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8世紀末首任的「巡視臺灣監察御史」黃叔璥,曾在〈番俗六考〉中紀錄了「番社」(即今平埔族)歌謠34首;這34首輔以生活習尚紀錄的歌謠,無疑是數百年前台灣平埔族音樂最佳的「原型」,也是今日平埔各族比較研究、文化認同、音樂復振等等的最佳幫助。 【圖1】黃叔璥〈風俗六考〉諸羅山社〈豐年歌〉。 根據文獻資料,平埔族的音樂以口傳的歌謠為主,樂器種類很少。以下先將來自不同社群的34首歌謠歸納分類。 平埔族歌謠的類別 根據音樂的功能與場合,平埔族歌謠可分為下列幾種。 1. 祭祖、誦祖的歌謠:這一類歌謠最多,佔比9/34。「祖靈」是平埔族...
概述 大武壠族是台灣南部的平埔族,又稱「四社平埔」。大武壠族,其與西拉雅族、馬卡道族,關係密切。有將三族合為一族,稱「西拉雅族」,亦有將三族分立,稱為三族。未成定論。(參見「大武壠族」詞條)。大武壟社群傳統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比較特殊,19世紀〈安平縣雜記〉曾對「作向」有詳細的描述。該族每年定農曆3月15日「禁向」,至9月15日「開向」。開向的儀式在「公廨」進行。黃昏時,大家做米買(類似麻糬),並準備檳榔、金紙、香枝、白米、豬肉、魚、雞等祭品到公廨獻祭。 目前作向的祭儀保留了告神祈福、飲酒、歌舞,儀式完成後,群眾在公廨外唱歌跳舞,可以通宵達旦;所唱的各種歌曲統稱「牽戲」、「賽戲...
音樂概述 巴宰族(Pazeh)是台灣中部的平埔族,如同其它的平埔族一般,巴宰族的音樂以歌謠為主,歌謠也多半與歲時祭儀、農作、生活有關,其中又以祭祖歌ai-yan佔最大比例,也最重要,生活歌謠只佔少數,而難得的是他們也保存了少數童謠。巴宰族傳統的樂器曾經有銅鑼、薩鼓宜、嘴琴,目前只有在過新年的賽跑走標、唱祭祖歌ai-yan挨焉時,才會使用銅鑼助興或導引歌舞節奏,另兩樣樂器則已經從生活中消失。 巴宰族的母社在台中豐原岸里大社,他們有自己的獨特語言和文化,也有台灣平埔族共通的祖靈信仰,以及「過新年Razum」賽跑(「走標」)的慣習。昔日巴宰族舉行的過新年Razum會有一連幾天的活...
西拉雅族有好幾種定義,若採取較寬鬆的定義,則分為三個亞族,第一個為分布於台南平原的西拉雅本族,第二個為分布於玉井盆地的大武壠亞族,第三個是分布於高雄屏東平原的馬卡道亞族。後來有移民出去到恆春地區形成的「平埔人」和到花東地區的「大庄人」。 西拉雅族歌謠包含三個亞族各有各自所吟唱的歌謠。至於亞族之間,因語言、文化、傳承、通婚以及傳播等諸因素影響而成的歌謠,是不一樣還是相似的呢?這個問題留給民族學家、音樂學專家去面對,在部落裡族人仍然習慣稱呼這是「頭社」系的歌、恆春地區的「平埔調」,花東「大庄人」的歌。 西拉雅族歌謠共通的四音組織 總括來說,西拉雅族的歌謠,隱約還是可以...
族別 道卡斯族。 身分 新港社土目。新港社位於今苗栗縣後龍鎮舊大字新港。已知在任時間含1853(咸豐3年)。 事蹟 1853(咸豐3年),土目劉什班等人,將田埔山場壹所,托中引就與謝扶持等人承買。「立杜賣田埔山岡字,新港社番土目劉什班,番差蟹茂生,甲首劉南茅、陳水成仝眾社番等,情因通社承祖父經管公業,土名在倒別牛東片一帶田埔山場壹所,東至贌張禮禎耕作埔園雙合窩為界;西至隨龍加東窩岡頂倒水為界;南至大雞油龍身大岡頂倒水為界;北至造橋新庄山埔毗連為界;又西南角在內車坪外車坪阿巧崎岡頂倒水為界;西邊前窩後窩大岡頂倒水為界;西北至倒別牛大車路為界;四至界址,仝...
族別 凱達格蘭族。 身分 小雞籠社土目。小雞籠社位於今新北市三芝區舊大字舊小基隆、新小基隆。已知在任時間不詳,但有土目戳記為憑「淡水分府給小圭籠社接辦土目番金國戳記」;見〈臺北平埔番印譜〉,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小雞籠社」有異寫「小圭籠社」。 事蹟 擔任土目時的事蹟不詳。在任時間應為1875(光緒 1 年),淡水廳改至台北府以前。 後述 詹素娟、劉益昌的《大臺北都會區原住民歷史專輯:凱達格蘭調查報告》載:「小雞籠(Sio-ke-lang)。(一)社名:1.荷語拼音:Kaggilach / Cackerla...
族別 洪雅族。 身分 諸羅山社酋長。諸羅山社位於今嘉義市舊大字北門外。已知在任時間含1648-1651(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九任駐臺行政長官Pieter Anthoniszoon Overtwater任內第3年起,至第十任Nicolas Verburg任內第3年為止)。 事蹟 《熱蘭遮城日誌》載:「(1648年)3月10日。在Tirossen諸羅山,又稱Laos:是Davoro、Davalack、Gavil和Kativongh;Kativongh是最近取代因犯錯而坐牢的原來的長老Dackalackala的位置的,現在留任;又G...
族別 噶瑪蘭族。 身分 里腦社土目。里腦社位於今宜蘭縣冬山鄉舊大字補城地。已知在任時間含1880(光緒6年),有土目戳記為憑「宜蘭縣正堂給東勢里腦社土目奪返眉長行戳記」。 事蹟 1880(光緒6年),土目阿返仔等人,將水田參小段,托中招得漢人林文華出首承墾永耕。土目奪返眉為在場人。「仝立找洗字東势里腦社土目阿返仔、阿比仔,縁有承父自墾水田叁小叚,計共叁分零,址在里腦社界。因前乏欠粮食,告借無門,托中招得傼人林文華出首承墾永耕。當日銀字兩相交清,嗣因林文華乏銀應用,将此永耕地叚轉墾招淂邱烋公首事承墾,赴房給单掌管,配納該社下則口粮之例,歴経有年。碍因返仝...
族別 西拉雅族。 身分 新港社土目。新港社位於今台南市新市區舊大字新市。已知在任時間含1786(乾隆49年),有土目戳記為憑「分府董給臺邑新港社土目余撓戳記」。 事蹟 1786(乾隆49年),社番厝姓東哦名大留等人,將厝宅併樹木菓子壹所,托中引就與曾仙聞出首承典。土目余撓為在場人。「立典契人新港社番厝姓東哦名大留、目加禮等,有厝宅併樹木菓子壹所,坐落土名狗□崑。東至溝,西至朥獨宅,南至朥獨園,北至第加冬園,四至明白為界。今因乏銀費用,托中引就與曾仙聞出頭承典。三面言議,時價花邊銀參佰壹拾玖大員正。其銀即日仝中交訖。其厝宅併樹木、菓子,即付銀主起蓋居住。...
族別 道卡斯族。 身分 德化社總通事。德化社位於今台中市大甲區舊大字社尾。已知在任時間含1801-1825(嘉慶6年起至道光5年),有總通事戳記為憑「理番分府給德化社總通事巧防順長行戳記」。 事蹟 1801(嘉慶6年),業戶巧榮宗等人,將水田壹段,托中引就與漢人林進出首開墾。總通事巧防順為在場知見。「立招開墾字大甲西社業戶巧榮宗仝眾番等,有承祖父遺下公田園拾貳甲伍分,被水沖壞,流破三段,未經丈明甲聲,坐落土名大安庄後庄頭水田壹段,東南至周家田為界、西至張家田為界、北至溪;北勢園壹段,東至周家園為界、西至張家園為界、北至圳為界、南至溪為界;海口田園一段,...
族別 巴宰族。 身分 岸裡社通事。岸裡社位於今台中市神岡區舊大字大社。已知在任時間含1811-1813(嘉慶16-18年)。 事蹟 通事潘馬轄的事蹟不詳,僅知其為岸裡社第九代通事。周定山〈岸裡社歷代通事年表〉有其姓名,內容載「第九代:潘馬轄。(勤續年號)自嘉慶十六年至嘉慶十八年。(勤續年數)三」。見《岸裡大社文書全文數位化計...
族別 洪雅族。 身分 柴裡社通事。柴裡社位於今雲林縣斗六市舊大字斗六。已知在任時間含1766(乾隆30年)。 事蹟 1766(乾隆30年)的官府文書「諸羅縣番社通事、副通事、土目名單—舊社名及通事名簿」(收錄於《岸裡大社文書》),猫唠吧須登錄在案。「柴裡:通事猫唠吧須」。...
族別 馬卡道族。 身分 下淡水社通事。下淡水社位於今屏東縣萬丹鄉舊大字番社。已知在任時間含1880-1884(光緒6-10年),有四顆不同通事戳記為憑「理番分府鄧給□下淡社通事劉玉真奉公戳記」、「理番分府袁給下淡社通事劉玉真戳記」、「下淡社通事劉玉真□□」、「理番分府梁給下淡社通事劉玉真奉公戳記」。「下淡水社」又名「下淡社」。 事蹟 1880(光緒6年),社番潘萬生,將熟田壹所,托中引就與番社庄李契出首承典。通事劉玉真為在場人。「立典契字人下淡社番潘萬生。有承外祖父生我、沙居力開懇熟田壹所,大小共四坵,坐落土名在新庄洋尾南勢圳上,受種四分,年帶納社課粟...
族別 道卡斯族。 身分 新港社土目。新港社位於今苗栗縣後龍鎮舊大字新港。已知在任時間含1861(咸豐11年),有土目戳記為憑「理番分府給新港社土目劉芳春長行記」。 事蹟 1861(咸豐11年),社番劉買葛等人,與鍾福之姪阿傳發生土地越界紛爭,今雙方和解。土目劉芳春為在場併筆人。「仝立合約字人新港社番劉買葛、姪阿雅、智英、仝鍾福之姪阿傳,前因葛等有旱田壹所,在茭藶湖,其四至界址踏明賣與傳掌管。今因葛等欠田耕作,在傳大小湖埤尾界內,有開田耕作,現因傳向前理較,是以葛邀請公人踏明界址,葛等田二處俱至田尾,與傳埤尾大岸毗連為界,即日當中議定,葛等愿將增找田契尾...
族別 凱達格蘭族。 身分 金包里社已知最早土目。金包里社位於今新北市金山區舊大字下中股。已知在任時間含1766-1770(乾隆30-35年),知有土目戳記「分府宋金包里社土目甘望雲記」。「金包里社」有異寫「金包裡社」。「甘望雲」有異寫「甘望云」。 事蹟 1766(乾隆30年)的官府文書「淡水廳番社通事、副通事、土目名單—舊社名及通事名簿」(收錄於《岸裡大社文書》),甘望雲登錄在案。「金包裡:土目甘望云」。 又知,1770(乾隆35年),土目甘望雲等人,將鹿場一所,招來蕭秉忠前來開墾。「立杜賣盡根契北港等社通事昇舉、金包里社土目甘望...
族別 洪雅族。 身分 諸羅山社酋長。諸羅山社位於今嘉義市舊大字北門外。已知在任時間含1650(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十任駐臺行政長官Nicolas Verburg任內第2年)。 事蹟 《熱蘭遮城日誌》載:「(1650年)3月15日。在Tirosen諸羅山,又稱為Laos:長老Davoro、Kalivongh、Lapikouda和Gavil四人都繼續留任,並選任一個名叫Veydo接替已辭職的長老Davalack,因為這個Davalack前一陣子表現惡劣」。...
族別 噶瑪蘭族。 身分 里腦社頭目。里腦社位於今宜蘭縣冬山鄉舊大字補城地。已知在任時間含1896(明治29年)。 事蹟 1896(明治29年),伊能嘉矩前往宜蘭調查當地平埔蕃社,在其「宜蘭地方平埔蕃社一覽表」載:「蕃社名:里腦社Rīnao。人口:62。頭目名:陳武反仔Tanvūhoanā」。見〈台灣通信〉(第二十三回)。...
族別 西拉雅族。 身分 新港社土目。新港社位於今台南市新市區舊大字新市。已知在任時間含1797-1799(嘉慶2-4年),有兩顆不同土目戳記為憑「臺分府袁給臺邑新港社番土目機穆堯戳記」。 事蹟 1797(嘉慶2年),Singgg等人,將土地出典給Dakki等人。土目機穆堯為在場人。有典契為據,內有土目戳記。原件見村上直次郎《新港文書》,有李壬癸華譯本。 又知,1799(嘉慶4年),社番卓羅力等人,將沙園壹所,托中引就與新港社鄭伯教等人出首承典。土目機穆堯為中人。「立典契人新港社番卓羅力、卓阿絲等,有承祖父自墾沙園壹所,年帶番餉銀壹大員,坐落土...
族別 道卡斯族。 身分 德化社總通事。德化社位於今台中市大甲區舊大字社尾。已知在任時間含1819(嘉慶24年),有總通事戳記為憑「理番分府給德化社總通事嘉巳邁穪長行記」。 事蹟 1819(嘉慶24年),社番林武力等人,將水田二處,再托中招得漢人林桔前來承耕。總通事嘉巳邁穪為知見人。「招耕收壓地銀字大甲西社番林武力、世老巴蘭、阿宗有承父墾下水田二處,坐址土名十三甲庄厝後,東至車路、西北俱至自己田、南至十三甲厝埔;又一處在東勢車路上,東至車路、西至小路、南至石埔、北至圳並水溝二處,四至俱各明白為界,並帶水灌溉此二處之田,前經招漢人林聖觀佃耕;茲年限已滿,世...
族別 巴宰族。 身分 岸裡社總通事。岸裡社位於今台中市神岡區舊大字大社。已知在任時間含1805(嘉慶10年),有總通事戳記為憑「岸裡社總通事潘捷元長行記」。 事蹟 1805(嘉慶10年),李獻,備出現租銀捌拾元,以及無利磧底銀肆拾陸元,取得西勢尾社番阿四老都蘭等人的水田壹處。總通事潘捷元為在場人。「立備出現租磧底銀字人李獻,今有西勢尾社番阿四老都蘭、打必里馬下六、阿木馬下自承當溪洲水田壹處,四至原有界址分明,遞年額租參拾石,內除一九孔五谷四石伍斗,外仍寔租貳拾伍石伍斗。茲因番主乏銀應用,陸續向獻手內借去現租銀捌拾元,又借去無利磧底銀肆拾陸元,即日交收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