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屏東縣瑪家鄉排灣村1鄰7號,隸屬排灣中會。 1951年(民國40年),高華夏牧師前來佈道,福音首次傳入筏灣村。首位接受福音的信徒是邱信義,後來陸續有邱聚盧、杜仙女、周福娘、劉月眉等人陸續入信。不久後開始舉行定期禮拜,同年3月開始建造禮拜堂,9月完工獻堂,原先命名為「筏灣教會」。1974年(民國63年)舉村遷居,先是暫遷至佳義公共造山地,在高華夏牧師率領佳義信徒,提供人力和建材的援助下,於1976年(民國65年)再次遷到新筏灣池並定居下來。本會經洪三貴長老借讓土地,得以搭建臨時教會。 本會原名「筏灣教會」,1987(民國76年)年更名為「排灣教會」。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
位於屏東縣瑪家鄉涼山村84-1號,隸屬排灣中會。 1950年(民國39年)2月,常有馬兒教會、三地門教會的信徒前來涼山村佈道。隔年潘順貴宣道師來到涼山村,開始舉行定期禮拜,並搭建簡易的禮拜堂。後來又在1957年(民國46年)6月,重新擇地重建磚造禮拜堂,10月竣工,隔年1月獻堂,並聘請高華夏擔任首任牧師。1980年(民國69年)3月,重建2樓禮拜堂。1984年(民國73年)4月,聘請蔡茂已為第3任牧師。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潘順貴、高華夏、許別江、林正光、林金菊、陳金章、毛東南、楊順一、林新喜、蔡茂已、蘇宏明、蔡秀惠。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4...
位於屏東縣瑪家鄉涼山村沿山公路,隸屬排灣中會。 1995年(民國84年),本會自母會「涼山教會」分支後,為延續福音,暫借信徒胡金市的工寮鐵皮屋作為聚會場所,後來因聚會所無法負荷逐漸增長的人數,因此另覓他處。隔年,長老邱秀嬌捐贈龍泉段8號的旱地,本會再增購長老李松香約35坪的土地作為建堂用地。1997年(民國86年)12月,獻堂並舉行設教紀念典禮,命名為「沿山教會」。1998年(民國87年),中會調派林新喜駐牧,擬定升格,並於隔年正式升格為堂會。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林新喜、李耀光、陳永明。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54名,...
位於屏東縣潮州鎮富春里光春路239-1號,隸屬排灣中會。 本會初期的信徒以獅子鄉居多,村中族人為謀生計和孩子就學,選擇移居潮州,因此本會早期是以家庭聚會的方式舉行禮拜。直到1988年(民國77年),中會設立「潮原教會」,信徒人數逐漸穩定。期間因經濟因素,教會輾轉遷移,始終以家庭方式聚會。後來搬遷至富春里光春路,由里港教會的會友張淑真捐獻宅地(現址),信徒鄭貴花接洽教會,才結束了教會頻繁遷移的情況。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徐玉男、毛信惠、蔣秀花、許瑞美、瓜樂、郭玫玲、何主恩、李耀光、陳永明、毛信惠、郭玫玲、陳春美、傅梅娟、黃啟光、郭玫玲、蔣秀花、李燕慈...
位於桃園市龜山區明德路310號2樓,隸屬排灣中會。 1987年(民國76年)2月,原先前往壽山教會禮拜的原住民族人陸續離開,改在信徒賴明鳳的家中聚會。1988年(民國77年)3月,佳暮教會的牧師陳松德來到龜山探訪信徒,同時也前來主持設立團契,命名為「佳山團契」。 1993年(民國82年)9月,封立高望喜傳道師為本會的首任牧師,並續任至1999年(民國88年)9月舉行設教11週年感恩禮拜,並主持禮拜堂獻堂及續聘禮拜。2005年(民國94年),本會向中會申請停派傳道師,一直到2006年(民國95年)5月,本會才再次向中會申請聘任旅外傳道師林玉美,擔任本會的教育幹事。 ...
位於高雄市大樹區久堂里建村街91-1號,隸屬排灣中會。 1989-2005年(民國78-94年)年間,鳳原教會的傳道師孫子貴與信徒張豔豔、高月花、金良等人,於九曲堂地區傳播福音,除期聚會場所選在信徒住家。直到2005年(民國94年)7月,小會選定大樹鄉久堂村湖底橋下為福音據點,同年舉行九曲堂福音站設立感恩禮拜。2006年(民國95年)6月,會員大會議決,開始舉行九曲堂主日禮拜。2010年(民國99年)8月,鳳原教會小會提報中會,申請開設新教會,中會於同年議決同意,本會舉行設立感恩禮拜。 2012年(民國101年)11月,本會搬遷至現址。 本會迄今(2023年)...
位於高雄市岡山區後紅路37巷8弄31號,隸屬排灣中會。 本會會友原先多屬於鎮海教會,由於鎮海教會缺乏健全的體制與組織,因此信徒紛紛離開。這些信徒向當時為排灣中會水門教會駐堂牧師的林文瑞請益,希望排灣中會可以協助牧養岡山區的原住民信徒。於是,岡山區信徒在林文瑞牧師、水門教會長執的協助下,聚會逐漸穩定,並定名為「山原教會」。 由於信徒主要從原鄉前往都會區謀生(多擔任螺絲工廠員工或臨時勞工),在外地租屋普遍經濟壓力大,信徒無法購置自己的教堂,只能在岡山市區尋找便宜的租屋作為聚會場所。本會自2003年(民國92年)4月設立至今,已搬遷至少4次,目前教會位於台一線上的後紅路巷內。 本會迄今(2...
位於高雄市楠梓區壽民路211號,隸屬排灣中會。 本會起初是由一群與榮民結婚的原住民婦女在右昌地區開始聚會。1998年(民國87年),佳義教會設立「高雄福音站」。2001年(民國90年)印度長老教會米佐蘭姆大會宣教師蔡達華,在排灣中會的安排下,來到福音站協助宣教事工。2009年(民國98年),舉辦10週年感恩禮拜,並命名為「佳義教會高雄分會」,2年後搬遷到現址。2012年(民國101年),蔡達華宣教師退休後,由佳義教會差派景如.法拉卡斯牧會。2016年(民國105年),眾人投票決定本會更名為「昌源教會」,並於同年7月舉行設立感恩禮拜。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
位於高雄市鳳山區瑞興路135巷3號,隸屬排灣中會。 本會的會友,多是為了改善家庭生計來到都市工作的族人,以及嫁給外省人的原住民婦女。他們原屬排灣中會的鎮海教會,由於鎮海教會要歸入高雄壽山中會,信徒得知後,部分堅持不願加入壽山中會的人,例如金娘、林英女、高花月、張金妹、石美珠、葉新珠、黃新良、柳英花、Dremedreman全家等,自1986年(民國75年)開始於金娘位於海光四村的家中聚會,為時1年多,期間金利發長老請中會前來關懷。1988年(民國75年)4月,中會派傳道林新喜駐牧,金娘的住宅成為暫時的聚會所,並於同年11月正式設立「鳳原教會」,隔年9月升格為堂會,同時舉行10週年感...
位於新北市樹林區保安街一段384號,隸屬排灣中會。 1984年(民國73年)8月,「活石佈道所」創立,隔年又設立「佳恩佈道所」。1987年(民國76年)4月,為順利推展福音事工,經雙方幹部達成共識,決議合併活石和佳恩兩間佈道所為「活石教會」,由張春玉、胡大衛共同負責牧養。1989年(民國78年),本會信徒以初創期的魯凱族人為主,合併後吸引許多排灣族人參加聚會。魯凱族人信徒為傳承傳統語言,選擇離開本會,並在1994年(民國83年)2月於土城創立,命名為「活水教會」。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張春玉、盧天武、何明道、郭玫玲、高美玲、陳恩惠、葉夏生、黃啟光、...
位於彰化縣彰化市一心東街8號,隸屬排灣中會。 2006年(民國95年),位於屏東縣滿州鄉的八瑤教會成立,不過在黃麗英牧師調查下,發現會友大多移居彰化市。因此自2012年(民國101年)起,八瑤教會與台鳳里當地教會合作,將每3個月舉行的聚會改成每個月1次。訪視時發現,彰化地區的族人已有許多基督教派與教會關懷,但會友對部落情感仍然深厚,堅守長老教會的禮拜傳統,其他教派無法在當地設立教會,信徒也難以穩定參加其他教會的聚會。考量每月1次長距離關懷牧養仍然不足,因此在總會鼓勵都市宣教陪伴之下,排灣中會於2016年(民國105年)8月設立「彰鳳教會」,並派任魯真.都勞勞贊傳道師專職牧養,並與...
位於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里89-5號,屬魯凱中會。 1956年(民國45年)10月毛東南前來開拓傳道,隔年起定期聚會,期間由懷約翰牧師首次施洗,領洗者7名。1959年(民國48年)6月正式設立3名執事,1961年(民國50年)1月選長老男女各1名。1962年(民國51年)1月建造教堂,11月竣工,1個月後獻堂。1989年(民國78年)排灣中會獨立出魯凱族群區會,本會改屬魯凱族區會。2010年(民國99年)4月成立魯凱中會,本會因而隸屬魯凱中會。 本會迄今(2021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陳岸隆、柯本海、高華南、陳武山、巫秋柄、洪阿水、柯秀文、白德明、江添貴、陳永明、陳永明、...
位於高雄市茂林區茂林里5鄰90-1號,屬魯凱中會。 1955年(民國44年),阿烏教會(今青葉教會)宣道師毛東南赴茂林村開拓傳道,設立「茂林佈道所」。1956年(民國45年)10月宣道師陳岸隆派駐茂林村傳道,正式開設「茂林教會」。1962年(民國51年)1月建造禮拜堂,7月竣工。1983年(民國72年)3月聘梁景龍教師為首任牧師。1989年(民國78年)排灣中會獨立出魯凱族群區會,本會改屬魯凱族區會。2010年(民國99年)4月成立魯凱中會,本會因而隸屬魯凱中會。 本會迄今(2021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毛東南、陳岸隆、曾明標、梁景龍、武小鳳。 本會2021...
位於台東市新園里新園路390巷46號,隸屬東部排灣中會。 早期來到本村傳道的,有從南興村前來的何支元、駱先春,隨後由高明信(浸信會傳道)為本會設立第1座茅草屋禮拜堂,田茂松、王陸成任長老,經歷30年傳教,教堂已重逢3次,現已蓋成瓦房建築,可容納120人。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高明信、張生隆、洪阿水、陳次郎、胡德明、林文吉、張生隆、林天福。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76名,慕道友58名。...
位於台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加津林43號,屬東部排灣中會。 1960年(民國49年)1月1日設教。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葉加恩、陳祥億。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105名,慕道友53名。...
位於台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加拿美19號,屬東部排灣中會。 加拿美教會的名稱演變過程:カナピ、ㄍㄚㄌㄚㄅㄧㄗ(族語)、加拿美(漢語)。 1955年(民國44年),駱先春先首在村內開拓傳道。第1任傳道師為張明治,第1任長老為劉茂壽。1969年(民國58年),建立第1座茅草屋禮拜堂,由葉義勇任傳道師,高仁榮為長老,吳千妹為執事,張玉枝掌會計,借吳千妹住宅為聚會場所。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駱先春、黃良生、何清彌、葉義勇、胡英一、葛良拜、何明道、何枝元、林輝發、吳樂育。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83名,慕道友16名。...
位於台東縣大武鄉大竹村愛國蒲117-7號,隸屬東部排灣中會。 1957年(民國46年)3月,鄭文雄受路先春牧師的委託前來傳教,並借蔡德輝住宅集會。1958年(民國47年)2月,林正喜來村擔任傳道師;隔年2月,由信徒林克風奉獻土地,建成茅草屋頂木造教堂,設於愛國蒲路39號,此時期信徒有5-6戶,10數人。 1965年(民國54年),傳道師蘇金秋任內,改建為12坪的木造蓋瓦教堂。1984年(民國73年),傳道師葛良拜來任,計劃蓋建2樓的禮拜堂。葛師與信徒48戶奉獻資金,6月開工建造鐵筋水泥的禮拜堂,2週內竣工,8月開始使用,每週聚會人數平均80人以上。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
位於台東縣大武鄉大武村民族街35號,隸屬東部排灣中會。 本會原屬東部中會,由於當地排灣族人逐漸遷移至大武村,為了照顧原有信徒,自1982年(民國71年)4月起,由林正行傳道召集5戶信徒開始聚會,並訓練大武國中學生於節日結隊獻詩。 本會現已改屬東部排灣區會。本會首任長老為黃梅如,執事為林碧娘、葛王秀娥。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林正行、陳秀英、蔡春梅、林陳秀英、曾美綺、江惠苳、林陳秀英。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79名,慕道友11名。...
位於台東縣大武鄉大武村加羅板部落,隸屬東部排灣中會。 1959-1963年(民國48-52年)為教會開拓期,初期因屏東旭海教會的信徒溫玉蓮嫁給本村外省人,後來又有屏東教會、石子頭教會的信徒方天發、盧枝密、許石成、葉進福、葉義勇,持續開拓傳道。1963-1967年(民國52-56年)為教會發展期,由葉義勇擔任本佈道所的囑託宣道師,蓋臨時教會。許多人因醫療傳教而入信,其中便包含本會的骨幹高光輝、張茂生。1967-1984年(民國56-73年)為教會成長期,期間蓋新教堂、聘牧。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葉義勇、胡英一、謝勇、葉素生、葉春美、溫偉榮。 本會2023年(民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