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版)
  • 人氣指數:1,870,325
  • 線上人數: 51
  • 布農族
      • 全部
      • 1A 阿美族 Amis
      • 2T 泰雅族 Tayal
      • 3W 排灣族 Paiwan
      • 4B 布農族 Bunun
      • 5P 卑南族 Pinuyumayan
      • 6R 魯凱族 Rukai
      • 7C 鄒族 Cou
      • 8S 賽夏族 SaySiyat
      • 9Y 雅美族 Yami
      • 10O 邵族 Thau
      • 11K 噶瑪蘭族 Kebalan
      • 12U 太魯閣族 Truku
      • 13Z 撒奇萊雅族 Sakizaya
      • 14Q 賽德克族 Seediq
      • 15L 拉阿魯哇族 Hla’alua
      • 16V 卡那卡那富族 Kanakanavu
      • 31PNP 平埔族群
      • 21PAN 泛族群
      • 41ATR 他族
  • 分類檢索
      • 全部
      • Q 語言文字
      • L 生活禮俗
      • R 信仰祭儀
      • H 歷史事件
      • S 社會組織
      • P 法政經濟
      • Y 神話傳說
      • K 生活空間
      • M 物質文化
      • A 藝術文化
      • E 族群類屬
      • D 重要文獻
      • F 重要人物
      • T 考古遺址
      • G 機構社團
      • B 民族動植物
      • Ed 教育
      • Lt 文學

民族檢索:『4B 布農族Bunun』, 共286筆


中布中會事務所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西安路一段497巷11號,隸屬中布中會。   1947年(民國36年),陳瓊瑤牧師受派至南投縣信義鄉、仁愛鄉、台中市和平區等山地鄉擔任行政指導員,藉由宣導政令的機會傳講福音。在他之後開始有國內外宣教師、平地教會牧長、信徒,陸續進入山地傳福音。   1994年(民國83年)2月,本會在大里基督長老教會召開第64屆春季議會,成立「中布中會」,並選出阿諾.伊斯巴利達夫(司明山)牧師擔任中布中會的首任議長,隨後於水里國中體育館舉行中布中會成立感恩禮拜。   本會迄今(2023年)轄下教會共有26間,其中23間為堂會,另外3間為支會。原鄉教會有16間,都宣教會有10...

九族聯合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南投縣魚池鄉瓊文巷9-4號,隸屬中布中會。   本會為全台唯一在遊樂區內設立的教會,因週末假日觀光人潮眾多,使得九族文化村的基督教原民員工無法參與主日崇拜,因此總會多年前陸續差派牧者進駐講道、教唱詩歌,幫助原住民逐步找回信仰。2009年(民國98年),福音中心成立,由布農族的金國寶牧師帶領,信徒自最初的12位增加至100位。   由於信徒人數與日俱增,園區員工向長官提出建立教會的請求,獲得非基督徒老闆同意,並釋出員工宿舍作為聚會場所。2011年(民國100年)8月,正式設立「九族聯合教會」,隔年7月升格為堂會。   歷任負責人不詳,已知有趙憶凡。   本會202...

麥寮恩惠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雲林縣麥寮鄉中山路1號,隸屬中布中會。   2016年(民國105年)10月,中布中會與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東埔教會簽訂為期4年的「都會區宣教合作陪伴方案」,並舉行「麥寮恩惠教會」設立感恩禮拜,成為雲林縣唯一非隸屬於嘉義中會的教會。經過三方合作,本會得以於雲林縣麥寮鄉開拓宣教,提供六輕或鄰近鄉鎮工作的原住民信徒有聚會空間。   感恩禮拜中,簽署兩份「都會宣教合作陪伴方案」,高天惠代表總會,與中布中會議長全成功(Biung Suhluman)協議,以雙方共同開設的麥寮恩惠教會為陪伴對象,未來4年每月總會補助1萬5000元事工經費,並協助媒合與非原民教會簽訂宣教夥伴...

武陵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延平鄉武陵村明野路44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8年(民國37年)1月,基督教首次傳入武陵村,由胡文池牧師(Husung)同本族的劉傳牧師(Taliban)展開,初信者有邱登德(Aziman)、邱振郎等人。由於當時基督教受到族人強烈反對,宣道師和信徒被迫離開村莊,邱登德不得已離開武陵村,信徒改往關山參加聚會。   1954年(民國43年),胡文池牧師派沈金標(Sai)宣道師前往武陵村傳教,並定居本村。1956年(民國45年),南投信義鄉新鄉村信徒全阿路(Abu)、羅娜村伍阿又(Talimua)到東部宣教,行走過許多部落,堅固當地教會和信徒的信仰,其中武陵村是她們經...

下野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延平鄉鸞山村下野12鄰49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7年(民國36年)2月,胡文池牧師將基督教傳入中野部落,晚上住宿於鄉長胡元正(Uvak)家中。1952年(民國41年)6月,成立「中野教會」,為鸞山村第1間教會,與下野部落的信徒一起禮拜。後來因下野部落至中野教會的交通不便,1957年(民國46年)3月,下野部落的信徒自中野教會獨立,於下野南部落設立「下野教會」,建堂於邱新貴家族的土地上(現為余清英的住家)。依據當地信徒口述歷史,下野教會曾經改建4次,後來遷至邱松茂父親奉獻的土地,信徒合力用鋤頭、十字鎬、鐵槌等工具把山坡地剷平,建立教堂。   1980年代,鸞山村...

中野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延平鄉鸞山路31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8年(民國37年)2月,關山鎮胡文池牧師(Husung)、警員木下來到鸞山村,透過敲鐘召集近20名村民,於派出所辦公室聽首次宣揚福音。王清好聽後入信,獨自前往鹿野禮拜,也熱心向族人傳道,同年在鸞山池邊自家土地(今延平鄉鸞山段303地號)以茅草搭蓋禮拜堂,成為延平鄉第1位傳道人。   1950年(民國39年),胡文池牧師、紅葉村的邱德明再次來到鸞山村,王清好協助傳教,但村民無人相信,致使傳道事業無法推展。1952年(民國41年),大地震令村民人心惶惶,王政男、胡金夫、王田英、胡下金(後遷往紅葉村)等家族接受基督信仰,另有住在...

南山教會(長老)(布農中會)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長濱鄉三間村南溪路46號,隸屬布農中會。   1952年(民國41年),花蓮中興、太平、卓溪、清水等教會的信徒遷到南山部落,初其在信徒住屋聚會。1957年(民國46年),「南山教會」成立並獻堂。1962年(民國51年),布農族的少數信於李福添的家中舉行主日禮拜,隨後建造木造禮拜堂,敦請駱先春牧師主持獻堂典禮,取名為「南山基督長老教會」。1966年(民國55年)8月,信徒議決建造第2間木造教堂,由李阿賢、馬和貴兩位長老推動,於1967年(民國56年)2月敦請胡文池牧師主持獻堂典禮,封立李阿清為囑託宣道師。1968年(民國57年),舉行設教10週年感恩禮拜,邀請黃順利牧師主持典...

加拿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海端鄉加拿村6鄰4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9年(民國38年),胡文池牧師受總會委派,擔任布農區巡迴牧師,開始向加拿村的布農族人宣教,村中開始有信徒於自宅聚會禮拜。1959年(民國48年),田貴興囑託宣道師受派向加拿布農族人宣教,並率信徒在現在的派出所蓋草屋教堂,取名為「加南教會」。1953年(民國42年),下野村的邱德財、邱德文二家遷入加拿村,邱德文、邱天生父子積極傳教,帶領王建基、胡武坤全家入信。由於村中沒有教會,信徒便不斷步行3公里到關山教會參加聚會。南投信義鄉的Cinasalung、Cinaabu、Cinamua等人也相繼來到本地傳教,合力建蓋臨時教堂。1957...

崁頂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海端鄉崁頂村中福路2鄰44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9年(民國38年),胡文池牧師派任邱登德牧師(Aziman)協助牧養本會。1952年(民國41年),胡文池牧師正式將本會的主導權交給崁頂族人,並由邱登德牧師接續牧養工作。1956年,胡文池牧師(Husung)建立禮拜堂並獻堂。   本會第1位入信者是王生安(Ansing)。本會信徒大多來自崁頂、海端、初來、新武、加拿等部落。1956-1961年(民國45-50年)期間,本會信徒人數約有150人。   1958年(民國47年),崁頂族人決議要在部落裡自行建設禮拜堂,余明進(Dahu)、Bisazu(余明進的兄...

初來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海端鄉海端村初來路7鄰32-2號,隸屬布農中會。   1958年(民國47年),胡文池牧師訓練布農族青年,傳授《聖經》知識,並派他們前往布農族各部落傳教,首先來到初來部落的是邱德桂宣道士。邱德桂每天晚上騎著腳踏車傳教,部落最先接受基督信仰的人是古長貴、胡天福、邱民愛。隨著信徒人數漸增近20人,需要固定聚會的場所,因此選擇前往海端教會禮拜,但是路途難行,遇大雨便無法參加。   1987年(民國76年),初來部落的信徒離開海端教會,在部落內尋覓合適地點。起初由田條瑟長老帶領,暫借邱石來住家聚會,後來轉至長老自宅。田條瑟長老後來奉獻部分土地建蓋教堂,卻於建成前的1996年(...

海端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海端鄉海端村山平路1鄰2-1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3年(昭和18年),Aziman傳道將基督信仰傳入海端村,初信者有Apin、Mahundiv、Husung、Lanihu等家族,之後又有初來部落的田條瑟等人入信。1948年(民國37年),海端鄉設立第1間教會,先後有胡文池牧師訓練的傳道人分派至海端鄉各村落宣揚福音,共計有Aziman、王有道、邱登德、古長庚、邱德明等人陸續加入傳教行列。   長老教會、天主教是早期進入布農族部落的兩大教派,海端村因行政地理和人文經濟都較其他布農村落發達,因此很早就有不同教派的宣教活動。如現在的真耶穌教、耶和華見證人等,各自形成小...

新武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海端鄉海端村新武呂10鄰41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8年(民國37年),美國孫雅各牧師、胡文池牧師將基督教傳入布農部落。當時,有王德旺、王文安、王新丁等3戶決志加入基督教,隨後信徒增至6戶。當時尚未建立教堂,胡文池牧師鼓勵部落信徒每逢星期日下山,到關山教會做禮拜。1952年(民國41年),信徒決心在部落內建造教堂,便就地取材,以木頭為柱、茅草為頂,建成部落首座教堂,並選出邱春雄為第1任長老,推舉邱德桂為第1任宣道師。   1960-1980年(民國49-69年)期間,胡文池牧師訓練的傳道人不斷來到本地傳教,如邱德桂、邱德明、馬文達、田光明、田榮順等人,他們都是步...

錦屏教會(長老)(布農中會)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海端鄉廣原村錦屏7鄰25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9年(民國38年)6月,胡文池牧師派沈金福來到錦屏部落傳教,並在王忠福、尤展東家中聚會禮拜,當時共有10位信徒參與聚會。1978年(民國67年)2月,胡文池牧師派王有道駐錦屏部落,開拓傳教工作,當時王有道宣道師與部落信徒合力建造臨時的大型教堂,聚會信徒有10多位。當時到錦屏部落協助福音事工的牧者同工有劉傳、黃順利、沈金標、邱登德、邱德明、田光明、田榮順、伍阿又、全阿路等人。   1978年(民國67年)3月,布農中會成立,中會傳道部派傳道前往錦屏教會牧養。後來因信徒漸增,且教堂時常在颱風季毀損,1991年(民國80...

龍泉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海端鄉廣原村龍泉19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9年(民國38年),漢人胡文池牧師(Husug)、布農族劉傳牧師(Taliban),首次將基督信仰帶進龍泉部落,初信者有王忠義、余龍、王水泉、古阿窗、邱大進等5戶,共計10多人。後來部分信徒如邱大進一家,因為每次禮拜都要奉獻,擔心影響家庭經濟而不再去教會禮拜。原先信徒是在王忠義家中禮拜,但因人數不斷增加,經討論後決定興建教堂,在部落前空地建造約20坪的茅草屋,供全體信徒作為禮拜場所。由於教會距離部落較遠,且每逢颱風與冬季時十分寒冷,後來在1959年(民國48年),拆除王忠義的豬舍改建為禮拜堂(現為王志雄商店)。當時由張旺牧師...

紅石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海端鄉擾頂村紅石5鄰28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7年(民國36年),胡文池牧師前往東部布農族群的村落傳教,學習布農族語,並在1949年於關山成立《聖經》講習,講授《聖經》故事、基督教義,並傳授布農族羅馬文字、日語聖詩、布農奮興短歌,吸引許多族人,不少人入信。1950年(民國39年)2月,胡文池牧師首次到崁頂村紅石部落傳教,引領余女蓉(Niun)、任海青夫妻、Abus、Aping等4位入信。當時部落內並未建堂,每逢主日,信徒必須步行至崁頂教會禮拜。1951年(民國40年),由於人數日增,信徒商議建堂,在教堂未蓋成以前輪流在信徒家中聚會。   1952年(民國41年...

下馬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海端鄉霧鹿村下馬5鄰1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9年(民國38年),胡文池牧師(Husung)來到下馬部落傳教,向王德旺一家28人傳講教義。1951年(民國40年)4月,劉傳牧師(Taliban)亦來到部落宣揚福音,王德旺一家決定接受基督信仰,並奉獻自宅作為禮拜堂;12月,黃順利牧師(Talima)也前來傳道。   1957年(民國46年)12月,本會第1次建堂,信徒就地取材,以木材建造、屋頂覆蓋茅草、牆壁以桂竹圍成、以桂竹製作座椅。1965年(民國54年)第2次建堂,信徒從約1,000公尺深的河流搬運砂石,再從距離約10公里的新武村運回水泥。1977年(民國66...

霧鹿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海端鄉霧鹿村霧鹿1鄰15-3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9年(民國38年),胡文池牧師來到霧鹿村傳道。1951年(民國40年),劉傳、古中山也來到本村傳教。當時信徒只有邱元登,在他協助傳教下,村中信徒增加至40名。起初信徒搭建竹造臨時教堂,隨後在1962年(民國51年),信徒奉獻5000元建成木造教堂。後來大部分信徒下山遷入關山鎭,改加入當地教會,本會信徒僅剩下幾戶留守當地。1983年(民國72年)11月,建成水泥平房禮拜堂。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蘇文修、邱德桂、王有道、古長庚、邱冬德、余光榮、宋坤龍、溫光亮、金春惠。   本會202...

加樂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海端鄉加拿村加樂3鄰30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9年(民國37年),加拿村已有少數信徒在舉行家庭禮拜,約1年後,胡文池牧師來到加拿村傳教,並以茅草屋搭蓋第1所教堂。隨後胡文池牧師派任到關山山地鄉教會服務,並翻譯布農族語聖經。   起初,居住在加樂部落的信徒必須徒步約3公里前往加拿教會,往返需要涉水,非常不便。1969年(民國58年),加樂部落信徒人數漸增,議決於加樂部落分設教會,並以茅草建堂,設立「加樂教會」,由馬文達牧師兼任牧養本會。   1971年(民國60年),重建水泥禮拜堂,10月獻堂。1991年(民國80年),田正義傳道派任至本會,著手推動重建新...

永康教會(長老)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延平鄉永康村5鄰90-1號,隸屬布農中會。   1966年(民國55年),胡文池牧師來到永康部落傳教,沈金標牧師協助開拓傳道事工,初期沒有固定場所聚會,輪流在信徒家中聚會,後來才有胡黃珠蘭、Talima提供自家作為聚會禮拜所。當時有來自南投的信徒伍阿文、全阿路,來到永康部落附近傳教,令部落增加約20位教友。某年颱風土石流沖毀永康部落,萬幸並沒有波及教會,布農中會派王清好傳道師前來協助教會各項事工。當時教會建造木造臨時教會,為本會第1間固定聚會的教堂。   1971年(民國60年),天主教占用永康教會的建地,但信徒仍堅持聚會。武陵教會得知後,前往瞭解情況,決定不與天主教...

紅葉教會(長老)(布農中會)
4B 布農族 G 機構社團

  位於台東縣延平鄉紅葉村4鄰103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8年(民國37年)2月,由胡文池牧師、隨身翻譯木下(Kinositaistanda)進入山區延平鄉傳道。當年在延平鄉傳教時,大多利用夜間,進入紅葉部落時,他們利用國民學校的教室作為傳教據點,佈道兩晚便有40人參與。當地青年邱德明牧師(Aziman Takisvilainan)感動於胡文池所傳教義,便前往玉里教會,參加1949年(民國38年)1月的布農族文字和基督教教理講習會,由胡文池、駱先春、江天順、陳惠昌等4位牧師主講。學成後便回鄉向村民傳道。   1949年(民國38年)3月,紅葉部落初次設立聚會所,以...

  • 上一頁
  • 2
  • 3
  • ...
  • 5
  • 6
  • 7
  • 8
  • 9
  • ...
  • 11
  • 下一頁

關於本站

  • 事典介紹
  • 編輯說明
  • 使用說明
  • 編輯團隊
COPYRIGHT 2019 @ 教育部 版權所有