外室內都會...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東河鄉北源村1-8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75戶【總人口數】475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77人58%【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98人42%【民族比例】阿美族57%。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93戶,320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海岸阿美語。 部落內有【學校】泰源國中、【社團組織】阿奚露艾文教發展協會、【其他】阿奚露艾文化健康站。 歷史事件 1. 1830年(道光10年)以前,本地即有阿美族人居住,族人來自今花蓮縣的奇美一帶,清代文獻將此地劃入「阿拉巴灣社」。...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東河鄉北源村9-16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342戶【總人口數】471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06人23%【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65人77%【民族比例】阿美族2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42戶,117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海岸阿美語。 部落內有【教會】花固天主堂。 歷史事件 1. 1930年(昭和5年)開始,阿美族人自大馬武窟社、小馬社等地遷來,形成部落,名為Howak。 2. 戰後,取Howak之音,稱此地為「花固」。 3.&...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東河鄉興昌村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511戶【總人口數】1057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446人42%【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611人58%【民族比例】阿美族40%、布農族1%、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220戶,413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海岸阿美語。 部落內有【學校】興隆國小、興隆國小附幼、【教會】興昌長老教會、興昌天主堂、真耶穌教會興昌教會、【社團組織】興昌社區發展協會。 遷徙與由來 據傳阿美族人與卑南族人戰敗後,沿縱谷池上、關山往北走,直到花蓮奇美順著...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東河鄉隆昌村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72戶【總人口數】589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60人61%【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29人39%【民族比例】阿美族59%、其他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81戶,338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海岸阿美語。 部落內有【教會】隆昌長老教會、真耶穌教會隆昌教會、隆昌天主堂、【社團組織】隆昌社區發展協會。 遷徙與由來 據傳先祖自豐濱鄉大港口登陸後,一組停留在花蓮秀姑巒溪(奇美、太巴塱、馬太鞍)至靜浦一帶,一組北上從花蓮縱谷遷徙至現今宜...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032戶【總人口數】2486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178人47%【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308人53%【民族比例】阿美族44%、排灣族1%、其他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448戶,1116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海岸阿美語。 部落內有【學校】都蘭國中、都蘭國小、都蘭國小附幼、【圖書館】東河鄉立圖書館、【派出所】成功分局都蘭派出所、【教會】都蘭天主堂、都蘭長老教會、真耶穌教會都蘭教會、真耶穌教會漁橋教會、【社團組織】都蘭社區發展協會、阿...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東河鄉泰源村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517戶【總人口數】1430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915人64%【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15人36%【民族比例】阿美族62%、卑南族0.5%、其他0.5%。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299戶,804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海岸阿美語。 部落內有【學校】泰源國小、泰源國小附幼、【派出所】台東分局泰源派出所、【教會】泰源長老教會、泰源天主堂、【社團組織】泰源社區發展協會、阿拉巴灣文化與社會發展協會、邦札萊舞蹈團、【其他】阿拉巴灣文化健康站。 ...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東河鄉北源村17-33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總人口數】【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0%【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0%【民族比例】阿美族50%、泰雅族1%、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81戶,326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海岸阿美語。 部落內有【教會】美蘭天主堂、真耶穌教會美蘭教會、【社團組織】北源社區發展協會。 遷徙與由來 聚落最初座落地點,分布在盆地中部以北流域間,後南遷至盆地的中部流域一帶合群定居。1932年(昭和7年),Piyoxo(小馬武窟氏族)遷居。同年7月間...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東河鄉東河村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454戶【總人口數】1127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784人70%【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43人30%【民族比例】阿美族66%、排灣族1%、卑南族1%、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285戶,732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海岸阿美語。 部落內有【學校】東河國小、東河國小附幼、東河鄉立幼兒園、【派出所】成功分局東河分駐所、【鄉公所】東河鄉公所、【衛生所】東河鄉衛生所、【教會】東河長老教會(東美中會)、東河天主堂、【社團組織】東河社區發展協會、...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東河鄉尚德村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35戶【總人口數】319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00人31%【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19人69%【民族比例】阿美族27%、布農族1%、其他3%。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40戶,87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海岸阿美語。 部落內有【社團組織】尚德社區發展協會、瑪歐拉灣生態文化發展協會。 歷史事件 1. 早先是阿美族的聚落,稱為mao law'ay(土壤顏色很黑之意)。日本時代,此處曾是牧牛的場所。 ...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關山鎮新福里7、10-14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58戶【總人口數】446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84人64%【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62人36%【民族比例】阿美族59%、布農族2%、泰雅族1%、其他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116戶,286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馬蘭阿美語。 部落內有【其他】新福部落文化健康站、關山親水公園。 遷徙與由來 1960年(民國49年),居民主要由花蓮縣Cilangasan(瑞穗鄉富民村拉加善與模路散)遷入,部分由Pailasan(...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關山鎮德高里1-17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359戶【總人口數】1048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78人55%【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470人45%【民族比例】阿美族52%、賽夏族1%、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255戶,698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馬蘭阿美語。 部落內有【學校】德高國小、【教會】德高長老教會、德高天主堂、真耶穌教會德高教會、【其他】德高部落文化健康站、德高里東庄活動中心、德高里農民社區活動中心。 遷徙與由來 清國時代,德高班寮社形成聚落。185...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關山鎮電光里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30戶【總人口數】635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421人66%【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14人34%【民族比例】阿美族63%、卑南族2%、其他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140戶,391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恆春阿美語。 部落內有【學校】電光國小、電光國小附幼、【派出所】關山分局電光派出所、【教會】電光天主堂、【其他】電光原住民活動中心。 遷徙與由來 其遷移路線有三。其一自恆春直接遷入,其二先遷至卑南鄉後,再北遷,其三先遷至較近...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關山鎮豐泉里3、5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59戶【總人口數】443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30人28.999999999999996%【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13人71%【民族比例】阿美族14%、布農族9%、泰雅族2%、排灣族1%、太魯閣族1%、其他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53戶,138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馬蘭阿美語。 部落內有【廟宇】本源代天府、【社團組織】關山鎮老人會。 遷徙與由來 部落族人由德高部落、池上及花蓮遷居至此。 歷史事件 1.&...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關山鎮月眉里20-30鄰。(2016年為1-7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337戶【總人口數】843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34人16%【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709人84%【民族比例】阿美族13%、布農族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37戶,109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馬蘭阿美語。 部落內有【學校】月眉國小、【教會】真耶穌教會月美教會。 遷徙與由來 部分氏族由德高及東海岸線遷來。日本時代,族人原居於加拿,之後遷至花蓮豐濱、蕃薯寮,再遷至月眉。原沿加拿至台九線及現月眉國...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關山鎮里壠里30-33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49戶【總人口數】430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57人37%【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73人63%【民族比例】阿美族32%、布農族3%、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105戶,287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馬蘭阿美語。 歷史事件 1. 日本時代此地原為台灣製腦株式會社收詰所,於1929年(昭和4年)結束營業後,原先從事採腦的腦丁部分留下,從事農墾,並陸續有同鄉移民遷入,形成以客家人為主的聚落。 2. ...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花蓮市主農里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593戶【總人口數】4544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14人11%【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4030人89%【民族比例】阿美族9%、太魯閣族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193戶,519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南勢阿美語。 遷徙與由來 日本時代前,Cibarbaran部落與吉安鄉lidaw(里漏)部落,原屬同一個的部落。1933年(昭和8年)整治七腳川溪後,兩地被割開,Cibarbaran部落歸屬花蓮市行政區域,惟祭儀等文化活動仍回到lid...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花蓮市主權里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448戶【總人口數】6662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051人16%【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611人84%【民族比例】阿美族13%、太魯閣族2%、其他0.5%。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428戶,1096人。主要民族為阿美族,使用南勢阿美語。 部落內有【學校】中原國小、中原國小附幼、【教會】主權長老教會、長老教會太魯閣中會、德安聖方濟亞西西堂、【其他】花蓮縣農會、農糧署東區分署。 遷徙與由來 原屬大pokpok簿簿部落。1933年(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