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版)
  • 人氣指數:308,038
  • 線上人數: 4
  • 排灣族
      • 全部
      • 1A 阿美族 Amis
      • 2T 泰雅族 Tayal
      • 3W 排灣族 Paiwan
      • 4B 布農族 Bunun
      • 5P 卑南族 Pinuyumayan
      • 6R 魯凱族 Rukai
      • 7C 鄒族 Cou
      • 8S 賽夏族 SaySiyat
      • 9Y 雅美族 Yami
      • 10O 邵族 Thau
      • 11K 噶瑪蘭族 Kebalan
      • 12U 太魯閣族 Truku
      • 13Z 撒奇萊雅族 Sakizaya
      • 14Q 賽德克族 Seediq
      • 15L 拉阿魯哇族 Hla’alua
      • 16V 卡那卡那富族 Kanakanavu
      • 31PNP 平埔族群
      • 21PAN 泛族群
      • 41ATR 他族
  • 分類檢索
      • 全部
      • Q 語言文字
      • L 生活禮俗
      • R 信仰祭儀
      • H 歷史事件
      • S 社會組織
      • P 法政經濟
      • Y 神話傳說
      • K 生活空間
      • M 物質文化
      • A 藝術文化
      • E 族群類屬
      • D 重要文獻
      • F 重要人物
      • T 考古遺址
      • G 機構社團
      • B 民族動植物
      • Ed 教育
      • Lt 文學

查詢的關鍵字:『狩獵』, 民族檢索:『3W 排灣族Paiwan』, 共6筆


Kinayiman歸崇部落
3W 排灣族 K 生活空間

bsp;2012年(民國101年),完成部落景觀露營區及部落狩獵體驗場。7. 2013年(民國102年)部落名稱登記為「歸崇部落Kinayiman」。...

Tjakuvukuvulj內文部落
3W 排灣族 K 生活空間

並命令族人繳交槍械,大頭目puljaljuyan認為槍是族人狩獵與自保工具而堅持不繳,因此被日警囚禁。5. 1945年(昭和20年),日本政府計畫將內文社、中文社等9社一同移居獅子頭山腳,但因日本戰敗而未實現。6. 1947年(民國36年),因舊部落地勢險峻,可耕地少,族人開始遷至他處,最初移居的地點是東方的「內海」,後來全數移住內文部落現址,與內文社同時移居的部落尚有中文社、阿乳芒社。7. 1947年(民國36年),「楓林國民小學內文分班」在本部落設立。8. 1954年(民國43年),「楓林國民小學內文分班」改名為「草埔國民小學內文分校」。9.&nbs...

Seqalapit斯卡拉比部落
3W 排灣族 K 生活空間

位於大武斷層坡面缺乏土地,一部分族人遷往原本族人前往南田地區狩獵時中途休息之地—南興。4. 1970年代,政府為興建南迴鐵路徵收土地,新部落中的富中聚落大部分土地被徵收僅餘2戶,富南聚落亦有十餘戶族人四散搬遷。5. 2009年(民國98年),莫拉克颱風使部落災情慘重,遷徙至大武舊國小。6. 2012年(民國101年)部落名稱登記為「斯卡拉比部落Seqalapit」。...

mulinaga森永部落
3W 排灣族 K 生活空間

為遷村目的地。部分居民因認為新址距離舊部落過遠,來往耕作地及狩獵區不方便,遂移住距離舊部落較近的土坂村(tjuabar);另有部分族人循親緣關係移住太麻里鄉多良村中大溪(kiring)社區。8. 1954年(民國43年),因襲日本時代農場之名,改名為「森永村」。9. 2013年(民國102年)部落名稱登記為「森永部落Mulinaga」。重要人物與事蹟1. 布拉優央(Puljaljulang,?-1909),大里力社排灣族人,副頭目。1909年(明治42年)6月,一位大竹高溪上游謝羅社的原住民在遞送郵包途中,馘首浸水營駐在所日警小山巡查,並嫁禍給柴塱驛社(Talje...

tjavualji大麻里部落
3W 排灣族 K 生活空間

組織成立。7. 2010年(民國99年),恢復傳統狩獵祭儀。8. 2013年(民國102年)部落名稱登記為「大麻里部落Tjavualji」。9. 2024年(民國113年)原部落範圍另外獨立出加拉班部落qaljapang、利里武部落ljiljiv、拉加崙部落ljagaljen。重要人物與事蹟1. 李世雄(日本名吉武正雄,1909-1988),出身大王村。戰後,獲官派為金山鄉(今金峰鄉)第二任鄉長,後又當選太麻里鄉第三任鄉長,為台東地方首位在平地鄉當選鄉長的原住民。此後,任5屆鄉民代表,戮力於保持大王村部落傳統生活型態。鄉長任內,協助金峰鄉近黃、比魯、介達...

牡丹國中
3W 排灣族 G 機構社團

土特色,如母語、皮雕、木雕、原住民餐飲、文化典故、習俗禮儀、狩獵、野外求生等等。1990年(民國80年)3月於山地民俗歌舞方面表現突出。1996-2000年(民國85-89年)培育民俗技藝、歌舞及體育長才。   據2024年(民國113年)統計,有學生人數62名,開設班數3班,全校教職人員16名。   【圖1】牡丹國中第八屆校慶。(牡丹國中提供)   【圖2】牡丹國中舊教師宿舍。(牡丹國中提供)   【圖3】牡丹國中慶祝雙十國慶大會。(牡丹國中提供,校門,1976年)   【圖4】牡丹國中第十六屆校慶。(牡丹國中提供)   【圖5】牡丹國中歌舞比賽。(牡丹國...

關於本站

  • 事典介紹
  • 編輯說明
  • 使用說明
  • 編輯團隊
COPYRIGHT 2019 @ 教育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