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版)
  • 人氣指數:1,013,671
  • 線上人數: 9
  • 泰雅族
      • 全部
      • 1A 阿美族 Amis
      • 2T 泰雅族 Tayal
      • 3W 排灣族 Paiwan
      • 4B 布農族 Bunun
      • 5P 卑南族 Pinuyumayan
      • 6R 魯凱族 Rukai
      • 7C 鄒族 Cou
      • 8S 賽夏族 SaySiyat
      • 9Y 雅美族 Yami
      • 10O 邵族 Thau
      • 11K 噶瑪蘭族 Kebalan
      • 12U 太魯閣族 Truku
      • 13Z 撒奇萊雅族 Sakizaya
      • 14Q 賽德克族 Seediq
      • 15L 拉阿魯哇族 Hla’alua
      • 16V 卡那卡那富族 Kanakanavu
      • 31PNP 平埔族群
      • 21PAN 泛族群
      • 41ATR 他族
  • 分類檢索
      • 全部
      • Q 語言文字
      • L 生活禮俗
      • R 信仰祭儀
      • H 歷史事件
      • S 社會組織
      • P 法政經濟
      • Y 神話傳說
      • K 生活空間
      • M 物質文化
      • A 藝術文化
      • E 族群類屬
      • D 重要文獻
      • F 重要人物
      • T 考古遺址
      • G 機構社團
      • B 民族動植物
      • Ed 教育
      • Lt 文學

民族檢索:『2T 泰雅族Tayal』, 共459筆


瓦歷斯.諾幹
2T 泰雅族 Lt 文學

  瓦歷斯.諾幹Walis Nokan,漢名吳俊傑,筆名柳翱。小說家、評論家。生於1961年(民國50年)。出生於台中縣和平鄉自由村雙崎部落M'ihu。現居於台中市和平區自由里雙崎部落M'ihu。泰雅族(北勢群)人。家族/家庭背景  祖父曾長居雪山山脈南端,堅決不接受日本人移住到埋伏坪社的安排。其父親出生於1930年代,幼年由伯父收養,少年時期受日警徵召修築水道,戰後又被國民黨派往金門參加八二三炮戰。父親以「老舊的泰雅」的方式養育年幼的瓦歷斯.諾幹,當時的森林記憶奠定了他日後的文學態度;育有二子一女。學歷  5-11歲(1966-1972年,民國56-62年),就讀台中縣和平鄉自由國...

南澳事件
2T 泰雅族 H 歷史事件

緒論  1874年(同治13年)日本藉口3年前(同治10年),琉球商船因颱風漂流至台灣屏東八瑤灣時,被「生番」(原住民)殺害45名,遂興兵問罪,並登陸琅嶠(車城),史稱「牡丹社」事件,因此引發清國一連串的措施,尤其是清國政府開啟對台灣原住民的「開山撫番」戰爭,長達10年之久。所涉民族  宜蘭縣泰雅族南澳群東澳等部落。事件背景  1874年(同治13年)10月底,日軍已從台灣南部撤走,因此船政大臣兼欽差大臣沈葆楨來函,請羅大春完成「開山撫番」一事。事件始末  1875年(光緒1年),清國政府遂行「開山撫番」政策,由總兵羅大春從蘇澳開鑿北路,但是沿途原住民非常不悅,每每試探與反抗,但都被兵勇擊退之...

東勢角討伐事件
2T 泰雅族 H 歷史事件

緒論  「東勢角討伐事件」又稱「東勢角方面討伐事件」。1884年(光緒10年)以來,東勢角方面的泰雅族最初在卓蘭附近的各部落逞兇襲擊附近民庄,各處庄民陳情官憲,希望能討伐山區的泰雅族族人。於是1885年(光緒11年)4月,在卓蘭庄屯駐5營約2,000人的兵力,當時有棟字軍3營包含正營500人,首先派遣人進入蘇魯(Suru)與馬那邦(Manapan)兩社勸說歸順,但兩社不肯,且東勢角與大湖一帶的各部落相互聯合且以頑抗的形式對抗之,5月以兵分三路進攻,從罩蘭庄(卓蘭)的正面進攻,從南方中嵙山的右側面進入馬那邦山,左側面則從北方新開庄前往大缺山,步步進逼,對峙數月未能成功。所涉民族  苗栗縣泰安鄉泰...

屈尺方面討伐事件
2T 泰雅族 H 歷史事件

緒論  清國時期新北烏來稱為「內外馬來社」各社,當時「馬來」實指部落中較為有勢力之人,「馬來」聯合附近8社,佔有主導統治位置,當時統領有後坑子社、納仔社、大舌社、湯裡社、夾精社、內枋山社、外枋山社、林望眼社,全部統稱「馬來內外八社」,當時的族人屢屢出山,且擊殺庄民。所涉民族  新北市烏來區泰雅族屈尺群各社。事件始末  1885年(光緒11年)的夏天,法軍侵台告急,但因台灣山區地形與山勢多險惡,若無開鑿道路則無法通行,官憲乃命令提督劉朝祐從馬來社域開闢道路,以通宜蘭,其位置大約為今日北宜公路前身。1885年(光緒11年)9月,劉朝祜率領「親兵」3營兵力,進入污來(烏來)社討伐之,招撫「馬來八社」...

南勢番之役
2T 泰雅族 H 歷史事件

事件背景  「南勢番之役」又稱「北港溪方面討伐事件」。1886年(光緒12年),南投縣國姓鄉轄內北港溪流域方面的泰雅族到水底寮附近的民庄大肆兇殺庄民,庄民為了自衛設置民壯組織,稍微有安寧之態勢。統領林朝棟告諭族人不可殺人,但泰雅族人仍顯現出反抗的態度,因而引發此次事件。所涉民族  台中市和平區與南投縣國姓鄉轄內泰雅族南勢群白毛、裡冷、稍來等部落。事件始末  1887年(光緒13年)9月27日,統領林朝棟稟告台灣巡撫劉銘傳,並率領軍隊2,500名,並請調彰化提督朱煥明所統領的武毅軍來支援,分成四路進攻,一路從水底寮經抽藤坑、一路從二柜、一路從三隻寮、一路從北港溪的背後進攻,在三隻寮有設砲台以攻擊...

大南澳討伐事件
2T 泰雅族 H 歷史事件

事件背景  牡丹社事件後,清政府開始重視台灣後山的治理,1875年(光緒1年)沈葆楨派羅大春領兵開築北路,即今日所稱清代蘇花古道。開路過程中,羅大春所部與南澳群(Klesan群)人有所接觸。1888年(光緒14年)統領劉朝帶率領兵勇400名從宜蘭小坡塘坑(羅東西南約6清里)進入山區,其目的是為了探險能通往彰化縣的道路,走到凍死人坑(離小坡塘約40清里,今羅東溪上游,又稱番社坑溪)。沿溪上行至「光立嶺」頂,越過山嶺後遇到老狗社番(南澳泰雅族)的襲擊,約2小時內所有軍士官及帶路之化蕃共273人全數陣亡,包含宜蘭防營副將劉朝帶(劉銘傳之姪)在內。全軍覆沒,因此廢止探險中路。所涉民族  宜蘭縣泰雅族南...

白阿社開山事件
2T 泰雅族 H 歷史事件

緒論  「白阿社開山事件」指發生於1886年(光緒12年)9-11月、1889年(光緒15年)10月至1890年(光緒16年)1月,大嵙崁地區(今桃園市復興區)泰雅族與清軍的對抗。  在維基百科中,紀錄有1889年(光緒15年)有白阿社開山事件,另在台灣海外網之台灣人反清起義事件列述裡,指涉事件發生於花蓮地區。但經檢視清代花蓮原住民舊社,並無「白阿社」。惟在大嵙崁事件中,紀錄有比亞外戰役。比亞外部落,在清朝史料記載為「白阿歪社」、「白鴉尾社」,在1890年(光緒16年)所繪製之〈臺灣蕃地圖〉記載為「白牙歪社」。在1886年(光緒12年)以及1889年(光緒15年)清軍有與白阿歪社進行作戰之紀錄...

三角湧開山事件
2T 泰雅族 H 歷史事件

緒論  「三角湧開山事件」又稱「大嵙崁隘勇線戰役」,指1891年(光緒17年)9月至1892年(光緒18年)4月6日,發生於三角湧(新北市三峽區)泰雅族與清軍的對抗事件。事件背景  事件起因於三角湧一帶之漢人的屯墾,逼近泰雅族之領地,泰雅族為進行領域之保衛,乃於大嵙崁、三角湧、雙溪口進行出草,清朝未能繼續進行開墾,乃派兵攻擊泰雅族部落。事件始末  1891年(光緒17年)6月記名提督統帶陳羅率領台北隘勇營2,000人,11月加入統帶高登玉2,000人,幫辦全台墾務林維源也增援不少部隊,共計可達8,000人以上。  1891年(光緒17年)9月清軍統帶隘勇總兵陳羅率隘勇捉拿北灰‧西亞特(behu...

大嵙崁事件
2T 泰雅族 H 歷史事件

緒論  「大嵙崁社事件」指1900-1910年(明治33-43年),大嵙崁地區(今桃園市復興區)泰雅族大嵙崁前山群Msbtunux、大嵙崁後山群Mkgogan、大豹群、馬武督群等泰雅族人與日警的對抗事件。所涉民族  桃園市復興區泰雅族各部落事件背景  1899年(明治32年)日本政府實施樟腦專賣,開始進入山區大量開採樟腦,原居住於此地區的泰雅族人之領域受到侵擾,大嵙崁前山群Msbtunux、大嵙崁後山群Mkgogan、大豹群、馬武督群發動攻守同盟qutux phaban,攻擊日本駐軍。事件始末  1900年(明治33年)泰雅族人驅趕千餘名腦丁並焚毀日本腦寮以及事務所,日軍發動攻擊但不...

馬那邦社討伐事件
2T 泰雅族 H 歷史事件

緒論  此事件為1902年(明治35年),苗栗「南庄事件」的餘緒。所涉民族  苗栗縣泰雅族北勢群馬那邦等部落。事件始末  1902年(明治35年)10月,日本官方討伐苗栗廳大湖支廳轄內之馬那邦社人,起因於當時參加南庄事件之漢人到該社,並娶了該社原住民為妻子,企圖永住於部落內,甚至率領族人行兇,會導致山區情況不穩定。因此派出兩部隊討伐,警察部隊追趕至馬那邦山稜線上的小崠與大崠附近,但是族人頑強抵抗,一直到11月左右,相關漢人被警察查獲或被原住民殺盡,事件乃平息。事件結果與後續影響  1902年(明治35年)討伐馬那邦後,逐漸往前推進該處隘勇線。11月,苗栗廳則繼續推進大坪頭、小馬那邦間的隘勇線,...

台中稍來社事件
2T 泰雅族 H 歷史事件

事件背景  日本時代台中廳東勢角支廳轄下屬於南勢群之稍來社族人,從1900年(明治33年)以來屢次放火燒毀隘寮,以及攻擊警察官吏與隘勇等,引發官方討伐的念頭。所涉民族  台中市和平區泰雅族南勢群稍來社。事件始末  1905年(明治38年)3月23日,台中廳組織警部以下250名之警察部隊前往討伐,是日晚上半夜10點分為三隊進入山區包圍該社,族人因突然遭受攻擊而驚慌失措,無暇應戰而逃走,首先燒毀8間家屋,沒收各種物品,隘勇林阿坤與周高兩名戰死,同時羅清和負傷。第二與第三部隊接著第一部隊前進中,也燒毀家屋,並與第一部隊會合,繼續前行,族人等不時逆襲,三隊會合後,交戰約1小時,再燒毀8間家屋。最後,燒...

大豹社事件
2T 泰雅族 H 歷史事件

緒論  「大豹社事件」為1900-1907年(明治33-40年),發生於大豹溪一帶(今新北市三峽區南部山區)的泰雅族人反抗事件。所涉民族  新北市三峽區與桃園市復興區泰雅族前山部落大豹社等社。事件背景  1900年(明治33年),台灣總督府開放樟腦業者進入山地開採資源,大量業者進入部落領域,擁有豐富樟腦資源的大嵙崁地區泰雅族首當其衝。6月,鄰近大嵙崁樟腦製造地的大豹社因工人強姦部落婦女,引起族人反抗爆發衝突。事件始末  1900年(明治33年),在今三峽鎮地區,日本官方首先推進位於大寮地、成福至橫溪一帶的隘勇線,7月,台灣總督府派警察鎮壓。1903年(明治36年)2月1日起,新設深坑廳景尾支廳...

苗栗沙垓暗社事件
2T 泰雅族 H 歷史事件

緒論  1909年(明治42年)4月4日,有泰雅族人到大湖支廳所屬的上島隘勇監督分遣所附近出草,經日方偵查後,懷疑是隘勇線外已歸順沙垓暗社、打必曆、薛家鞍等3社族人,與新竹廳轄內原住民行兇。苗栗廳長召集3社頭目及有勢力者進行盤問,他們皆宣稱不知情,因此廳長對於沙垓暗社頭目說:你們即使未做壞事,但兇手通過你們的社內時,卻不盡歸順者之義務而加以檢舉,實屬不可饒恕之行為,你們應立即交出火槍來謝罪,否則將砲轟你們的聚落。但族人並不從命,因此日人決定砲轟之。所涉民族  苗栗縣泰安鄉泰雅族人沙垓暗社、打必曆社、薛家鞍社等3社。事件始末  1909年(明治42年)7月8日,苗栗廳懲罰屬於汶水群沙垓暗社族人,...

泰雅北勢群事件
2T 泰雅族 H 歷史事件

緒論  泰雅族北勢蕃分部於大安溪上游,東背中央山脈,西臨大安溪,南靠大尖山,北接大湖及汶水等群,地形險峻,有8社(武榮、魯普哥、斯鹿、馬那邦、馬比路哈、得莫克波內、路本、沈梅)、戶數350餘戶、人口1,700餘人,為北蕃中之一大部族。雖於1908年(明治41年)中投誠歸順(魯普哥及其他7社於1月、武榮社於6月),然於1911年(明治44年)2月,正當扣押台中廳轄內阿冷社方面各社槍械時,武榮社與稍來社族人突襲該搜索隊,山地情勢因而驟變,導致日本採取討伐措施。所涉民族  苗栗縣泰安鄉與台中市和平區泰雅族北勢群等部落。事件始末  1911年(明治44年)3月12日,一群原住民包圍大湖支廳司馬限隘勇線...

桃園卡拉社事件
2T 泰雅族 H 歷史事件

緒論  1914年(大正3年),桃園廳雅奧罕(Gaogan)支廳的警備員,大部分被徵調去支援太魯閣戰役,以及收繳南部原住民的槍枝,因此警備力量薄弱,轄內原住民每每殺害留守警備員、築路工人與製腦工人,9月以來共有9次襲擊警備單位,死傷多達14人。所涉民族  桃園市復興區泰雅族卡拉、巴陵、哈凱、塔卡桑、雪霧鬧等部落。事件始末  1915(大正4年)3月,桃園廳召集轄區警部4人、警部補4人,巡查200人、隘勇52人,挑夫200人,組織成4隊外,總指揮為山內小藤二,另有丸田九郎、山田久次郎、梅野富枝與祐成善市等4部隊,也請中間警部配置於丸田中隊,負責溝通雙方。此次目的在討伐卡拉社、巴陵社、塔卡桑社、雪...

白冷事件
2T 泰雅族 H 歷史事件

緒論  1920年(大正9年)7月6日,因為牛欄坑以南沒有設置鐵條網,原住民大舉襲擊隘勇線,當時有3名隘勇戰死;接下來襲擊白冷駐在所,有2名巡查戰死,3名負傷,其家族成員也有1名負傷,酒保員(零售物品)1名亦死亡;又襲擊稍來坪駐在所,傷巡查1名,來襲的楓樹頭稍來坪方面的原住民,到7日早上都尚未退去。所涉民族  台中市和平區泰雅族白冷等部落。事件始末  1920年(大正9年)7月,據傳2個月以前,台中廳北勢群有不穩之現象,官方開始編制搜隊,從來歸順已久、相繼平穩,南勢群所在之白冷與稍來兩警戒所與其他分遣所,皆被襲擊,此原住民先在埋伏坪對面的山上,遙點許多松火,似乎有所計劃,搜索隊也嚴重警戒著。6...

沙拉茂騷擾事件
2T 泰雅族 H 歷史事件

緒論  1916年(大正5年)中部山區的情勢開始呈現不穩的狀態,1920年(大正9年)臺中州沙拉茂原住民受到東勢郡北勢群騷動的影響,情形有所轉變,6月下旬後,不安的狀態更加明顯,大有攻擊サラマオ(沙拉茂)駐在所的趨勢,後因支援趕赴,始化險為夷。所涉民族  台中市和平區梨山里泰雅族沙拉茂等部落。事件始末  1920年(大正9年)9月16日,カヨ(Kayo)社與カイヤイ(Kaiyai)社的原住民露出反抗態度,駐在所所在地頭目Yomin Watan極力安撫,仍無法控制,駐在所不得不撤退,該所巡查下松仙太急報相澤警部補,攜眷與頭目當天抵達長阪駐在所。9月18日,原住民襲擊「合流點分遣所」與「...

利有亨事件
2T 泰雅族 14Q 賽德克族 H 歷史事件

緒論   1908年(明治41年)4月23日,總督府為擴增樟腦、礦山、木材,以及墾地的開發利益,因而發動「大南澳隘勇線前進」的擴張行動。位於和平溪(舊稱大濁水溪)北溪支流布蕭丸溪上源左岸山區台地的Ryuhing(利有亨,或譯為流興)部落,其地理形勢正處於南澳山區通往蘭陽平原和東側海岸線的必經要道。日本軍警部隊進行大南澳隘勇線擴張、入侵南澳山區部落的時候,雖有部落畏於武器兵力懸殊而有順服的意願,但各個部落內部仍有族人持續採取遊獵狙擊戰術的型態進行反擊,其中位於險要關鍵位置的Ryuhing部落戰況尤為慘烈。最終結局是囿於彈藥不足、武力懸殊、生活物資匱乏的因素,以失敗告終,並為此後步入部族內部...

《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
2T 泰雅族 D 重要文獻

  《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一書是廖守臣1971-1982年(民國60-71年)間,花費12年的時間,實地調查泰雅族村落遷徙移動情形,配合日本時代及戰後的省縣地方志材料,整理出泰雅族部落遷徙與拓展記錄的詳盡資料,並在他當選花蓮縣秀林鄉鄉長任內的1984年(民國73年)出版發行。 章節描述   本書概分為「泰雅族概要」、「泰雅族源流及其遷徙的探討」、「清朝時代泰雅族的移動與原因」、「清朝時代泰雅族部落的形成與分佈」、「民國以後泰雅族聚落移動原因與方向」、「民國以後泰雅族部落移動與村落的形成」、「結論」等共計7章,詳細記錄整個泰雅族群各亞族的家族部落演變情況,內容敘...

卑亞南道路
2T 泰雅族 K 生活空間

道路位置   「卑亞南」,泰雅語為Pyanan,此道正式修築於1918年(大正7年),完工於1921年(大正10年),從宜蘭縣羅東鎮往南延伸到南投縣仁愛鄉,通過泰雅族道路穿越泰雅族溪頭群、白姑群,與賽德克族的傳統領域,其最大特點是呈現「南北向」道路系統,全長約120公里。戰後,民國政府從宜蘭縣大同鄉濁水至南投縣仁愛鄉霧社,拓建為「中橫宜蘭支線」。 道路修築始末   泰雅族分布很廣,其領域遍及北部與中部山區,總督府為方便交通與管理族人,大量修築「理蕃道路」來控制部落,後期推動集團移住。1910年(明治43年)總督府為控制泰雅族「溪頭群」,於4月5日起,從宜蘭方面開鑿4日里(約1...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
  • 6
  • 7
  • 8
  • 9
  • 10
  • 下一頁

關於本站

  • 事典介紹
  • 編輯說明
  • 使用說明
  • 編輯團隊
COPYRIGHT 2019 @ 教育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