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春日鄉士文村全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90戶【總人口數】401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95人99%【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6人1%【民族比例】排灣族97%、布農族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97戶,388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南排灣語。部落內有【學校】古華國小士文分校、古華國小士文分校附幼、【教會】士文長老教會、士文法蒂瑪堂。遷徙與由來1. 率芒大社(Kasevengan),位於士文溪左岸,海拔約五百至七百公尺,於1937年(昭和12年)遷移,合併當時7個小部落而組成。率芒社最早居住於現址...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春日鄉七佳村全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304戶【總人口數】1097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051人96%【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46人4%【民族比例】排灣族94%、布農族1%、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339戶,1136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南排灣語。部落內有【學校】力里國小、力里國小附幼、【圖書館】七佳部落圖書資訊站、【教會】佳崇長老教會、七佳信義會、【社團組織】七佳社區發展協會。遷徙與由來七佳部落族語稱為Tjuvecekadan,係指「中央之意」,主要是老七佳部落位於古樓社與力里社中間,且...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春日鄉古華村全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24戶【總人口數】821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788人96%【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3人4%【民族比例】排灣族94%、阿美族1%、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244戶,833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南排灣語。部落內有【學校】古華國小、屏東縣春日鄉立幼兒園(古華分班)、【教會】古華長老教會、古華天主堂。遷徙與由來古華部落由Surinag家族(現為古華村胡氏頭目家族),從原居Kalevuan,移居到現址Calavi。1941年(昭和16年),日本人將Kuaba...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春日鄉歸崇村全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43戶【總人口數】781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696人89%【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85人11%【民族比例】排灣族88%、布農族1%、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255戶,788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南排灣語。部落內有【教會】拿撒勒人教會歸崇教會、【派出所】枋寮分局歸崇派出所、【其他】歸崇部落文化健康站。遷徙與由來從大武山(祖先的發源地)西北的Padain,自北而南遷徙至Kaevuan,並於Kaevuan形成部落。其後,分批遷移力里社、古華社、七佳社、望嘉...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牡丹鄉東源村全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80戶【總人口數】492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477人97%【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5人3%【民族比例】排灣族94%、布農族1%、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209戶,479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南排灣語。部落內有【教會】東源長老教會、【社團組織】東源社區發展協會、恆春半島原住民手工藝館。遷徙與由來1939年(昭和14年),因生活環境的影響,由原住地「高雄州潮洲郡外麻里巴社」(現今屏東縣枋山溪上游),分別遷徙至今屏東縣獅子鄉及台東縣達仁鄉。當時約有40戶...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牡丹鄉牡丹村1-11鄰。(2016年只有5-11鄰,1-4鄰為新增。)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16戶【總人口數】602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85人97%【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7人3%【民族比例】排灣族94%、阿美族1%、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236戶,606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南排灣語。部落內有【學校】牡丹國小、牡丹國小附幼、【教會】馬拉地長老教會、牡丹循理會、中華臺灣基督教曠野協會牡丹祈禱院、【社團組織】牡丹社區發展協會、【其他】屏東縣消防局牡丹分隊。遷徙與由來1931年(昭和6年...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牡丹鄉高士村全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25戶【總人口數】631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606人96%【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5人4%【民族比例】排灣族93%、阿美族1%、其他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243戶,638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南排灣語。部落內有【學校】高士國小、【教會】高士長老教會、【圖書館】高士部落圖書資訊站、【社團組織】高士社區發展協會、【其他】高士部落文化健康站。遷徙與由來1945年(民國34年),族人一致認為此地地勢較高,易受颱風吹襲,且水源較難取得,移至九棚溪上游之山谷地帶...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9-11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30戶【總人口數】359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23人90%【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6人10%【民族比例】排灣族86%、阿美族1%、布農族1%、魯凱族1%、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134戶,317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南排灣語。部落內有【教會】大梅長老教會、【社團組織】大梅社區發展協會、【其他】大梅部落文化健康站。遷徙與由來大梅部落早期聚集在里龍山(Guruljan)「谷羅疆」南側之半山腰地帶,昔時部落名稱是「茄芝萊社」(Tjuaqacilja...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3-8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404戶【總人口數】1002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938人94%【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64人6%【民族比例】排灣族89%、阿美族2%、其他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411戶,948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南排灣語。部落內有【學校】石門國小、石門國小附幼、牡丹國中、【圖書館】牡丹鄉立圖書館、石門部落圖書資訊站、【鄉公所】牡丹鄉公所、【派出所】恆春分局牡丹派出所、【衛生所】牡丹鄉衛生所、【教會】石門安息日會、石門浸信會、石門長老教會、石門天主教聖保祿堂、【社團...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1-2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08戶【總人口數】495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462人93%【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3人7%【民族比例】排灣族87%、阿美族2%、卑南族1%、其他3%。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218戶,486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南排灣語。遷徙與由來安藤部落主要分布區域以Savalivali、Tjisavan兩個地區為主,並以四重溪為分界,左邊為Savalivali右邊為Tjisavan。Tjisavan部落在行政上屬於石門村茄芝路第二鄰的一部分,是牡丹社人於1945年(...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牡丹鄉四林村全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50戶【總人口數】618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94人96%【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4人4%【民族比例】排灣族95%、布農族0.5%、其他0.5%。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254戶,599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南排灣語。部落內有【學校】高士國小牡林分校、高士國小牡林分校附幼、【派出所】恆春分局牡林派出所、【教會】牡林長老教會、【社團組織】四林社區發展協會、【其他】四林部落文化健康站。遷徙與由來本部落一支家系Tjukudr家之祖先,大約三四百年前,從Valang...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瑪家鄉瑪家村7-8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50戶【總人口數】148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41人95%【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7人5%【民族比例】排灣族86%、布農族1%、其他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58戶,331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北排灣語。部落內有【學校】長榮百合國小、長榮百合國小附幼。遷徙與由來清國時代,第一次遷移至Kapaljuranyi Durakucan。1930年(昭和5年),第二次遷移是由政府將部落遷移至Paljuryi Kuabar(現今白露公墓所在地)。...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1-4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33戶【總人口數】793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768人97%【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5人3%【民族比例】排灣族89%、魯凱族3%、泰雅族1%、阿美族1%、布農族1%、其他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255戶,808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北排灣語。部落內有【教會】玉泉長老教會【其他】玉泉部落文化健康站。歷史事件1. 部落現址原屬日本人整治隘寮溪後浮現的麟洛溪乾河床,景色荒涼。1953年(民國42年),政府為改善原住民生活,先雇用兵工開墾出400餘...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5-10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77戶【總人口數】836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816人98%【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0人2%【民族比例】排灣族92%、魯凱族2%、阿美族1%、卑南族1%、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288戶,835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北排灣語。部落內有【學校】瑪家國中、【教會】三和天主堂、中村長老教會、【其他】中村部落文化健康站。遷徙與由來部落現址原屬日本政府整治隘寮溪後,浮現的麟洛溪乾河床。1953年(民國42年),政府開墾400餘公頃土地,交給縣政府,而後鼓...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瑪家鄉排灣村全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56戶【總人口數】531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18人%【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3人%【民族比例】排灣族91%、泰雅族2%、魯凱族1%、阿美族1%、布農族1%、其他3%。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157戶,535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北排灣語。部落內有【教會】排灣長老教會、排灣耶穌復活堂、【社團組織】屏東縣瑪家鄉排灣部落建設協會、【其他】瑪家鄉原家中心。遷徙與由來1722年(康熙61年),「筏灣」首度出現於漢語文獻。最初居住於Kapayuwana,因時常受到南隘...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瑪家鄉佳義村全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94戶【總人口數】1052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015人96%【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7人4%【民族比例】排灣族93%、魯凱族1%、泰雅族1%、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299戶,1075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北排灣語。部落內有【學校】佳義國小、佳義國小附幼、【派出所】內埔分局佳義派出所、【教會】佳義天主堂、佳義長老教會。遷徙與由來原來住在大武山西北岐峰陵線地帶,自古有Taljainalan、Kaumaqan起源,之後才形成Kazangiljan社。...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瑪家鄉涼山村全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331戶【總人口數】1267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215人96%【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2人4%【民族比例】排灣族93%、阿美族1%、布農族1%、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356戶,1246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北排灣語。部落內有【教會】涼山長老教會、涼山天主堂、【社團組織】瑪家鄉涼山部落文化關懷協會、【其他】涼山部落文化健康站。遷徙與由來起源地是Se-Paiwan。1933年(昭和8年)因豪雨造成水災,Se-Paiwan、Makazayazaya兩部...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全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334戶【總人口數】994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946人95%【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48人5%【民族比例】排灣族90%、魯凱族3%、阿美族1%、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312戶,993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北排灣語。部落內有【學校】北葉國小、北葉國小附幼、瑪家鄉立托兒所、【教會】北葉聖若瑟堂、北葉長老教會、【圖書館】瑪家鄉立圖書館、【派出所】內埔分局瑪家分駐所、【鄉公所】瑪家鄉公所、【衛生所】瑪家鄉衛生所、【行政機關】內埔瑪家鄉戶政所、瑪家鄉文化中心、...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瑪家鄉瑪家村3-6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86戶【總人口數】261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56人%【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人%【民族比例】排灣族92%、魯凱族1%、泰雅族1%、其他3%。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58戶,331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北排灣語。部落內有【教會】瑪家天主堂、瑪家長老教會、安息日會瑪家教會。遷徙與由來原居下排灣社舊社東方的Kapaiwan。約570年前,有崑山社4戶20人因受貴族勢力壓迫而遷移合併。約170年前,有10戶25人,因人口增加,耕地不足,而分離移住。歷史事件1.&...
部落概述位於屏東縣瑪家鄉瑪家村1-2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44戶【總人口數】116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14人%【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人%【民族比例】排灣族91%、魯凱族3%、泰雅族1%、其他3%。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58戶,331人。主要民族為排灣族,使用北排灣語。遷徙與由來舊名瓦達(Vata)部落,位於隘寮南溪上游右岸,在舊筏灣遺址之右下方約3公里處,好茶部落對岸處,當時戶數約20戶。日本時代,政府將Tjanavakung部落,稱為「山崎社」,1932年(昭和7年),集團移住遷移至Tuvulu區域,計有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