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別 凱達格蘭族。 身分 小雞籠社頭目。小雞籠社位於今新北市三芝區舊大字舊小基隆、新小基隆。已知在任時間含1900-1901(明治33-34年),有頭目戳記為憑「小圭壠社頭目王鄭潘長行記」。「小雞籠社」有異寫「小圭壠社」。 事蹟 1900(明治33年),翁煥文兄弟,將田業壹段,托中引就與潘乾山兄弟出首承買。頭目王鄭潘為在場業主。「仝立杜賣盡根水田山埔契字人翁煥文、佛印兄弟等,有承先祖父遺下鬮分應得田業壹段,坐落荖梅庄土名九芎林口,東至溪為界,西至大崙分水為界,南至鍾家田頭豎溝上下直透為界,北至潘家田頭大岸透過西畔灣入土地公廟毗連為界,四至界址面踏明白。...
族別 洪雅族。 身分 諸羅山社已知最早酋長。諸羅山社位於今嘉義市舊大字北門外。已知在任時間含1646-1651(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九任駐臺行政長官Pieter Anthoniszoon Overtwater任內第1年起,至第十任Nicolas Verburg任內第3年為止)。 事蹟 《熱蘭遮城日誌》載:「(1646年)2月28日。在諸羅山(Tirosen),或稱Laos,長老是:Dackalackala、Davalack、Gavil和Davoro,他們一直都表現良好,因此予以稱讚,並都繼續連任」。 又知,《熱蘭遮城...
族別 噶瑪蘭族。 身分 又名阿比。里腦社土目。里腦社位於今宜蘭縣冬山鄉舊大字補城地。已知在任時間含1880(光緒6年)。 事蹟 1880(光緒6年),土目阿比仔等人,將水田參小段,托中招得漢人林文華出首承墾永耕。「仝立找洗字東势里腦社土目阿返仔、阿比仔,縁有承父自墾水田叁小叚,計共叁分零,址在里腦社界。因前乏欠粮食,告借無門,托中招得傼人林文華出首承墾永耕。當日銀字兩相交清,嗣因林文華乏銀應用,将此永耕地叚轉墾招淂邱烋公首事承墾,赴房給单掌管,配納該社下則口粮之例,歴経有年。碍因返仝姑親阿比為粮食不足,爰是托中向與邱烋公首事人找出佛銀柒員正交收足訖,日...
族別 西拉雅族。 身分 新港社土目。新港社位於今台南市新市區舊大字新市。已知在任時間含1785(乾隆48年),有複寫土目戳記為憑「分府劉給台邑新港社土目虞尚歷圖記」。 事蹟 1785(乾隆48年),番婦目加礼等人,將檳榔宅一所,托中引就與戴宅出首承贌。土目虞尚歷為在場人。「立贌批約字新港社番婦目加礼、東淵等,有承父檳榔宅一所,坐落土名新店后,宅內摘種檳榔大小共弍百肆拾株,併帶四圍竹木在內,東至漢娘大門、西自自己園、南至車路、北至田,四至明白為界。茲因鴛遠照管弗及,托中引就與戴宅出頭承贌,三面言議時價銀伍拾大員,約管拾伍年,滿限銀銷宅無租。但此時約收過銀...
族別 道卡斯族。 身分 族德化社總通事。德化社位於今台中市大甲區舊大字社尾。已知在任時間含1789(乾隆54年),有總通事戳記為憑「理番分府給德化社總通事瓦厘□□記」。 事蹟 1789(乾隆54年),社番直加蘭巴難,將田壹段,托中引就漢人林聖出頭承耕。總通事瓦厘□□為在場人。「立招佃字。大甲西社番直加蘭巴難,有承父水田壹段,坐址土名三十甲,東至車路、西、北俱至林球田、南至埔;另帶東勢車路上水田貳小段,俱帶水灌溉。今因乏銀費用,托中引就漢人林聖觀出頭承耕,三面言議,實出磧地銀壹佰肆拾大元正,其銀即日仝中交訖,其田隨踏付林聖觀前去掌管耕作,不敢阻當;保此田...
概述 (別名)潘初拔。 (族別)巴宰族。(巴宰名)馬下六‧大完。(身分)有八個身分,其一為岸裡社番,其二為番童,其三為岸裡九社通事,其四為岸裡社通事,其五為番生員,其六為番職員,其七為岸裡社番業戶。其八為岸裡社業主。岸裡社位於今台中市神岡區舊大字大社。(活動年間)其活動年間已知有1785-1836(乾隆50年起至道光16年)。(任代別)有五種版本,吳佰祿根據整體內容差異性,可分為《手記》及〈陳表〉兩大系統。《手記》系統,潘進文為第九任,在任時間為1799-1810(嘉慶4-15年)。〈陳表〉系統,潘進文為第七任,在任時間為1796-1802(嘉慶1-7年)。吳佰祿校定,潘進...
族別 漢人。 身分 柴裡社通事。柴裡社位於今雲林縣斗六市舊大字斗六。已知在任時間含1726(雍正4年)。 事蹟 1726(雍正4年),通事高歡等人,稟報夥記陳登攀等人遭生番殺害。「巡視臺灣監察御史臣索琳、吏科給事中臣汪繼燝謹奏,為奏聞事。雍正肆年陸月貳拾參日據前任諸羅縣知縣孫魯稟稱:陸月拾捌日據柴裡社通事高歡、土官皆知里、布士安、鄉長張達三、管事楊快、甲頭廖士乾等轉據庄民劉日魁報稱,伊夥記陳登攀、劉尚伯、劉士鐸、劉連清、劉應遠等伍人,本月拾柒日早因往斗六東埔地方採收芝麻,被生番殺死。等情。報明到縣。隨經帶同仵作前往相驗,俱被殺死是實,即著各屍親收殮看守...
族別 馬卡道族。身分 下淡水社通事。下淡水社位於今屏東縣萬丹鄉舊大字番社。已知在任時間含1880(光緒6年),有通事戳記為憑「理番分府張同治元年給下淡社通事潘仁和戳記」。「下淡水社」又名「下淡社」。事蹟 1880(光緒6年),社番邱建興等人,將熟田壹段,托中引就與萬丹街尾李棟找洗。通事潘仁和為中人。「立盡絕根找洗契字人下淡社溝仔墘番邱建興、建安兄弟。承接頓物潭庄祖父邱拔魁仝姪仕旺、仕添有明買過熟田壹叚,大小共拾壹坵。受種壹甲,年帶納番大租粟弍石弍斗滿正,坐落土名在番社庄尾。東至簡、蘇二宅為界,西至張簡番墓為界,南至張、蘇二宅為界,北至車路為界,四至界址明白。因前祖父邱拔魁等乏銀應用,托中...
位於花蓮縣富里鄉竹田村東竹78號,屬東部中會。 1941年(民國30年)是東里教會「竹田講義所草創期」。仝年5月5日,在竹田村金阿香的住宅成立竹田講義所,並舉行首次聖餐。翌年1月25日,竹田講義所首次選長執,2月設立長老:北里典宗(李天送)、執事:陳生。因二次大戰時期,被迫停止聚會。 隨著竹田的信徒日增,主日禮拜往返東里教會,需費時兩個小時半,因此有意在本地設立禮拜堂,此為「竹田教會設立期」。1953年(民國42年)東里教會張雲錦先生及蔡龍長老、陳生執事、陳田、鄭大鵬、金春來等提議於竹田設立禮拜堂。和會通過後立即募款,共募得13,000餘元,遂購得一律六分餘地之地皮。10月派朱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